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环境工程设计中的景观设计研究

发表时间:2021/4/25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第3期   作者:陈逸
[导读]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各项建设都提上了日程
        陈逸
        深圳市东土设计有限公司  515000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各项建设都提上了日程。市政环境工程的建设亦是如此。当前,我国城市化快速发展给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同时也使城市丧失了文化可识别性,居民的生活质量也受到了影响。当前需要重新探索和思考解决人与自然矛盾的新途径和新方法。
        关键词:市政环境;工程设计;景观设计
        引言
        现代城市当中有着较为复杂的建筑环境,并且建筑可以说是整个城市环境构成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因此如何将园林景观与城市建筑环境有机的融合起来就成为设计的重中之重,并且带有强烈的时效性。本文主要对市政环境工程设计中的景观设计进行分析,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研究给行业内人士以借鉴和启发。
        1景观都市主义概述
        “景观取代了建筑成为当代城市发展的基本单元,也成为重新建造当代城市的媒介,是融合多学科的新型理论”。其致力于创造更有希望、更积极、更有活力的实践类型。目前,景观已经成为一种透镜,让城市面貌得以展示。同时景观又作为一种载体,使城市环境得以延续和发展。
        2市政环境工程设计中的景观设计
        2.1基础设施景观的空间营造
        景观都市主义致力于将基础设施的运行与自然生态过程、城市公共生活需求相结合,利用可持续的方式推动城市规划和生态环境的发展。对城市空间进行美化和装饰,使城市景观充满活力、丰富多彩,向着生态可持续的方向发展。19世纪80年代,奥姆斯特德设计的波士顿翡翠项链方案,将交通基础设施、林荫道、公共花园、河道水利工程及其他绿地系统完美结合在一起,串联多个公园,形成了一条真正意义上的绿道,基础设施景观成为探索自然过程与城市之间关系的最有效途径。彼得·沃克设计的道路和停车场等基础设施,在无形中构建了一条连续的景观延伸带,基础设施是联系城市与郊区生活的重要纽带。
        2.2与城市建筑环境相融合
        优秀的景观设计不仅可以和城市建筑相得益彰,还能够进一步提升建筑品质,提升建筑价值,突出建筑内涵。在进行城市园林景观设计时,要将已经存在的城市建筑以及预期的建筑环境充分的考虑在内,提高融合意识,达到景观、建筑与城市环境三位一体的和谐系统。在这一过程中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设计:首先,要将景观语言与建筑语言相结合,充分考虑二者在设计表达语汇上的差异,并积极发掘其关联性,通过对比与协调的设计修辞手法使之和谐;其次,要注重二者在设计元素、尺度、空间秩序等方面相互比照,求得最佳的设计适应性;另外,还要注重园林景观与周边建筑美学内涵关系,确立明确的审美基调,比如景观与建筑的风格应当统一还是对比,是强化园林景观的审美效应还是通过景观刺激观者对建筑的审美体验等等。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得园林景观环境与建筑环境有机组织,实现整体城市空间环境的提升。
        2.3城市水环境要丰富园林生态,保护环境
        水具有调节温度,增强水循环,保护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的作用。将人造的水景与自然完美融合,可对自然起到保护的作用,如:净化城市空气,建设自然社会。水是生命之源,是随时都不能缺少的存在,将其以特有的形式融入园林景观,如瀑布、喷泉、小溪、池塘。但在园林生态中也不要为了水景而建造,不能只想着与景色是否搭配,还要关注自然的条件是否适合,如果环境不适合建造水景就会使其变成死水,不具有水的生气与活泼,失去了建造的初衷,也不能起到保护自然环境的作用,反而造成负担难以处理。水景建造须基于低碳环保的前提,增强其作用与功效。


        2.4景观结构、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服务与景观设计
        景观生态学研究认为,结构决定功能,结构是功能的基础。景观结构包括景观组分的空间分布和组合特征,也包括景观组分非空间特征。景观结构多样性和复杂性是生物多样性的基础,由此影响到与生物多样性相关的生态系统服务。因此,通过设计各景观要素的组成、配置和数量等,促进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生态系统服务的提升,成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和研究方向。在区域土地利用过程中,有研究者提出格局-过程-设计新范式推动将景观生态学理论应用于社会实践,并提出了一系列土地利用过程中如何设计斑块、边缘、边界、廊道和镶嵌体的指导原则。在农业景观中,现代集约化的农业生产导致农业景观结构在不同尺度上不断简化。在生态农场中表现为在地块尺度上的作物多样性和作物混合种植程度降低,在景观尺度上多年生生境转变为耕地、边缘生境或遭到破坏,在时空尺度上土地利用模式的复杂性降低。已有大量的文献报道了关于景观结构的简化对农田生物多样性的负面影响和由此引起的生物多样性及其相关的诸多生态系统服务的减少。研究者在相关理论和案例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有利于农业景观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提升的景观设计理念,这些理念推动了利用农业景观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的生态农场实践。例如,荷兰的绿色-蓝色空间设计以优化景观配置为方法提高了农场中害虫生物控制服务;在美国密歇根州,通过在蓝莓地中有选择地种植支持传粉者的本地开花植物,能够提高农场中传粉服务,并增加蓝莓产量和农场收益。农场尺度的景观设计逐渐引起重视,并在国外的研究和实践中显示出良好的生产和生态效益。例如,一项在英国农场的研究表明,分别将农场中3%和8%的农田用于创建野生动物栖息地不仅未减少农场总体产量,其中部分作物的产量还有所提高。该案例证明了支持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与保障农作物产量是可以通过对生态农场景观的优化设计实现平衡的。国内生态农场对于景观设计的需求和重视也在不断增加,但仍仅停留在个别案例设计的尝试阶段,缺少从景观生态学理念出发并综合考虑生产和生态效益的系统探讨。
        2.5尊重人文景观,传承文化内容
        时间留下的记忆和痕迹无疑是最独特的,能更好体现不同的城市意象,是对历史的传承和追忆。凯文·林奇在《城市意象》一书中提出“城市五要素”理论:道路、边界、区域、节点、地标,在城市设计应用这些要素来打造特色的景观空间,能够突出当地的文化特色和历史脉络。在设计中应该保留城市的历史建筑及文化内容,在不破坏原有景观内容的前提下,使空间得到有效利用,提高人们的归属感,形成多样化的城市空间。尊重场地的文化内容和地域特色,对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结语
        总之,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园林景观的设计与建造不仅是美化城市的重要手段,更应该肩负起传承文化和塑造城市形象的作用,为城市生活开辟出一片理想空间,一个可以追求诗意栖居的精神领地,人们在其中游玩、休憩、交流、思考和学习。随着城市时代命题的变迁,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需要不断创新,注重园林景观设计的交互性,从而实现“宜人”;园林景观要与城市建筑环境相融合,从而组织起优秀的城市整体空间;在设计中还要强化文化因素的深度融入,使园林景观形神兼备,拥有传承内涵;并通过园林景观艺术风貌的创新性体现,打造出具有特色的城市风景线。
        参考文献
        [1]温全平,詹颖.交互性景观设计理论与方法初探[J]设计,2018(03).
        [2]段汉明.城市美学与景观设计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3]李莹静.综述现代园林设计的要点[J].城市建筑,2012(09).
        [4]孙雅沄,黄莹,郑文俊.意境美景观的营造方法[J].中国城市林业,2020(01).
        [5]李大勋.现代景观设计意境创造的研究[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