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的内科综合护理方法及有效性分析

发表时间:2021/4/25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6期   作者:韩月
[导读] 目的 针对糖尿病患者的内科综合护理方法及有效性进行了分析;
        韩月
        常州市中医医院,江苏,常州,213000
        摘要:目的 针对糖尿病患者的内科综合护理方法及有效性进行了分析;方法 结合我院近期接诊的糖尿病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每组患者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内科综合护理。并对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及护理满意度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空腹血糖值、餐后2h血糖值及糖化血红蛋白值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5.0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5.00%。结论 内科综合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能够更好的控制患者血糖,维持患者病情的稳定。
        关键词:内科;综合护理;糖尿病;满意度;血糖指标
        糖尿病主要致病因素就在于机体的胰岛素分泌缺陷及其生物作用受损,主要临床表现就是血糖值偏高。对于糖尿病目前临床上尚无一套根治的方法,基本上都是以血糖控制为主[1]。此外,由于患者长期的高血糖也很容易诱发系列的并发症,出现各种组织特别是眼、肾、血管、神经等功能性障碍和慢性损害,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心理负担,进而影响患者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基于此,本文特结合临床糖尿病患者80例进行了实证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我院自2019年10月至2020年9月期间收治的糖尿病患者中随机选取80例作为此次研究病例样本,按照随机数字表示的方法将其均等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中男性19例,女性21例,年龄介于44~77岁,平均年龄为(60.27±3.42)岁,病程处于10个月~10年,平均病程(6.52±1.22)年。观察组患者中男性17例,女性23例,年龄介于42~78岁,平均年龄为(61.03±3.34)岁,病程处于11个月~10.4年,平均病程(6.61±1.35)年.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基本信息方面比较并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按照糖尿病常规护理模式实施护理,主要包括嘱托患者和用药,健康宣教对患者宣讲糖尿病自我护理及注意事项,普及糖尿病知识,对患者进行定期的安全监护,做好护理记录,耐心解答患者而疑问,加强饮食干预等。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方面。
        1.2.1 心理干预
        糖尿病患者由于长期遭受疾病的折磨以及长期服药所带来的经济压力,或多或少都存在着一定的心理障碍问题,由于情绪及心理问题往往也会影响到患者的正常睡眠质量。对此,在护理期间护理人员要注重加强对患者的心理干预和疏导。注重与患者的紧密沟通,了解患者心理状态及情绪情况,同时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如性格、学历、年龄、职业、嗜好以及睡眠习惯等个性化特点实施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帮助患者排解不良情绪和疏泄郁闷,从而有效改善其心理状态,提升睡眠质量。此外,还要定期安排心理专家对患者进行集中化心理疏导,教育患者掌握科学的心理调整和发泄技巧,提升其自我护理能力,使其能够以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看待疾病和治疗,提升治疗依从性。
        1.2.2 认知教育
        加强患者对于糖尿病的专业认知教育对于改善患者负性情绪和提升患者睡眠质量有着重要意义。在护理实践中,可通过组织开展健康叫做或学宣传册发放的形式针对糖尿病的发病原因、机制分型、并发症、治疗方法等知识进行宣教和普及,帮助患者正确认识糖尿病,消除患者忧虑,树立起治疗信心。
        1.2.3 生活干预
        在生活干预方面,重点需要从饮食指导和运动干预两个维度进行注重。教育患者明白谨遵医嘱用药和合理膳食、保持运动对于自身疾病的重要性,使其能够形成良好的规律服药和定期血糖监测的好习惯。在生活行为方面,教育患者进行睡前保健,晚饭以清淡和易消化的饮食为主,睡前适当饮水,以稀释血液和降低血糖,但饮水不宜过多,以免造成夜间起夜次数过多而影响睡眠质量。指导患患者睡前避免刺激性因素,如饮茶、咖啡或观看刺激性电视节目等,避免噪声及强光等刺激,养成良好的生活作息习惯,保证睡眠质量。
1.3 观察指标  
        针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空腹血糖值、餐后2h血糖值、糖化血红蛋白值及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患者满意度以问卷调查形式。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血糖指标情况比较
        结果显示,在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值、餐后2h血糖值及糖化血红蛋白值并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三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详见下表1 所示。

3 讨论
        糖尿病在当代临床中属于一项十分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其临床表现主要是以高血糖为主,主要特点为病程长、并发症多、需要长期服药治疗,因此往往也会给患者带来诸多的生理与心理负担。对于患者而言,因长期遭受疾病困扰,多数的患者都会伴有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这些消极情绪的存在对于疾病的治疗与恢复都有着十分不利的影响,所以,在护理期间要积极做好包括心理护理在内的各项护理工作,推行内科综合护理干预策略,从常规生理护理和心理护理两个维度着手,促使患者在缓解生理痛苦的同时也能收获心理上的愉悦,从而使其能后以一种更为积极乐观的心态接受治疗,促使其治疗依从性大幅度提升。
        关于综合性护理在糖尿病中的应用,国内诸多研究也纷纷进行了大量的研究,陈丽蓉在研究中,综合护理干预的实施,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在控制患者病情和缓解患者心理障碍方面效果显著[2]。康金硕通过研究证实,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预防和降低糖尿病患者并发症的发生,能够有效的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在此次研究中,结合80例临床病例通过分组对发现,给予综合护理的实验组患者无论是各项血糖指标,还是患者护理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且具有统计学意义。可见,综合护理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是显著的,不仅能够有效控制患者血糖和稳定病情,同时也能够有效提升患者满意度。
参考文献
[1]陈丽萍.综合护理干预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内蒙古医学杂志,2020,52(11):1403-1405.
[2]陈丽蓉.综合护理在保健科老年慢性病患者中的效果观察[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20,11(22):141-14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