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慢性病轨迹模式的护理干预对脑卒中 患者治疗依从性影响的质性研究

发表时间:2021/4/25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6期   作者:李秀玲
[导读] 本项目标在探讨基于慢性病路径模式的护理干预措施对遵守中
        李秀玲
        上海市静安区闸北中心医院    上海    200070
        摘要:本项目标在探讨基于慢性病路径模式的护理干预措施对遵守中风治疗的的影响的定性研究。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对50位入院的中风患者进行了访谈,在依从性研究中运用应用研究法,分析遵守中风患者治疗的影响。因此,采用了慢性病路径模式,并得出了三个主题:(1)与该病有关的行为,包括对症状的了解、确定发生症状时的治疗等。(2)主观行为:包括对健康行为的认识和消极情绪的管理。(3)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包括自我护理、心理情感以及疾病对生活的影响。得出的结论是,基于慢性路径模式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提高中风患者对疾病的了解,改善消极情绪,加强治疗的遵守和日常生活的能力。
        关键词:慢性病轨迹模式; 脑卒中; 治疗依从性; 影响因素; 质性研究;
        引言
        中风是一种大脑循环系统疾病,由于脑内动脉狭窄、堵塞或破裂导致残疾、死亡和反复感染的比率很高。大多数患者在治疗后会部分或完全身功能障碍。相关数据显示,80%的脑畸形导致患者的生活质量大幅下降。中风的时间较长,患者患有严重的性的精神紊乱,缺乏康复的意愿,并且不遵守规定。因此,有必要探索有效的科学干预模式,以改善中风患者的心理状况,并使他们更加配合治疗。依赖慢性病模式干预模式的护理认为慢性病可以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根据这种模式的管理,疾病的演变已改变到前一阶段,从危险状态到急性稳定期和非稳定期,如疾病的每一阶段以及相关日常行为和自我认知的三个层面。临床研究中基于慢性路径模式的护理干预措施适用于脑胶质瘤患者,从而改善患者的消极情绪,提高他们的日常生活能力。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在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期间,28名45至75岁的男性和22名女性参与本次研究,这50位都是中风患者中选择的,有20人2级肌力,30人1级肌力。病程为20 - 60 d,平均疾病历程(45.73±6.85)d。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列入标准:符合脑血管疾病患者临床神经系统缺陷评估标准(1995年)中的相关诊断标准,并有不同程度的身体活动,并经ct或mri证实;②年龄18 ~ 75岁;没有意识、痴呆或精神疾病、认知功能障碍等精神问题;与这项研究有关的细节以及他们的家人自愿参加本次研究。排除标准:心脏病、肝脏、肾脏或恶性肿瘤的病例;②合并慢性脑血管疾病或短暂性脑疾病的发作;而且不完整的研究。  
        1.3 研究方法
        利用现有的研究方法,研究基于慢性路径模式的护理干预措施对中风患者治疗的影响。(1)收集信息:首先确定面试的目的、意义、方法等;关于患者的信息是通过半结构化和深入的访谈收集的,这些访谈以真实的定性研究方法为指导,进行记录和比较。访谈是由受过专业培训的工作人员进行的(受访人员接受顾问和质量研究专家的培训,内容由他人核查方法核实)(2)翻阅文献,结果显示,患者的知识和态度及日常生活能力、躯体功能状态。来自家庭环境的日常生活技能以及社会支持等,是患者的大脑,即影响治疗的因素的早期恢复、有关专家文件中的大脑研究人员、治疗和基于讨论的状态,以确定这些访谈的内容,包括在确定发作和疾病时。更广泛的心理压力,这些问题是,你对康复的看法,以及确定相应情况的方法,尽可能利用公开问题。(3)使用七步骤“collaizzi”方法分析信息,以避免主观性质。
        2 结果
        根据慢性病路径模型得出了三个主题:
        2.1疾病的行为方面
        包括疾病的早期症状、并发症、风险因素以及疾病治疗的事先知情信息。


        2.2日常生活的行为
        包括外部和内部行为。(一)沉重的经济负担,需要社会支持。中风患者需要长期康复,费用高昂,家庭承受沉重负担。大部分病人都抱怨经济拮据,有些病人甚至不愿接受治疗。(2)停止家庭和社区的角色,这需要心理鼓励。病人提出投诉,感到自己很老,不合格,对治疗缺乏信心。患者也因疾病和无法承担照顾家人的责任而感到沮丧。(3)自我护理能力下降。病人及其家属积极参与康复工作,对疾病采取正确和积极的态度,保持情绪稳定,并保持医生和病人之间的良好关系。
        3 讨论
        3.1与疾病有关的行为方面
        中风常出现与永久性功能障碍或脑部异常有关的症状,其特点是急性死亡率高、康复期残疾高,以及大多数人有不同程度的身体、心理或社会残疾,导致生活质量显著下降。因此,急性中风患者在治疗后的护理对于临床意义重大,可帮助患者克服功能障碍并改善生活质量。对中风患者的知识、心理支持、治疗和护理以及职业康复的需求相对较高。根据这种护理模式,慢性病的途径,卫生保健工作者通过查阅文献,结合临床经验,向患者提供关于疾病治疗、诊断、预先规划、饮食、自我护理等方面的知识,从而提高他们对疾病的了解,提高自我护理病人的能力,从而改善对治疗的遵守。
        3.2关于自我概念
        照顾病人的人尽可能多地理解真正的经验,理解主观的,鼓励工作人员与病人和你的家人在理解和尊重他人的的情况下相互交流,帮助受感染的人创造一种更好的环境,对他们的感情产生负面影响,通过适当照顾病人来提高自我效能,面对疾病的积极态度,内部平衡,以及自我理解来创造和改进治疗的机会。研究表明,基于慢性病路径模式的护理干预措施应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疾病的负面影响。
        3.3关于日常生活的行为
        通过实施健康信仰模式对中风患者进行康复培训,日常生活能力、认知能力、对康复的承诺以及生活质量得到提高。依赖慢性病路径的护理模式侧重于患者的心理感受,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恐惧,引导性欲,并保持积极乐观。与此同时,正在加强社会支助系统,让负责的护士向病人及其家属通报新的国家健康保险政策、疾病团结基金、帮助病人获得更多的社会支助和减轻经济压力。
        3.4关于康复
        通过制定指导病人逐步康复的标准康复方案,照护者应及时发现病人的进展情况,鼓励和确认,帮助患者建立对治疗的信心,提高他们的行动能力,积极参与,并加快恢复日常生活的能力。在这项研究中,基于慢性路径模式的干预措施有助于提高对中风治疗的遵守,这符合临床研究。这样做的理由是,这种护理模式通过一系列心理、行为和日常干预措施,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逐步提高自我护理的能力,从而加强对患者治疗的信心,加强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根据慢性病路径模式的干预措施评估患者在各个阶段的行为和行动能力,提供护理和知识,并帮助患者建立对其社会角色的正确反应,顺利过渡到社会角色。临床研究还表明,慢性路径模式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基于慢性路径的护理干预了中风患者的康复,提高了负面情绪,加强了合规和生活能力,并确定了某些临床指导价值。
        参考文献:
        [1]刘云飞,薛慧.延续性护理干预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0,5(04):166-168.
        [2]董俊平,朱艳伟,邢霞,禹俊杰,张利霞.微信为基础的自我报告和互动平台对脑卒中患者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和认知功能的影响[J].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9,46(05):875-877+884.
        [3]侍书园.延续性护理对脑卒中后遗症患者负性情绪和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7(27):118+142.
        [4]谭凤菊.延续护理对神经外科脑卒中患者出院后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43):118-1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