妇产护理纠纷的常见原因及对策

发表时间:2021/4/25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6期   作者:何佩 龚燕 樊青青
[导读] 目的:对妇产护理纠纷的常见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
        何佩 龚燕 樊青青
        邻水中医医院  四川广安 638500
        摘要:目的:对妇产护理纠纷的常见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3月至2019年2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30例患者为对照组,2019年3月至2020年2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30例患者为观察组,对对照组妇产护理纠纷常见原因进行分析,并对观察组患者采取对应的解决措施。结果:观察组患者在焦虑及疼痛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更低(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在健康及护理满意评分上明显更高(P<0.05)。结论:妇产护理纠纷原因和患者生活质量有着直接关系,通过对护理工作的加强,能够减少纠纷情况。
        关键词:妇产科;护理纠纷;常见原因;对策
        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人们生活水平在不断提升,更为强调消费中的服务质量[1]。护理虽然是医疗中的重要组成,但其本身的服务性决定必须保证服务质量,而非强调护理人员工作的崇高性。本文选取我院2018年3月至2019年2月及2019年3月至2020年2月收治的60例妇产科患者,对护患纠纷发生的原因及如何增强护理质量展开探究。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8年3月至2019年2月的30例患者为对照组,2019年3月至2020年2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30例患者为观察组,两组患者在生活条件与家庭背景上相似,随机将患者分作两组,对照组患者30例,年龄为22~27岁,平均年龄为(25.34±3.21)岁;观察组患者30例,年龄为22~28岁,平均年龄为(25.21±3.68)岁。两组患者家庭背景、受教育程度、年龄上无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
        分析总结对照组护理期间的纠纷发生情况,分析导致纠纷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并在此基础上给出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将所制定的风险管理措施应用于观察组管理工作中。
1.2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护理后采取焦虑量表、疼痛量表、身体健康状况量表、护理满意量表评价,对患者各项评分进行对比,焦虑值及疼痛评分越高说明护理质量愈差,身体健康与护理满意度评分越高说明护理质量愈高。
1.3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实验数据的处理,计量资料选择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两组患者的焦虑值、疼痛评分、健康评分及满意评分进行比较,观察组在焦虑、疼痛评分上明显更低(P<0.05);观察组在健康评分及满意度评分上明显更高(P<0.05),说明观察组护理质量明显得到提升。

        对照组纠纷事件发生率为20.00%(6/30),观察组纠纷事件发生率为3.33%(1/30),P<0.05组间比较差异明显。
3、讨论
        在现代医院中出现护患纠纷的情况是极为常见的,在妇产科护理工作中尤其频繁。出现纠纷的情况与护理质量有直接联系,本文以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对照组发生的纠纷问题进行纠纷原因的分析,主要有护理人员态度、工作失职、护理记录书写不规范、社会因素等[2-3]。
        在本次研究中还发现导致护患纠纷情况的发生其他原因,集中表现在医护人员服务态度、护理人员法律意识淡薄、护理人员的沟通技巧匮乏。医护人员在服务态度上的问题,主要是临床护理工作中,因为工作过于繁重,需要护理干预的患者及产妇、新生儿是大量的,护理人员容易在该情况下对病患失去耐心,并消磨服务的热情,所以患者容易对护理人员产生误解;法律意识问题主要是护理人员往往会强调自身的业务水平提升,对于法律意识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护患纠纷发生时,要举证为自己提供保护,所以在护理中需要进行知情同意书的签署;沟通技巧的问题主要是妇产科相对较为特殊,是新生命降生的地方,产妇及其家属对于新生生命安全关心程度较高,护理人员在解答患者问题时回答过于简洁,不注重对患者的安抚,便容易导致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人员产生误解。本文研究中采取的护理加强措施能够有效改善问题,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使患者满意护理服务。
        常规处理方法是根据医生嘱托对患者身体状况及基础体征等有关记录,保证记录的真实、详实,不采取心理护理与个性化心理护理干预。通过对照组原因分析,观察组于常规妇产科护理基础上,增加个性化护理方法,选派专业人员进行护理工作。同时,根据有患者的病情状况以及个人文化程度、家庭情况,制定与患者个人情况相符的个性化护理方案,有选择性、针对性的采取护理工作。专业护理人员要经过相应的专业培训,护理基础较强,对于医患心理学基本掌握,妇产科中常见纠纷具有清晰的辨别能力,并能够采取应急措施。此外,在观察组人员展开护理工作时,能够加强和病患之间沟通,以人为本的展开工作,尽职尽责的展开病患服务。通过本文对妇产护理中的分析,采取个性化护理干预的情况下,在完成护理后,患者的焦虑评分、疼痛评分都明显下降,健康评分及满意评分则明显上升。通过研究结果说明,妇产科护理工作效果有较大的提升空间,相较而言,提升护理效能够有效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
        综上所述,妇产科护理工作中,人员要加强专业性,同时积极与患者进行沟通,增强法律意识,能够有效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
参考文献
[1]王艳芳.新生儿病区护理风险管理的方法及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基层医药,2018,25(12):1627-1629.
[2]王爽.妇产科护理工作中常见安全隐患分析及防范对策[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19(10):17.
[3]丁海燕.妇产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的分析与对策研究[J].大医生,2018(5):121-12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