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镜下微创手术治疗运动性肩袖损伤的护理干预及效果评析

发表时间:2021/4/25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6期   作者:时丽莉
[导读] 目的:评析运动性肩袖损伤患者实施关节镜下微创手术治疗配合
        时丽莉
        射阳县人民医院 江苏盐城  224300
        【摘要】目的:评析运动性肩袖损伤患者实施关节镜下微创手术治疗配合优质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30例在我医院进行关节镜下微创手术治疗的运动性肩袖损伤患者,将所有患者通过分组对照方式进行护理研究,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与对照两组各15例患者,手术期间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采取优质护理干预,将两组最终护理效果进行详细对比。结果:护理后两组结果对比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的焦虑情绪和依从性均得到良好改善,术后疼痛程度明显减轻,发生的并发症也较少,肩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较高,最终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评分也较高,组间数据差异性显示(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将优质护理干预应用于运动性肩袖损伤患者行关节镜下微创手术治疗期间,获得的临床效果较好,有效减少了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和发生的并发症情况,加快肩关节功能恢复速度。
        【关键词】关节镜下微创手术;运动性肩袖损伤;优质护理;效果评析

        临床骨科运动性肩袖损伤的发生率较高,其主要是因为运动不当所造成的肩袖撕裂损伤,目前关节镜微创手术治疗是临床针对该病主要采取的治疗方法,通过手术能够使患者的肩关节功能得到及时改善[1]。但治疗期间仍需要配合较好的护理,才能使术后康复效果得到保证。为进一步提升该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本文中对其患者治疗期间开展了优质护理干预,并将其干预效果在下文中进行了详细阐述。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文选取在我院行关节镜下微创手术治疗的30例运动性肩袖损伤患者作为分析病例,选取时间为2019年11月-2021年2月,将纳入的所有患者分成15例对照组和15例观察组,对照组中患者的男女比例为9例、7例,患者的年龄均值为(35.5±1.3)岁;观察组有男患者8例、女患者7例,中位年龄值为(35.0±1.2)岁。组间患者基础资料对比后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两组患者治疗均采用关节镜下微创手术,手术期间对照组配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给予优质护理干预:(1)术前护理:全面评估掌握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文化程度、心理状况以及是否存在手术禁忌症,根据评估分析结果制定出针对性的护理计划。同时要对患者开展认知教育,耐心讲解手术相关知识、安全性、术后相关注意事项等,提升患者的认知度和配合度。同时要对患者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并给予鼓励安慰,使其产生的焦虑恐慌情绪得到缓解。(2)术中护理:合理掌控手术室温湿度,并要做好手术室各环节的卫生管理以及各项手术器械的管理与连接,并要在手术过程中随时检查各项器械的使用安全性;手术过程中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做好患者的体温保护处理;并使用防护垫预防压疮;同时要以娴熟的护理技能迅速配合医生完成手术,减少手术创伤性。(3)术后护理:加强对患者生命体征监测,随时掌握患者的情绪变化,给予患者更多的鼓励安慰,并通过语言交流及音乐疗法等缓解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同时要做好患者术后并发症预防以及各项导管的固定处理,减少不良事件发生。(4)康复训练:在患者麻醉苏醒后指导患者进行掌屈伸、摆拳和抓拳等握力训练。并根据患者身体恢复情况逐渐增加至肩部伸展、上肢回旋、爬楼梯以及拉力训练等,通过训练恢复患者的肩关节运动能力。
1.3观察标准
        评分对比两组患者的焦虑情绪,评分应用汉密顿焦虑量表进行,共有24项评分项目,100分为总分值,焦虑情绪越轻分数越低。两组患者疼痛程度运用视觉模拟(VAS)量表进行评估,并将其结果进行对比,总评分值为10分,低分则表示疼痛程度轻。详细记录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采用JOA评分量表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肩关节功能进行评分对比,分值为100分,最终得分越高表明肩关节功能恢复越好。
1.4统计学方法
        通过使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本文数据进行测定,计量资料运用(±s)/t检验,计数资料运用n(%)/x2检验,当组间数据差值达到P<0.05时则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护理前组间患者临床各指标评分对比差异值较小(P>0.05);护理后与对照组比较发现,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情绪得到良好改善,依从性也明显增强,患者术后疼痛程度较轻,发生的并发症也较少,患者的肩关节功能得到良好恢复,最终获得的护理满意度评分较高,组间指标对比差异达到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详情如下表1、表2。
9
3讨论
        运动性肩袖损伤在临床上的发病率较高,当损伤后会导致患者出现严重的肩部疼痛、皮下出血以及肩关节功能受限等临床症状,因此会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活动能力。临床当前治疗该病主要采取关节镜下微创手术,该手术方式具有创伤性小、术后恢复快等特点,通过手术能够尽早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肩关节功能活动能力[2]。但手术治疗效果常会受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依从性差和护理不当等因素影响,使术后患者发生的并发症情况增加,最终影响患者的康复效果[3]。为更好的提升患者手术康复效果,本篇文章中对其患者手术期间开展了优质护理干预,并且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护理效果。该护理措施是通过加强术前的风险评估,及时掌握患者存在的各类风险因素,能够在术前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并通过加强对患者的认知教育增强患者的认知度,使患者产生的不良心理情绪得到缓解,以保证顺利完成手术[4];术中通过加强各环节的监护管理及良好配合力度,使手术效率和安全性得到保证;通过加强术后的监护力度、并发症预防、疼痛管理和康复训练等多方干预,使术后患者发生的并发症明显减少,患者的康复效果显著提升[5]。
        综上所述,优质护理干预对改善行关节镜下微创手术治疗的运动性肩袖损伤患者焦虑情绪、增强患者依从性、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和康复效果起着关键性作用。
参考文献
[1]左静.关节镜下微创手术治疗运动性肩袖损伤康复护理的效果分析[J].人人健康,2020,No.523(14):564-564.
[2]周惠.关节镜下肩袖损伤修复术后的康复护理临床效果分析[J].健康必读,2020,000(008):74.
[3]李莺.关节镜治疗肩袖损伤的护理及康复体会[J].健康必读,2019,000(018):147-148.
[4]张小燕.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在关节镜下肩袖损伤修补术患者中的应用[J].医疗装备,2019,v.32;No.385(12):146-147.
[5]李欣.肩关节镜下肩袖损伤修复术的康复护理效果分析[J].健康必读,2020,000(005):13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