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节能检测的问题及对策

发表时间:2021/4/25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第3期   作者:聂金富
[导读] 在城市发展建设的过程中,建筑的数量不断增多,建筑耗能也随之增加。
        聂金富
        佛山市雄信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摘要:在城市发展建设的过程中,建筑的数量不断增多,建筑耗能也随之增加。为了减少能源的消耗,促进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加强建筑工程节能检测。但在实际检测的过程中仍旧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就这些问题进行了阐述和分析,并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建筑工程;节能检测;问题对策

        在建筑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应该坚持节能减排的原则,这样才能促进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为此,需要加强建筑工程节能检测。通过节能检测,可以了解建筑工程的节能水平,进而加强对可再生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建筑节能水平的提升。在实际检测的过程中,应该从施工源头入手,将检测工作融入到各个环节之中,同时加强监督和管理,明确具体的节能设计标准,根据标准规范选择高质量、低成本的优质节能材料。对于建筑工程来说,节能检测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促进行业发展,也可以为用户提供更加舒适健康的环境和空间。
一、建筑工程节能检测的方法
(一)热流计法
        热流计法主要根据被测对象的热流E,冷端(T1)和热端(T2)温度进行计算,利用公式得到被测对象热阻和传热系数。具体的公式为K=1/(Ri+R+Re),其中K代表传热系数,W/(m2.K);R=,R为被测对象的热阻,Ri为内表面换热阻,Re为外表面换热阻。热流计法本质上就是对通过热流计的热流进行测量,该热流就是被测对象的热流,与温度梯度方向平行,也就是该热流为一维传导,不需要对四周的扩散进行考虑。这种方法的应用比较广泛,但同时也具有局限性,需要在采暖期才能使用。
(二)热箱法
        热箱法是一种以一维稳态传热为基础的检测方法,在被测对象两侧箱体中建立相应的条件,包括温度、风速、辐射,在稳定之后测量空气温度以及试件和箱体内部表面温度和输入到计量箱的功率,可以利用相应的公式进行计算。即K=;其中K为传热系数;Q为试件功率;A为热箱开口面积;Ti为热箱空气温度;Te冷箱空气温度。
(三)红外热像仪法
        红外热像仪法就是利用红外相机进行检测,基于热成像理论,测量建筑表面温度,物体的红外辐射波长和物体的温度有关,通过热源发射的红外线构成三维温度分布图,可以对物体的形状、热稳定、热分布等特性进行研究,是一种比较常用的技术方法。
二、建筑工程节能检测的问题
(一)施工影响
        在施工方面存在很多问题会影响节能检测,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没有足够的材料复试批次,与规范要求不符。目前,保温材料需要较高的试验成本,很多施工单位为了控制成本,会减少复验批次,甚至只进行一次试验。这就导致试验结果并不准确,与规范要求不符[1];其次,进场材料没有及时送去复检,甚至会有一些施工单位在工程验收阶段才进行材料检验,缺少严格的现场监管,劣质材料没有被及时发现,严重影响了施工质量;最后,没有根据工艺流程的要求采取合理的控制措施,对外墙保温系统使用不够重视。有一些施工单位甚至没有按照施工要求选择材料,保温材料、抹面胶浆、网格布等材料的应用不充分,影响了节能效果。


(二)监理问题
        近几年,我国越来越重视节能环保事业的发展,建筑行业也在逐步向绿色、节能的方向前进。国家出台了很多文件、政策、规范,对建筑节能做出了详细的要求,其中也包括对监理单位的要求,具体包括以下内容:需要对建筑节能设计图纸进行严格的审查,确认图纸是否已经经过设计审查,按照审查合格的设计文件、标准等落监理该工作;对节能技术方案进行审查,详细编制监理实施的方案;对容易出现热桥、热工缺陷等问题的部位、墙体等构成部分进行审查;开展专项验收工作。虽然已经明确了具体的管理要求,但建筑施工周期比较长,会有很多人员流动,造成监理工作难度较大,设备、人员等方面存在缺陷,监理工作落实不够全面。
三、建筑工程节能检测的优化对策
(一)加强施工质量管理
        在建筑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必须要落实有效的节能检测方案,确保建筑的整体质量和节能水平。施工单位应该提升自身认识,将节能检测放在首位,加强思想引导和技术培训等工作。施工单位应该对各个施工环节进行严格的把控,既要考虑施工成本,也要满足节能要求。严格检测各类材料,按照设计要求、工艺规范等确定检测次数,保障检测的准确性、全面性。要落实材料进场验收制度,根据相关的规范要求,对节能材料的规格、型号、尺寸等进行检查验收,确认材料是否有合格证、检验报告等证明文件[2]。在初次检查结束后,还要对材料进行复验,可以按照批次、时间等规律进行抽样复验,确保选用材料符合建筑节能建设的要求。进场后的材料也需要进行检验,如果检验出与规范要求不相符的材料,必须要尽快淘汰。应该加强现场的监督和管理工作,杜绝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等行为,全面确保材料的质量,为建筑节能奠定良好的基础。此外,也要促进建筑工程能源转型,积极开发能源新技术。目前,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应用愈加广泛,可以根据节能要求选择清洁型可再生能源,促进建筑节能效果的进一步提升。
(二)完善行业监管制度
        为了确保节能检测的有效性,必须要发挥政府部门的监督职能,严格落实抽查工作,并对建筑工程做出准确、科学的评定,对技术问题进行详细地分析,加强技术探讨和研究工作。根据具体的情况和条件研究更有效的监管机制,发挥质量监督机构的作用,确保监督和管理工作的全面落实。尤其在现代社会中,技术在不断更新,各种新型节能材料层出不穷并在建筑中广泛应用。为了确保建筑的质量,应该根据技术的发展、工艺材料的更新对检测标准、验收指标等参数进行更新,尽可能进行标准、方法的统一,保障各个地区检测工作的顺利落实[3]。在建筑节能检测的过程中,应该严格按照规范要求执行各项工作,做好审核工作,尤其要加强方案、技术、工艺、进度等方面的审核,同时加强事后控制工作,杜绝安全和质量隐患。检测单位应该根据要求建立完善的检测管理体系,采取科学的检测方法和标准。尤其要做好检测流程的规范工作,对节能材料进行编号,标注具体的信息,包括委托单位、监理单位、材料名称等等。对于不合格材料,要加大监管力度,杜绝不合格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及时将检测结果上报给有关部门。此外,要建立信息管理平台,加强信息技术、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强化信息管理能力,做好数据的采集、存储和分析。可以研发更多智能化检测仪器,开发数据分析软件,提升检测的效率和质量。
结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行业发展的过程中,应该加强节能检测工作。通过有效的节能检测,可以保障建筑的性能,同时也有助于控制建筑成本。但在实际检测中,受到施工、监管等问题的影响,检测效果并不理想。对此,应该加强材料检验,加强施工质量管理,同时完善监管制度,保障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1]熊继红.建筑工程节能检测问题及对策[J].中国室内装饰装修天地,2019,000(015):110.
[2]游海狮.建筑节能材料检测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J].绿色环保建材,2020,No.164(10):16-17.
[3]付琳.建筑节能工程质量控制与建筑节能检测[J].建材与装饰,2020(10):16-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