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莉
天全县中医医院 四川雅安 625599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骨创伤患者接受早期护理干预对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作用。方法:本研究纳入的80例研究对象,均为2018.09月至2020.09月期间在我院诊治的老年骨创伤患者,按不同护理模式分为对照组(n=40,采用常规护理)与观察组(n=40,采用早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与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5.00%明显低于对照组20.00%,护理满意度92.50%明显高于对照组75.00%(P<0.05)。结论:对老年骨创伤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能降低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几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应用。
【关键词】:老年骨创伤;早期护理干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护理满意度
骨创伤指的是由外力作用下导致骨骼骨关节以及关节周围软组织受到损伤后所引起的,病情严重者可直接发生骨折、韧带撕裂断裂等情况,从而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1]。对于采用手术治疗的骨创伤患者来讲,术后患者的静脉基本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再加上患者的血流速度变慢以及血液粘稠度增加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进而增大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最终影响治疗效果。因此,本文主要将2018.09月至2020.09月期间,在我院诊治的80例老年骨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实施早期护理干预后,对其应用价值进行探析。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纳入的80例研究对象,均为2018.09月至2020.09月期间在我院诊治的老年骨创伤患者,按不同护理模式进行分组,对照组(n=40,采用常规护理),男女占比分别为55.00%(22/40)、45.00%(18/40);年龄在64-85岁之间,平均(76.25±2.48)岁。观察组(n=40,采用早期护理干预),男女占比分别为60.00%(24/40)、40.00%(16/40);年龄在65-84岁之间,平均(76.22±2.51)岁。比较参照组患者与研究组患者之间,各项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对比。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包含健康宣教、环境干预、遵医用药等。
观察组实施早期护理干预:(1)运动指导:术后需将患者的患肢抬高,并轻轻按摩患者患肢(除伤口外),有助于促进静脉回流;待恢复一段时间后,且患者的身体条件允许,护理人员可指导患者进行一些简单、不费力的活动,以免长时间躺着,不利于患者康复。(2)呼吸干预:向患者讲解深呼吸的具体步骤,并告知患者养成深呼吸习惯的好处,可以使患者的胸腔内呈负压状态,促使血液回流;(3)康护指导:并指导患者进行正确的下肢屈伸、弯曲等练习内容,注意控制患者的运动量,1天2次-3次左右,运动时间以患者感到轻微劳累便可,一般1次不超过30分钟。(4)药物指导:术后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皮下注射适量的低分子肝素钠,并密切监测患者的肝功能、肾功能变化情况。(5)饮食指导:根据患者的喜好,制定个体化饮食方案,以低脂、高纤维、高蛋白食物为主,保证患者机体热量充足,可增强患者的机体抵抗力。
1.3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情况。护理满意度评估:由我院自制护理满意度问卷调查表,主要从就诊环境、操作技能、服务态度等方面进行评估,总分100分,非常满意>80分、一般满意60-80分、不满意<60分。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分析,计数资料经x2检验,以(%)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为P<0.05。
2 结果
表1结果显示,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5.00%明显低于对照组20.00%,护理满意度92.50%明显高于对照组75.00%(P<0.05)。
.png)
3 讨论
由于老年骨创伤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后,基本都会出现血液停滞、黏稠,甚至是静脉损伤等一系列不良症状。再加上术后患者的活动会受限,下肢静脉回流受到影响,从而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2]。因此,需要对老年骨创伤患者实施有效且正确的护理干预措施,以此来降低患者发生不良事件的几率,促进患者加快康复。本研究中,观察组采用早期护理干预措施后,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证明,对老年骨创伤患者应用早期护理干预,不仅能降低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还有助于提高护理满意度。其原因分析为:以往临床采用的常规护理适用的范围相对比较广,但缺乏针对性,所以获得效果不理想。早期护理干预则是通过抬高、按摩的方式,来促使患者患肢血液加快回流;并在患者身体状况稳定后,指导其患肢进行简单的活动,具有强化血液回流的效果[3]。除此之外,术后加强对老年骨创伤患者的体位管理、合理用药、加强因素指导等措施,能提高控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力度,改善患者的股静脉血流动力,从而达到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目的,促使患者加快康复[4]。
综上所述,对老年骨创伤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能降低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几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李雪梅,余忠香. 预见性护理在预防骨创伤下肢深静脉血栓当中的作用研究[J]. 名医, 2020, No.93(14):147-148.
[2]王婷, 陈海波, 刘秋华,等. 针对性护理干预对创伤性下肢骨折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J]. 中国伤残医学, 2020, 028(008):92-94.
[3]程元丽. 分析预防性护理在骨创伤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应用效果[J]. 中国保健营养, 2019, 029(012):164.
[4]赵秀丽. 预防性护理在骨创伤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观察[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20, v.5(03):148+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