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芝云 冯越阳
聊城市和盛建设有限公司 山东 聊城 252000
摘要:建筑工程管理是项目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项目的整体质量有较大影响。但是,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建筑管理却出现了一些问题,危及建筑质量和安全。结合目前对建筑工程管理水平的分析,可知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建筑工程管理的发展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导致管理水平和效率得不到有效提升。对此,为了提高建设项目的管理效果,应加强管理办法的制定,建立健全管理机制,全面提高管理人员的水平和素质,以促进建筑工程的顺利开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现状;控制措施
1建筑工程管理概述
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要顺应新时代建筑领域的发展与变化,需要根据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以及最新的管理技术要点来进行调整,规范好、控制好管理,最终实现管理水平的稳步提升。此外,还需要兼顾建筑成本、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在保证工程安全、工程质量的前提下,不断提升管理效率、扩大经济效益。除此之外,还要按照国家和地方关于环境保护的相关要求,实现文明施工、环保施工。可见,建筑企业要想稳步发展,就必须优化工程管理、创新管理模式、提升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
2建筑工程管理现状
2.1人为因素的影响
人是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主体,人员始终贯穿整个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人为因素是影响工程管理工作最主要因素。建筑工程中人为因素具有不确定性,使得建筑工程管理更加的复杂。目前我国建筑工程管理人员文化水平偏低,缺乏专业的管理知识,管理水平较低。管理人员在实际管理工作中,根据自己的施工经验采用传统的管理方式,落后的管理方式已经不适合现代建筑工程管理的需要,严重影响了建筑工程正常的管理工作。建筑工程的施工人员综合素质较低,工程管理人员不能对施工人员进行有效地管理,施工人员在施工的过程中随意性强,不配合管理工作,不遵守施工制度,影响建筑工程的整体管理活动。
2.2监督管理因素
建筑工程项目类型繁多,包括房屋住宅、交通工程、水利工程等,与人民群众生活的各个方面密切相关,影响人民群众生活的便利性、舒适性甚至安全性,同时也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影响因素。为了维护建筑行业市场秩序,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与安全,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施工标准和技术规范等,同时也创立了监理机制。在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业主单位往往会组建专门的现场管理团队,或者联系专业的第三方机构对施工企业的施工质量、进度等进行监督管理。但是实际上,很多第三方监理机构并没有进行有力的监理,无法使工作落到实处,这就导致很多项目容易出现安全事故或是难以按时交付工程。
2.3施工管理存在缺陷
在工程项目全程管理中,施工人员的作用不容忽视。但在具体的管理实践中,项目管理却存在缺陷。调研时发现,管理人员没有从工作人员角度出发,未能积极组织员工进行安全知识的培训,导致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十分薄弱。这样在建筑施工中就很难确保安全施工,使建设风险倍增。同时,很多管理人员也常忽视质量管理,导致设计方案、原材料质量频频出现问题,使施工质量备受影响。
3建筑工程管理与控制的优化举措
3.1建立健全的建筑工程管理体系
要想全面提升建筑工程项目施工阶段的管理水平,首先要建立健全的建筑工程管理体系,使所有的管理行为都在管理制度中高效运转。建立健全的管理体系,不仅能规范工程管理,而且还能根据施工的具体情况制定符合自身企业管理风格的管理规章制度,并在实践活动中不断完善和优化,使之成为能够约束全体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制度。在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和规范条例后,还要落实岗位责任制,将每道工序、工作流程的责任落实到个体,以实现全员管理、全员参与。
同时,将流程和环节标准化,并在此基础上,定期开展监督管理工作,让所有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在实践工作中养成良好的监督习惯。针对整个管理体系的优化和创新活动,要在各个项目中不断汲取工作经验,建立符合管理制度体系的奖惩机制,调动全体成员项目管理的积极性。一旦出现质量问题或安全隐患,要根据既定的相关预案进行有效处理。
3.2提升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受到管理人员管理水平直接的影响,企业要提升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让管理人员真正能肩负起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保证工程项目的质量。建筑企业首先对管理人员进行定期专业培训,让管理人员学习先进的管理技术,掌握科学的管理方法,树立先进管理理念。管理人员要到施工现场了解施工流程和施工工艺,对建筑施工技术有深入了解,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管理,可以达到较好的管理效果。建筑企业要对管理人员要进行定期的考核,设立奖惩制度,对于在考核中不及格的人员给予惩罚,对于优秀的人员给予奖金,激发管理人员学习知识的主动性。管理人员只有掌握专业的管理知识,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和管理水平,才能有效地对现场施工进行管理。
3.3加强材料与施工设备的管理
施工材料的质量直接关系着整个工程的质量,管理人要加强对施工材料管理,管理人员要根据工程施工质量标准对施工材料进行采购,保证施工材料的型号符合标准要求。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注意施工材料的防水防潮,避免使用了损坏或者不合格的材料,严格要求施工人员按照施工标准进行施工,防止出现偷工减料的行为。管理人员也不能忽视对施工设备的管理,要对施工设备进行日常检查,是否存在安全隐患,施工人员是否存在不规范的操作。管理人员要加强对机械设备维护和保养的管理,保证施工设备有良好的工作状态,延长设备的使用年限,节约投资成本。通过对材料与施工设备的管理,保证施工的质量。
3.4加强施工现场和成本管理
施工企业开展施工任务时,业主单位要深入施工现场开展管理工作,以施工企业提交的施工规划和签订的合同为依据对施工企业的进度进行严格监管。当实际施工进度落后于计划时,应当及时和施工企业沟通,督促施工企业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下加快速度,按照合同规定时间完工;或者上报请求延期。业主单位还要定期安排专业技术人员对施工现场进行监督指导,核查实际施工进度和工程已完工部分状况,确保施工企业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施工。此外,业主单位要做好成本管理,对各项施工支出进行严格审查,避免中饱私囊等行为,通过控制技术措施,降低成本。
3.5施工安全管理控制
业主单位要聘请专家对建筑工程的安全风险进行评估和分析,并对施工企业的方案进行调整,严格开展技术交底和应急演练。要与专业的第三方监理机构合作,对施工现场和工序等进行监控管理,分析施工环境和方案的安全性,排查并解决风险隐患,促使安全管理措施得到有效执行。业主单位还应当督促施工企业配备充分的安全设施和装置,与施工单位共同制定严格的施工现场安全守则,调查风险源并形成图表手册等进行推广,要求施工企业对施工活动以及发现的安全隐患进行记录,定期开展安全评价,研究安全管控措施,形成应急安全预案,以便防备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为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提供保障,保证施工安全。
结论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质量关系着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人身安全,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业主单位为了保证建筑工程质量,就必须认识到工程管理的重要性,在长期实践中总结经验,全面掌握建筑工程管理影响因素。业主单位作为甲方,应该从管理决策层面出发构建专业的管理团队,加强施工安全监管,发挥协调作用,促进各单位的沟通协调,做好施工技术与资料管理,加强施工现场质量、进度、成本控制,切实保证建筑工程整体质量,尽可能提升其经济性,确保优质优价。
参考文献:
[1]徐波.如何做好甲方的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研究[J].现代物业(中旬刊),2020(1):157.
[2]罗旋.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与对策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19,4(8):138-139.
[3]沈军.建设工程中甲方工程管理的实施策略分析[J].绿色环保建材,2019(9):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