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规划建设工程信息控制系统研究

发表时间:2021/4/25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第3期   作者:肖砚利
[导读] 充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提高规划建设信息管理工作的技术水平
        肖砚利
        山东龙润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山东省 泰安市 271000
        摘要:充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提高规划建设信息管理工作的技术水平,为城乡规划建设实时提供科学的决策支持,为监管方提供建设工地的实时安全监控信息、安全预警信息等。构建融合新型信息技术的信息管理系统,是城乡规划建设提高管理水平、科学决策水平,有效降低建设事故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城乡规划;建设工程;信息控制;系统研究
        一、城乡规划在城乡建设中的作用
(一)城乡规划为城市建设提供法律保障
        我国基于城乡整体建设情况,对于城乡规划体系制定了明确的法律规范,涵盖了基础设施与建筑规划等多个部分,明确了各方职权,并将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融合到了规划设计工作中,对可能影响居民利益的行为进行分析判断,并提出了相应的奖惩措施。在城乡规划法的全面保障下,城乡规划得以在法律的约束下有序执行,城乡规划是城乡建设的基本前提与依据,需要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从而为城乡建设提供了必要的法律保障,从根本上杜绝了违法行为的出现,有利于保障城乡建设的工程效益。
(二)城乡规划推动城乡整体经济平衡发展
        城乡规划工作与统筹城乡区域的发展目标是一致的,因此,也是促进城乡整体经济平衡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城乡规划过程中,实现城乡资源的平衡化是开展相关工作的主要目标,以减少农村经济与城市经济发展之间的差距,加快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向城市靠拢的进程。实际上,在开展相关工作的过程中,部分区域会主动引导当地居民拓展自身就业途径,包括自主创业以及去其他区域就业等,在此情况下,农村居民的经济收入得到了有效提升,从而可以加快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历程,缩小城乡经济发展差距,并最终达到城乡整体经济发展相平衡的良好状态。
(三)城乡规划推动城乡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一般而言,城市规划是建立在城乡建设的全局性规划上的,因而可以实现对城乡资源的全面分析,并将分析结果真正落实到城乡规划工作中。例如,对于城乡建设的空间布局规划部分,要求相关单位与人员对布局区域现有的建筑、人口与基础设施进行调查与记录,并通过对现有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以及积极引进新资源等方式,建立合理有序的城乡建设空间布局。在此情况下,资源利用效率将得到大幅提升,同时可以减少对外界环境所造成的不利影响,进而促进城乡建设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建设工程信息控制系统构成
        规划建设是系统性工程,涉及多个领域,主要包括土地、环境、经济、政策、文化、地域特征、人文以及自然资源、地质等方面。规划建设项目不仅是科学技术的应用,更重要的是各方利益的平衡,交通状况的调整。规划建设与规划设计师的专业素养、当地人文地理,社会经济发展等有密切联系,不同地域,不能完全套用现有的规划方案,其好坏不能用客观既定的公式和条件来评价。规划建设的好坏受规划者思路的影响较大,其功能布局合理,将促进规划区域的经济发展,给区域内人民带来利益。在现实中,规划建设的科学管理较弱,只有通过科学的管理,才能促进规划建设走上科学发展的道路,推动规划建设的改革。
        根据城乡规划建设工程的实际情况,建设工程信息管理系统可以包括建设规划服务、建筑施工监管两大功能。

建设规划服务的功能模块为:行业建设主管部门管理模块、专家智库决策咨询管理模块、业主管理模块、乙方管理模块,建筑施工监管主要包括建设工地监管模块、工程技术图鉴管理模块、实时造价信息模块、主要材料管理模块、项目工位适配模块、财务预结算管理模块、会议通讯管理模块、评价结论管理模块、权限设置管理模块。
        系统存在三个主体:项目负责人、项目施工方以及监督方。项目负责人负责建立项目,并将项目相关内容按照系统格式输入,整个项目所有资料分批次由监督方进行审批,若审批不合格,系统自动预警甲方,提示进行修改,当所有必备材料都通过审核后,则开始匹配项目施工方。项目施工方的选择分两种,通过自行搜索项目施工方来进行匹配,或通过推荐系统进行匹配,当得到系统推荐的项目施工方列表,项目负责人可通过查看项目施工方过往项目来进一步决定,项目施工方也可阅读项目负责人的过往项目以及可公开的项目情况决定是否承接。若双向匹配关系达成,则项目进入施工阶段。施工阶段,由项目负责人决定乙方汇报周期,项目施工方则以该周期为单位进行施工进程的更新,如果逾期或者误报则会影响项目施工方评分。同时,系统会自动生成进程表并进行提醒和预警,减少施工进程拖延的可能性,直至项目完成。
        对于项目相关文档,过往已有的项目,以读取word文档的形式,提取其中关键字来进行设计内容各板块的录入,最后由上传人审核后写入数据库。对于新生成的板块,将设计多个输入界面,引导项目负责人输入板块内容。系统将显著减少操作和查阅的复杂度,尤其当项目数据量庞大时,依然能快速查找出关键数据。与传统的存档方式不同,系统查询方式更为精确和立体,只要拥有对应的权限,可查询到对应项目的某个板块。同时,系统也可查询对应人员经办的所有项目以及具体经办工作。对于人才选取、加速项目进程以及后期追责,系统能大大提高效率以及公平性。系统中的每一个注册用户,都会被分配一个独有的ID,并且该ID仅可以作为一个主体,并拥有相应的查看数据、修改数据的权限,而作为项目负责人以及监督方,可更改施工方、可查看数据权限,以确保项目的保密性。
        三、建设工程信息控制系统逻辑结构
        城乡规划建设工程信息控制系统主要解决当前规划建设领域的突出问题,建立人力资源和社会资本在工程领域最优配置的系统。通过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构建从规划、建设到交付使用工程中的信息记录、整理、数据挖掘分析、实时信息查询,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档案管理、重点防控、事件追溯、工程建设信息补录等。对工程领域的长难问题进行有效风险防控,降低社会资源消耗、行政成本、廉洁规划和建设。构建城乡规划建筑中的全过程参与要素体系,为有关部门和人员提供科学决策支持,提高人、才、物、资金等各种资源实时配置的效率。
        城乡规划建设产生的数据量巨大,结构复杂,包括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规划数据包括自然环境数据、经济人文数据、基础设施数据等,建设数据包括建筑图纸、建筑施工过程产生的各类数据、安全监控数据等。系统逻辑结构包括感知层、网络层、云平台、数据库及应用层,感知层实时采集整合各类数据,网络层以移动通信、固网通信、短程通信等方式实时传输数据,云平台与数据库主要存储海量的规划建设产生的数据,对外提供统一的接口,规范数据存储结构,消除信息孤岛。对数据进行清洗、转换、融合、建模,利用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对数据进行挖掘分析,应用层提供建设规划服务功能,为相关部门提供决策支持,为建设施工过程提供安全监控、预警、环境监测等服务,并通过移动终端、大屏实时展示。
        结束语
        综上述,在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广泛应用的新形势下,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等手段,实施智慧化建造和管理。发现、培育、协调与管理城市项目,提高项目的信息比对率,推进规划建设工作的广域交流与合作,规划建设新技术的运用发展,增强工程建设的创新能力,构建新的工作机制。
        参考文献
[1]论述城乡规划建设工程信息控制系统[J].?城乡建设.?2020(01)
[2]关于城乡规划建设工程信息控制系统分析[J].张晓梅.??科技经济导刊.?2020(21)
[3]基于城乡规划建设工程信息控制系统研究[J].??城乡规划.?2020(0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