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聪
温江区人民医院 四川 成都 611135
摘要:目的:分析无创呼吸机治疗COPD并呼吸衰竭的针对性护理措施。方法:本研究中,研究对象均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诊断标准,入组人员一共为120例,入院治疗时间在2019年9月~2020年12月。在随机分组的方式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而观察组患者则实施针对性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干预后的机械通气时间明显较短,同时在心率以及呼吸频率方面也优于对照组。结论:无创呼吸机治疗COPD并呼吸衰竭的患者,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能有效缩短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保证患者健康。
关键词:无创呼吸机,COPD,呼吸衰竭,针对性护理
众所周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在生活中较为常见,其临床症状为咳嗽,主要的临床特征为气流受限,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严重的影响,由于该疾病的病程较长,因此在漫长的过程中,患者很容易出现呼吸衰竭,这个也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因素。由于该疾病的严重程度,因此,临床秉持着及早发现和及早治疗的原则,对于传统的治疗方案,主要为气管插管,但是气管插管治疗对患者的影响较大,增加患者的痛苦,导致临床依从性较低,所以很多患者不配合治疗,而无创通气治疗对患者影响较小,患者的接受程度较高[1],但是在治疗过程中有效的护理干预也特别重要。而本次研究主要分析无创呼吸机治疗COPD并呼吸衰竭的针对性护理措施。
1资料和方案
1.1常规资料
本研究中,研究对象均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诊断标准,并合并呼吸衰竭,入组人员一共为120例,入院治疗时间在2019年9月~2020年12月。在随机分组的方式下,将12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观察组的患者例数为60例,男性患者为37例,女性患者为23例,年龄最高值为80岁,最低值为46岁,平均年龄值为(62.41±1.33)岁,病程最短的为5年,最长为24年,平均年龄值为(18.32±2.11)年。
对照组的患者例数为60例,男性患者为35例,女性患者为25例,年龄最高值为80岁,最低值为45岁,平均年龄值为(62.39±1.26)岁,病程最短的为4年,最长为25年,平均年龄值为(18.44±2.17)年。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而观察组患者则实施针对性护理:
(1)心理护理在任何一种治疗手段中,患者和医护人员之间的配合都是治疗成功与否的关键,由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病史比较长,因此其焦虑、烦躁加上对病情的恐恐惧很容易产生抵抗的情况,因此临床护理人员应及时和患者和家属说明病情,并对无创呼吸机治疗的目的进行分析,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安抚患者的不良情绪[2]。
(2)体位干预,针对于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需要保障头、颈、肩在同一平面上,帮助患者选择半卧位、坐位或平卧位,保持呼吸的顺畅,同时在护理期间护理人员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是否为正确的位置,及时帮助患者调整合适的体位。
、
(3)无创机械通气中的面罩选择是保障治疗效果的主要措施之一,选择合适的面罩并进行固定,其松紧和大小应与患者面部大小相适应,如果面罩过松时会导致漏气,过紧则会阻碍患者面部血液循环[3]。
(4)无创通气治疗的患者,其排痰主要为自主咳痰,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帮助患者建立排痰的意识,鼓励和协助患者进行排单,保持其口腔的湿润,必要时进行口鼻腔吸引排痰。
(5)无创呼吸机治疗的过程中,患者很容易出现腹胀,误食,肺部感染等不良情况,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及时对患者吸入气体压力进行调整,指导患者实施恰当的鼻吸方式,避免发生不恰当的推荐工作,合理情况下需要对胃肠实施减压操作[4]。
1.3观察范围
(1)分析两组患者机械通气的时间。
(2)比较两组患者心率、呼吸频率。
1.4统计学方法
在此次应研究中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分析。
2结果
2.1分析两组患者机械通气的时间,观察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为(8.19±1.22)d,而对照组的则为(12.94±1.72)d,观察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2.2分析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率和呼吸频率情况,在干预前,观察组患者的心率和呼吸频率分别为(104.28±5.66)次/min、(26.83±4.28)次/min,而对照组的数据则为(104.39±5.78)次/min、(26.79±4.31)次/min,在干预后,观察组心率和呼吸频率分别为(86.37±5.53)次/min、(19.28±3.16)次/min,对照组的数据为(95.64±6.17)次/min、(22.56±3.42)次/min,干预后,观察组的心率和呼吸频率明显优于对照组。
3讨论
针对性护理的针对性较强,并注重患者的个体差异,根据每一位患者的情况制定符合其自身的护理方案,并根据重点护理问题进行分析,作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根据患者的情况为其制定合理的护理方案[5]。将其应用在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治疗中,通过心理、体位、排痰以及并发症等方面干预,能有效提高机械通气治疗效果,缩短通气时间,保证患者的健康。
参考文献
[1]孙韶欣. 针对性康复护理对老年COPD呼吸衰竭患者的影响探讨[J]. 继续医学教育,2021,35(02):105-106.
[2]李小杰,陈黄,王超,何蕾. Narcotrend指数与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护理在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湖北医药学院学报,2021,40(01):82-85.
[3]马春秀,唐丽娟,钟海洋. 人性化护理对接受无创呼吸机疗法治疗的急性期COPD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21,40(02):301-303.
[4]刘婷婷. 强化优质护理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J]. 医学信息,2021,34(01):179-181.
[5]钟莉烨. 整体性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老年患者排痰效果及血气指标的影响[J]. 临床医药实践,2020,29(12):950-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