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在脑血管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发表时间:2021/4/25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6期   作者:梁艺宁
[导读] 目的:探析脑血管护理中实施优质护理的效果。
        梁艺宁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西京医院),陕西 西安,710032

        【摘要】目的:探析脑血管护理中实施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实验对象是56例脑血管疾病患者,将优质护理应用于观察组护理中,将常规护理应用于对照组护理中。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干预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生活质量、抑郁、焦虑、并发症均明显改善,P<0.05。结论:脑血管护理中实施优质护理,效果理想。
        【关键词】优质护理;脑血管;应用效果

        在临床上常见慢性内科疾病,其中包括脑血管病,这一疾病发病率较高,患者容易出现并发症,可对中老年人健康造成严重影响[1]。本组将56例脑血管疾病患者选择,分析实施优质护理的效果。
1 资料和方法
1.1资料
    在我院2020年1~12月将56例脑血管疾病患者选择,分组办法是抽签,均知情同意,观察组28例,男患者、女患者分别是16例、12例,年龄限值46岁至76岁,中位56.5岁,对照组28例,男患者、女患者分别是15例、13例,年龄限值45岁至75岁,中位56.0岁。将两组患者以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护士应确保患者所处环境温度以及湿度均合适,监督以及叮嘱患者按时用药,积极沟通患者,为患者提供一般心理干预。
        观察组患者应实施优质护理:首先应将优质护理团队组建,参照医院实际情况,选择护理水平高、护理经验丰富主管护士作为组长,负责配置以及管理小组人员,工作中应对各自职责进行明确,定期培训,将优质护理相关知识学习,健康宣教过程中,包括口头教育以及书面教育,待患者入院,帮助患者及其家属对病房进行熟悉,尽快适应治疗环境,结合印刷技术,为患者制造疾病知识宣传册[2],介绍病区疾病知识、用药、饮食以及检查等方面注意事项,将健康讲座定期举办,将患者疑问解答,确保患者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在疼痛护理过程中,应系统评估患者疼痛情况,告知患者疼痛治疗计划、疼痛产生机制、干预措施,利用节奏舒缓音乐或者影片,对患者注意力进行分散以及转移,将患者疼痛有效减轻。护士应确保患者待在安静病房内,指导患者对体位进行合理摆放,确保患者睡眠质量改善,对患者疼痛进行进一步缓解,若患者疼痛较为严重,可以利用药物干预,对患者是否出现药物不良反应进行密切关注。在饮食护理过程中,对患者饮食习惯中不良部分进行有效纠正,建议患者多进食低盐、低脂、低油、高纤维、无刺激、高蛋白食物,建议进食鱼、鸭、鸡、牛肉等,避免患者吃刺激性食物,将食用动物内脏次数明显减少,为患者提供促消化训练,对患者营养不良情况进行有效改善。在心理护理过程中,护士应根据患者心理状态对干预措施进行相应调整,引导患者对不良心态进行有效改善,促进患者积极配合,有效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若患者病情严重,丧失自理能力[3],不良情绪往往更加严重,包括烦躁、悲观甚至轻生,护士应为患者提供充分心理干预,指导患者家属对患者心理状态进行充分了解,尽早为患者开展暗示以及心理疏导等处理,交流过程中保证氛围轻松,避免涉及不愉快话题,护士应告知患者家属可以与患者一同看电视、下棋,将患者心情改善。在功能训练过程中,若患者合并神经功能障碍,根据实际情况,将患者针对性功能训练计划制定,保证患者体位舒适,若患者肢体反复不舒适,可适当牵拉,辅助患者进行髋膝关节活动,若患者长期处于侧卧位,指导患者适当加强伸展肩腕关节,患者应尽早下床活动,可预防患者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对患者错误步态进行纠正[4],将患者四肢活动协调性有效改善。若患者伴随偏瘫,应采取推拿、针灸等理疗操作,有助于改善患者血液循环,对患者神经功能恢复进行有效刺激,预防患者发生肌肉萎缩。
1.3效果研究[5]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生活质量、抑郁、焦虑利用神经功能缺损量表、生活能力评分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进行数据统计。
1.4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25.0统计学软件完成计算,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做卡方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做t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生活质量、抑郁、焦虑、并发症均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我国现在脑血管疾病患者数量较多,患病人群中老年人居多,患者病程较长,多数患者存在后遗症,包括四肢麻木、偏瘫等,会极大程度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容易导致患者出现严重负面情绪,在临床治疗过程中,患者以及家属应积极配合,了解疾病相关知识,对康复基本方法进行充分掌握,在家庭或者社区,将主要治疗完成,住院期间,需要为患者提供有效护理,实施优质护理,可将患者依从性加强,对患者预后进行明显改善。
        此次实验:观察组干预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生活质量、抑郁、焦虑、并发症均明显改善。
综合以上,脑血管护理中实施优质护理的效果理想,值得临床推荐。
参考文献:
[1]勾国新. 优质护理在脑血管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中国保健营养, 2020, 030(003):140.
[2]付鑫. 优质护理在脑血管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18卷19期, 285-286,295页, 2020.
[3]李燕. 优质护理服务在心脑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中国社区医师, 2020, v.36;No.823(25):160-161.
[4]邵露露, 董梦真, 戴红红. 优质护理服务在心脑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 黑龙江中医药, 2020, v.49;No.309(01):258-259.
[5]王刘霜. 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在对脑血管疾病患者进行优质护理中的应用价值[J]. 当代医药论丛, 2020, v.18(12):264-26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