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分析与对策研究

发表时间:2021/4/25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6期   作者:蒋惠
[导读] 目的:分析管道护理不良事件原因,提出相应对策,
        蒋惠
        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人民医院     湖北省武汉市        430300
        
        摘要:目的:分析管道护理不良事件原因,提出相应对策,进一步研究患者接受PDCA管道安全护理后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4月-2020年10月收治的7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奇偶法分为对比组(N=38例,常规护理)与试验组(N=38例,PDCA管道安全护理),观察管道护理结果与患者满意度两项指标。结果:对比组管道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5.78%,试验组管道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63%,P<0.05。对比组患者满意度为78.94%,试验组患者满意度为94.73%,P<0.05。结论:在患者安全管道护理中,通过掌握管道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开展PDCA循环管理模式,可以有效降低管道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让患者更加满意临床护理工作。
        关键词:管道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分析;对策
        
        
        前言:本院ICU收治患者病情严重,部分患者处于昏迷状态,需要患者长时间接受卧床治疗,接受各种管道护理,维持其基本生命需求,确保临床治疗措施顺利开展。本文深入分析了管道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原因,并提出了PDCA循环管理模式作为解决对策,其主要采用四阶段循环护理管理方法,可以有效提升护理质量,优化管道护理结果。此次研究,选择我院2020年4月-2020年10月收治的76例患者作为分析对象,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资料
        此次研究,选择我院2020年4月-2020年10月收治的7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奇偶法分为对比组(N=38例)与试验组(N=38例)。对比组,男20例,女18例,年龄44-68岁,均龄(56.58±1.07)岁,内科患者21例,外科患者17例。试验组,男21例,女17例,年龄45-68岁,均龄(56.44±1.12)岁,内科患者22例,外科患者16例。患者基线资料无统计学差异性(P>0.05),符合此次PDCA循环管理模式研究要求。
        1.2管道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及护理方法
        1.2.1护理管道护理不良事件原因
        第一,护理安全管理不到位。管道护理人员缺乏安全管理意识,护士长在日常管理中忽略安全风险防范均可引起不良事件发生,如护士长的工作中,不能及时的评估病房患者情况,对护理人员进行弹性排版等容易使护理人员因手忙脚乱而出现差错。第二,护理患者评估不到位。护士不能及时准确评估患者自拔管道的高危因素,或在实际的工作中已经认识到危险存在然而采取的护理措施不到位容易引起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由其是针对ICU收治的危重病患及高龄老年群体,这些群体意识欠缺或者合并多种并发症,如若护理人员的评估不到位会使得意外事件时常发生,如此威胁患者生命安全。第三,护理护患沟通不到位。护患沟通不到位、护理人员不能及时了解患者病情,在实际的工作中仅简单交代管道留置相关注意事项,不能反复强调自行拔除管道的危害,这是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常见原因之一。如很多的患者因手术需要留置导管,在麻醉未清醒时无不适,但是在术后清醒时刻却自感不适,护士对此类情况若只交代有尿意的时候可拔除尿管,不能说明尿管由谁拔除,这容易使患者或其家属误解成可自行拔除尿管,这样就容易引起不良后果。第四,护理管道固定不到位。管道固定不牢靠、固定不妥当容易引起不良事件发生。在管道固定所致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上,如对胸腔需留置引流管的患者,常常将胸管以丝线固定在胸壁位置,对胸壁外不能使用宽胶布进行固定,这样就会使患者因为躁动出现管道滑脱的情况;行气管切开的群体在交接班的时候不能严格检查固定绷带松紧程度容易使器官切开套管发生脱出的问题。
        1.2.2护理方法及对策
        对比组38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具体如下:(1)根据医嘱要求为患者开展静脉通道、胃管、导尿管等护理工作;(2)巡查病房时,注意观察管道情况,检查是否有堵塞、移位、脱管事件发生,及时进行调整;(3)如果发现患者有管道护理不适症状,则将相关信息告知主治医生,并及时为患者调整护理方案。
        试验组38例患者针对管道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原因,接受PDCA管道安全护理,具体如下:(1)计划设置:收集患者信息,评估护理人员护理能力,成立护理工作小组,制定PDCA护理实施计划。(3)计划执行:对患者实施导尿管、静脉通道、胃管护理等各项护理计划。针对每个患者接受管道护理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分析其主要危险因素,合理分配护理资源。同时,护理工作小组要提前制定阻塞、脱管、移位不良事件紧急处理方案,并及时管道护理措施。(4)工作检查:检查护理人员是否按照计划开展护理工作,评定护理人员工作成果,并了解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及时了解护理需求,发现护理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并开始解决相关护理问题,如果问题无法在检查阶段妥善护理,可以将其顺延到下一个护理环节当中。(5)问题处理:在问题处理阶段,对护理问题进行补救干预,并总结循环管理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并将无法处理的问题或者新问题顺延至下一个循环中解决。
        1.3观察方法
        (1)管道护理结果:由此次PDCA循环管理模式研究人员负责统计移位、阻塞、脱管不良事件发生率。
        (2)患者满意度:由此次PDCA循环管理模式研究人员发放满意度调查问卷,包括不满意、较为满意、特别满意。满意度=特别满意+较为满意。
        1.4统计学分析
        此次研究,选择SPSS19.0软件处理PDCA循环管理模式研究数据。管道护理结果(计数资料)、患者满意度(计数资料)均用[n(%)]示数,行卡方检验。PDCA循环管理模式护理管理研究α=0.05,P<0.05则表示两项观察指标组间对比差异性大。
        2结果
        2.1管道护理结果
        对比组管道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5.78%,试验组管道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63%,P<0.05,如表1。
  
        3讨论
        护理工作过程中管道护理是重要的护理内容,能够维持患者营养供应需求,并为患者提供治疗管道,减少置管次数,保障患者通气情况。在管道护理中常出现不良事件,究其原因多为管道移位、阻塞以及脱管的情况导致,给患者的生命带来威胁,因此在护理中应明确不良事件原因,加强管道护理工作。通过采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可以有效降低管道不良事件的发生,其共包括Plan(计划设置)、Do(计划执行)、Check(工作检查)、Action(问题处理)四个阶段,强调用计划开展管道护理工作,并在每个循环阶段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如果问题无法处理,将会被纳入下一环节或者下一循环中进行解决,可以有效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相比于传统护理模式更具优势。此次研究,选择我院76例患者进行管道护理工作分析,数据结果表明试验组在接受护理后管道护理结果明显优于对比组,满意度也更高,符合上述关于管道安全护理中应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的讨论观点。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患者安全管道护理中开展PDCA循环管理模式,可以优化管道护理结果,让患者更加满意。
        参考文献: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