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琰
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东港镇卫生院 江苏省无锡市 214000
【摘要】目的:评估老年慢性病患者实施社区护理的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针对74例本医院诊治的老年慢性病患者纳入实验资料,2019年11月至2020年11月是抽取时间,以奇偶法对患者分成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各37例。分别予行常规护理、社区护理,比对两组护理前后生活质量分值、遵医嘱情况。结果:(1)老年慢性病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分值具有一致性,显示出数据检验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护理后生活质量分值高于参照组,显示出数据检验统计学意义(P<0.05)。(2)实验组老年慢性病患者遵医嘱率(94.59%)高于参照组(75.68%),显示出数据检验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慢性病患者行社区护理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升患者遵医嘱率。
【关键词】老年患者;慢性病;社区护理;生活质量
老年人群因生理机能下降、各器官发生退行性病变,其慢性病发生比例相对较高,加之近年来我国老龄化问题日趋严峻,故造成老年慢性病患者数量逐年升高[1]。对此,本研究就老年慢性病患者护理方式加以阐述,分析社区护理的应用效果。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针对2019年11月至2020年11月本医院诊治的老年慢性病患者纳入实验资料,74例,分组法为奇偶法,分别是实验组(n=37)与参照组(n=37)。实验组老年慢性病女男比是18比19。年龄上限88岁,年龄下限65岁,年龄均值是(76.54±6.18)岁。参照组老年慢性病女男比是16比21。年龄上限87岁,年龄下限65岁,年龄均值是(76.50±6.14)岁。对2组老年慢性病患者年龄、性别数据资料实行验证,P>0.05,具有可比性特征。
1.2方法
参照组予行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社区护理,为老年慢性病患者建立健康档案,纳入患者姓名、性别、慢性病种类、治疗方案、家庭住址、联系方式、家庭成员、文化背景等基础信息,每星期电话随访1次,每月上门随访1次[2]。在电话随访中,了解老年慢性病患者的疾病症状发作情况,并针对患者的治疗方案进行调整,对于患者的各种问题实施解答,记录患者病情变化情况。在上门随访期间,了解患者日常饮食、运动情况,并对其心理状态实施分析,对于心理压力大、不良情绪多的患者,则给予其心理干预,以便于提升老年慢性病患者的身心健康水平[3]。
1.3统计学分析
全部74例老年慢性病患者病案数据采用SPSS 19.0软件之中,计量资料表示成(均数±标准差)形式,包含:护理前后生活质量分值,实行t检验,满足正态分布。计数资料表示成例数n(%)形式,数据实行X2检验,包含:老年慢性病患者遵医嘱情况。P<0.05,显示出数据检验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老年慢性病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分值比较
对比老年慢性病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分值数据(见表1),老年慢性病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分值具有一致性,显示出数据检验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护理后生活质量分值高于参照组,显示出数据检验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老年人常见慢性病主要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受到上述疾病的影响,对于患者心、肾、肺等器官均会产生影响,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对此,本研究针对老年慢性病患者开展社区护理,结果显示,老年慢性病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分值具有一致性,实验组护理后生活质量分值高于参照组,实验组老年慢性病患者遵医嘱率高于参照组。社区护理形式是当前多种慢性病的重要护理形式,社区卫生机构直接对患者各项日常生活、用药等加以干预,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与遵医嘱率。
综合以上结果,社区护理于老年患者慢性病干预中具备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参考文献:
[1]何桂珍,李月心,陈羡莹.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J].全科口腔医学杂志(电子版),2020,7(2):70,74.
[2]白静.探讨健康教育与慢性病管理护理在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作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20,20(22):220-221.
[3]马培华,崔晓华,韩旭凯.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病患者生活质量及遵医行为的影响[J].中国保健营养,2020,30(3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