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成文
单位中铁二十一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在城市化进程的发展下,我国城市建筑规模取得了明显效果,大量新建商业建筑、工业园区拔地而起,超高层建筑、运动中心、交通枢纽站等建筑的建设迅速发展。在建筑工程的建设上,运营管理是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而推广运用BIM技术,可发挥其关联性、完备性特征,能有效提升建筑工程运营管理效果。
关键词:BIM;建筑工程;运营管理;应用;发展
引言
建筑行业发展迅速,在建筑工程施工中逐渐涌现出很多新型技术类型,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同时还可促进建筑工程管理水平的提高。其中,BIM技术的应用比较常见,其不仅可应用于建筑工程规划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同时还可创建建筑信息模型,据此进行建筑运营管理。因此,对BIM技术在建筑工程运营管理中的应用方式进行深入研究迫在眉睫。
1 BIM及其技术原理
在现阶段,中国对建设项目管理模型还没有很多理论研究,而大多数其他研究目标是管理节能和环境建设活动。以及多功能商业建筑项目和工业建筑项目。部署了计划的业务模型,并且营业收入的目的不是针对流程的构建和运行的流程管理。对于大型公益项目和民用建筑工程,该主题的研究内容仅限于主要维护工作和建筑设备的内容,重点是项目的操作模式。BIM是指使用数字信息建模技术基于建筑项目的各种信息数据对实际建筑信息进行建模以构建建筑模型的信息技术。BIM是一种对建设工程及设施的物理和功能特性进行数字化表达的建筑模型,是构建和运行建筑项目的过程,是一项基于现代计算机技术和大数据的技术,但是最终BIM的许多特性和功能仍然是信息,贯穿方案阶段、初设阶段、施工图阶段、施工准备阶段、施工阶段、运维阶段的建设工程全生命周期的过程控制。
2建筑工程运营管理平台的运作机理
在建筑工程运营管理中,通过应用BIM技术,可将建筑工程竣工前的所有信息数据进行整合,进而创建建筑信息模型,在模型中加入附加权限管理模块,即可创建建筑工程运营管理信息平台。建筑工程运营管理信息平台的功能丰富,模块组成类型较多,包括空间管理、设备管理、安保管理等,对于不同功能模块,可组织专职人员负责管理。对模块中的各类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在权限范围内发现的问题,应及时报告相关工作人员负责处理,当执行完成后,还可将反馈信息传递至运营管理平台中,通过平台实现信息交互,进而实现建筑工程运营管理动态化,保障管理工作的实效性。在建筑工程运营管理中涉及的信息数据量比较大,因此,在建筑工程运营管理中,对于数据计算处理的要求比较高。如今,互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发展迅速,可将其融入至建筑工程运营管理工作中,对各类信息数据进行高效化处理,进而实现各类信息数据的储存转换以及流通。
3 BIM在建筑工程运营管理中的应用
3.1定期维护与检测设备管理
在建筑设备的设备维护和定期检查中,BIM技术的应用如下:①操作和管理建筑设备中各种类型的设备时,测试方法该系统是进行检查的技术人员的组织。检查了图纸,但是二维图纸有一定的局限性。如果设备出现故障,则很难确定确切的故障点,这将影响故障排除效率。在这方面,BIM技术可以集成到建筑设备的监控系统中并连接到Internet。借助模型分析,您可以详细了解不同设备的操作。当设备出现故障时,可以根据建筑模型准确识别故障位置并快速处理。此外,BIM技术模型还具有连接到设备的信息。如果保修人员无法解决问题,则可以根据BIM技术模型中提供的信息立即与制造商联系,制造商将协助维护人员解决问题。使用BIM技术模型,可以详细了解各种建筑设备的操作和使用,并根据实际需要计划设备采购。此外,通过信息管理平台,可以将采购信息传递给决策者,并在审核后将其发送给采购部门。制定机械设备维护计划。BIM信息模型具有记录数据的功能。建筑工程和建筑设备的维护和操作人员,可以了解有关不同设备的操作和损坏风险的更多信息,以便相关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计划维护。
3.2加强空间规划与使用管理
