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家庆
湖北省建始县人民医院 湖北省建始县 445300
摘要:目的:分析健康教育在小儿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护理中的运用效果。方法:笔者从建始县人民医院2019年5月-2020年10月收治的小儿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患儿中随机抽选了74例患儿,将这74例患儿平均分为两组,设置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分别实常规护理模式和健康教育模式,对比两组患儿症状减退时间、家长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探究健康教育的作用效果。结果:研究患儿高烧消退时间为1.36±0.48 d、咽痛消退时间为3.01±1.21d,显著短于对照组患儿3.51±1.63 d、5.92±2.55d,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儿家属护理前后健康知识掌握评分为71.49±8.98分、92.75±9.26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家属71.51±9.13分、77.36±9.84分,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健康教育在小儿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护理中的运用效果显著,缩短了患儿症状减退时间,护理前后家长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有所好转,健康知识水平明显提升,具有护理意义和价值。
关键词:健康教育;小儿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临床效果
小儿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具有一定的危害性,临床表现为患儿的食欲不振、高热、舌苔厚、剧烈咽痛,治疗不及时会转成慢性扁桃体炎,甚至给患儿的成长带来长期的影响【1】。所以,要引起家长的注意,医院在治疗过程中要强化健康教育,帮助家长掌握相关的健康知识,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避免患儿因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引发其他并发症。本次研究中从建始县人民医院随机选取了74例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患儿,观察对照组和研究组患儿的护理情况,探究健康教育在小儿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护理中的运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2019年5月-2020年10月建始县人民医院急诊的小儿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患儿中随机抽选74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儿37例,其中男18例,女19例,年龄在2-7岁之间,平均年龄(4.21±1.47)岁;研究组患儿37例,其中男17例,女20例,年龄在2-9岁之间,平均年龄(4.78±2.01)岁。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接诊患儿后,护理人员要遵循医嘱用药,密切观察患儿的病情,同时开展对家属的健康知识传授和护理指导。
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强化健康教育:①向患儿家属传授疾病的相关知识,增强家长的护理知识储备,使家长可以与护理人员一起,提高对患儿的护理效率【2】。②考虑到患儿的年龄小,在治疗过程中会因为处于陌生环境,抗拒陌生的医护人员,影响患儿的正常治疗,护理人员要展现平易近人的姿态,借助患儿感兴趣的东西拉近与患儿的距离,给予患儿足够的安全感,进一步提高患儿的依从性和配合度。③叮嘱家属认真学习护理知识,做好患儿的口腔护理,保持患儿洁净的口腔卫生,为患儿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多食新鲜蔬果,确保营养均衡,提高患儿的抵抗力和免疫力,加快患儿的康复速度。④多次测量患儿的体温,观察患儿的体温变化,可采用药物降温或物理降温进行退热【3】。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儿的症状减退时间,调查护理前后患儿家属对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满分100分,分数越高家属健康知识掌握程度越高)。
1.4统计学方法
试验研究期间产生的数据应用SPSS22.0处理,计量资料(x-±s)和计数资料(%)分别经过t检验和X2检验,P<0.05,统计学差异显著。
2 结果
2.1两组患儿症状消退时间对比
研究患儿高烧消退时间为1.36±0.48 d、咽痛消退时间为3.01±1.21d,显著短于对照组患儿3.51±1.63 d、5.92±2.55,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png)
3 结论
科普患儿的护理知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小儿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的护理中,不仅需要专业的护理人员,还需要家属的共同努力,掌握先进的护理知识,与护理人员默契配合,尽可能缩短患儿的康复时间,避免患儿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确保患儿的健康成长。本次研究中,研究组患儿的症状消退时间、护理前后患儿家属健康知识的掌握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患儿,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这就体现了健康教育在小儿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中的护理作用。
综上所述,健康教育在小儿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护理中的运用效果显著,在患儿的护理中具有深远意义,能够有效促进患儿康复,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实施。
参考文献:
[1]杜佳月[1],.小儿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护理中健康教育的应用分析[J].临床研究,2020,28(10)
[2]赵海花[1],.健康教育在小儿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护理中运用效果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2020,0(5)
[3]郑红玲[1],王仲易[2],.小儿热速清口服液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合理用药探索,2020,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