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倩
常州市中医医院,江苏,常州,213000
摘要:目的 针对胃肠镜粘膜下剥离术的术前及术后护理实施效果进行了分析;方法 结合我院近1年收治的78例行胃肠镜粘膜下剥离术治疗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术前术后综合护理。针对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患者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临床胃肠镜粘膜下剥离术患者护理实践中,术前术后护理干预的应用能够有效的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在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和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方面效果显著。
关键词:胃肠镜粘膜剥离术;术前护理;术后护理;住院时间
与常规内镜粘膜下切除术(EMR)治疗模式相比,内镜粘膜剥离术(ESD)具有着可切除较大病变、避免分块、复发率低及可获得完整病理组织等优势,且具有着创伤小、住院时间短及疗效显著等优势。胃肠镜粘膜剥离术虽然效果显著,但在具体的手术执行过程中很容易出现一系列的术后并发症,严重的还会出现休克甚至死亡。所以,对于胃肠镜下黏膜剥离术患者在科学治疗的过程中,更需要辅以科学有效的精心护理干预,从而方能更好的保证手术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利用回顾性分析发针对我院自2019年11月至2020年10月期间收治并进行胃肠镜黏膜剥离术治疗的患者78例,其中男性41组,女性36组,年龄处于26~78周岁,平均年龄为(48.29±6.58)岁,入组患者经病理学检查与胃镜检查显示,胃神经纤维瘤患者27例,胃黏膜下类患者18例,胃间质瘤患者15例,胃平滑肌肿瘤患者18例.按照入院先后顺序的原则将78例患者随机均等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两组,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疾病类型等方面并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主要包括术前各项常规检查、手术准备、术中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术后并发症护理及饮食护理等内容。实验组患者给予围术期综合护理干预,主要内容如下:
1.2.1术前护理
第一,全面了解患者病情情况,包括通过内镜观察病灶部位及病灶大小,了解患者有无高血压、过敏史、严重心肺疾病史等。对患有血液病和服用抗凝剂及存在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在凝血功能未纠正之前要禁止实施ESD治疗。第二,心里护理。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聆听患者倾诉,了解患者情绪状态并能够结合患者情绪问题给予针对性的心理护疏导,拉近护患关系,提升患者护理依从性。做好术前健康宣教,帮助患者了解疾病相关知识及治疗和护理工作中需要的配合事项,加深患者认识,排除患者顾虑,使其能够更加积极的配合治疗。第三,术前完善各项辅助检查,包括血型、血常规、出凝血时间等,对凝血性疾病、出血性疾病进行排查,同时完善胸片、心电图、CT等相关术前检查。第四,术前胃肠道准备。对胃及食管患者术前8h进行禁食和术前4h进行禁水处理,手术当日清晨使用45ml的磷酸钠盐口服液加750ml温水,于术前2h指导患者服下,服后适当活动以促进机体肠道蠕动,同时对患者排便情况进行观察,以大便清水无渣样为止。
1.2.2术后护理
第一,加强基础护理。手术完成后将患者推送至病房,手术室护理人员与病房护理人员做好病人交接工作,重点对术中患者出现出血、穿孔等不良情况进行交代。术后2~3d患者容易出现迟发性出血及迟发性穿孔等问题,因此要教育患者注意卧床休息,休息时间控制到7d左右。对于术中出现出血和穿孔的患者,需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适当延长术后卧床休息时间。第二,饮食干预。术后对患者进行为期24~48h的禁食处理,缓解肠道压力,可饮用少量温开水,如患者未发生不适反应的可给予牛奶、稀饭等流质食物,后期随着病情的康复逐渐的由流质食物向半流质食物和正常饮食过度,注意少食多餐和清单饮食。术后恢复期间,护理人员应密切关注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变化,警惕穿孔及出血等不良状况的发生。第三,对症处理。对存在术后胸骨后疼痛和腹痛剧烈的患者,在排除出血和穿孔问题的,可给予20mg奈福泮肌肉注射。指导患者将头部偏向一侧,避免呕吐造成误吸。第四,做好术后患者心理护理,术后疼痛往往会致使患者出现较为强烈的焦躁不安、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此时要做好患者的心理干预,通过音乐疗法、与患者聊天来转移患者注意力,同时指导患者深呼吸,以此达成缓解疼痛的效果。加强健康教育,使其明白术后疼痛为一种正常的生理反应,讲解正向病例,激发患者治疗信心。第四,做好出院宣教。嘱托患者出院后定期复查,同时在家疗养期间注意饮食和运动,戒烟戒酒,规律作息,谨遵医嘱用药。
1.3 观察指标
针对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住院时间进行统计。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结果显示,实验组并发症发暗生了为5.1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5.38%。详见下表1所示。
.png)
另外,实验组患者住院时间为8.03±1.38天,对照组住院天数为9.43±1.62天,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
3 讨论
在当代临床疾病治疗领域,胃肠镜粘膜下剥离术(ESD)作为一项消化早期肿瘤疾病治疗的主要手段在临床中的应用发挥出了突出效果。临床研究表明,术前禁食处理以及维持患者良好的心理状态对于ESD手术的顺利实施具有着重大意义,同时术后加强生命体征监测、做好并发症护理又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的重要条件。因此,对于进行胃肠镜粘膜下剥离术治疗胃肠道肿瘤疾病患者而言,加强术前及术后的综合护理干预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当代临床护理实践中,倡导以患者为中心,需结合患者的病情实际为其量身定制一套个性化的护理干预方案,以此更好的保证手术治疗工作的顺利实施和效果取得。在此次研究过程中,结合临床78例病例,通过分组对比显示,给予术前、术后综合护理的实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13%,住院时间为(8.03±1.38)d,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38%和(9.43±1.62)d。这一数据也有力的证实了术前、术后护理模式实施的价值。
综上述可知,术前术后综合护理在胃肠镜粘膜下剥离术患者中的实施,可以有效的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因此也能够更好的促进患者康复、缩短住院时间。因此该护理模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张陆红,梁肖兰,李红燕.优质护理联合刺激对耳屏穴位在无痛胃肠镜术后麻醉复苏期中的应用价值[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22):127+129.
[2] 曾凡丽.高龄无痛胃肠镜术后的护理干预与风险防范[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8,25(09):93.
[3] 梁顺萍.浅谈舒适医疗无痛胃肠镜检查的术前、术中、术后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03):205-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