在建筑工程运营管理中,对外部空间进行规划管理至关重要,在此环节,BIM技术的应用方式如下:①采用BIM技术创建建筑工程模型,首先可对虚拟空间进行规划设计,避免在一次性规划中出现资源浪费问题,使得管理人员能够直观的了解建筑工程实际情况。如今,BIM技术已被推广应用于建筑工程辅助设计以及优化中,因此,在建筑工程运营管理中,也应该注意根据建筑设计以及规划要求进行空间管理,充分利用各类空间资源。比如,在对商业建筑工程进行运营管理中,管理工作人员需对所有门面租赁使用情况进行管理,管理人员可利用建筑模型创建与商户之间的对应信息,详细了解各类商铺的类型以及经营范围,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经营战略,促进商业建筑增值。②在建筑空间规划以及使用管理中,还可将BIM技术与其他技术进行有效结合,比如,可将BIM技术与RFID技术进行联合应用,通过利用LED显示屏,能够对进出车辆进行引导,同时还对车牌、车位等进行识别,进而合理划分内部车辆以及外部车辆,提高停车场管理智能化水平。
3.3基于RFID与BIM的管理方法
目前工程管理自动化以及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传统的手工录入和新的传感设备自动采集是目前两种录入BIM模型相关数据库的主要方式。新的数据采集技术,有无线射频识别RFID和传感器自动采集两种方式,新的可视化工程运营管理平台系统框架包含五个部分:录入系统、转换系统、模型系统、平台系统、实施系统。信息可以快捷方便地发送、接收、整改,满足工程运营管理更灵活、快速的需要,项目运营管理数据库、BIM模型、RFID系统模块共同保障这一方法实现。RFID读写器在施工阶段可采集构配件相关信息,方便后期运营管理阶段RFID的读取,进而满足工程运营管理的需求;在运营管理阶段,RFID系统也可以实现如智慧停车场、智能门禁、安全管理等功能。
4 BIM在建筑工程运营管理中的发展路径
4.1集中力量,强化建筑信息集成
使用BIM的前提是各种建筑信息的高度集成,这需要所有项目利益相关者的积极合作。当前,关于BIM计划在不同阶段的投资回报缺乏可靠和详细的数据支持,并且很难调动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参与热情。这影响了合作和信息整合的程度。在此基础上,土建公司应集中精力优化土木工程设计,加强施工监督管理,同时收集,分析多种数据类型,包括所有者,设计师,顾问,建筑商和材料供应商。整合形成一个建设项目的信息数据库,从而最大程度地延长建设项目的初始寿命,促进建设项目的安全和有效运行。
4.2培养BIM应用专业人才和市场
BIM作为建筑信息管理的新技术,将会在未来的建筑行业成为一种流通的工程语言,因为它承载着海量的项目信息,数据资源,贯穿项目的每一个环节,2016年住建部下发2016至2020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当中明确指出,着力增强BIM与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高新技术之间的集成应用。BIM作为整个建筑行业的数据来源与基础,未来BIM会带领建筑行业走向产业化、智能化。在BIM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中,应注意培养专业的BIM人才,BIM技术的应用优势明显,已被广泛推广应用于建筑工程项目建设全过程中,市场需求量较大,并且逐渐出现了很多BIM技术应用软件。但是如今,国产软件技术水平不高,很难满足建设方实际要求,对此,应加强BIM技术创新,并积极培养专业BIM人才,进而满足BIM市场需求。
结束语
在建筑工程的运营管理中,信息化是一个必然的发展趋势,为了解决传统运营管理的问题,需要与BIM技术结合,利用相关平台对信息资源进行整合,通过其强大的可视化功能降低管理难度,提高管理效率。
参考文献
[1]张帆,杜王苗.BIM在建筑工程运营管理中的应用与发展路径[J].经营与管理,2017(3):68-69.
[2]徐甜.BIM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科学应用[J].工程技术研究,2018(1):159-160.
[3]陈伟,张守相.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9(33):186-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