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颖洁
宝钛集团有限公司 陕西 宝鸡 712014
摘要:尽管目前中国的建筑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在管理模式和企业的基本运作上还是存在很多问题。建筑工程本身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因为它包含了越来越多的工程项目,规模越来越大,因此必须提高建筑工程管理水平。中国建筑企业不仅要模仿世界一流的建筑企业管理模式,还要模仿其运营模式,不断改革企业建筑技术。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创新措施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社会活动的范围日益扩大,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商业化水平也越来越高。就当前商业社会的属性而言,管理是提高其运营效率的最佳手段。同样,在建设项目建设领域,管理也越来越受到重视,特别是各种现代管理模式的引入,不仅在很大程度上通过应用更新了建设管理的概念。现代化管理模式,有效帮助建设项目在施工质量安全方面得到了全面创新。
1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重要性
施工是一个相对复杂的过程,在施工过程中涉及大量的人员和材料,还涉及现场,安全,技术,设备等领域,整个项目的管理相当复杂。如果一个区域没有得到协调或管理不善,将影响整个项目的进度并增加成本。在施工管理过程中,施工现场涉及大量的建筑材料和设备,除人员的角色分配外,如果不能很好地协调,将导致整个施工现场混乱,严重拖延整个施工现场。工程时间,也导致投入成本增加。另外,施工现场需要大量的电气设备和拉电线等,容易造成重大责任事故,为避免发生此类安全事故,对施工现场进行有效管理非常必要。最后,对于高层建筑项目,高空作业无疑会增加施工人员的危险指数。为了防止施工过程中发生安全事故,不断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对设备,安全绳和装置进行筛查以确保符合国家标准和质量许可,这不仅是提高建筑效率的一部分,而且是提高企业形象的一部分。
2 现代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特征分析
现代建筑管理的主要特点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将管理对象分为几个要素,然后对整个要素进行分析,以掌握与不同环节更相关的要素,并围绕主要因素进行研究。相应的因子匹配,构建合理的因子配置结构。另一方面,构建的因子配置结构将被整合到整个项目和子项目中,从而在因子配置结构和项目之间将具有高度的资源整合,从而使管理逐步向主要素主要要素是基于数据的管理方向。与传统的施工管理相比,现代施工管理具有标准化,数据化,索引化和系统化的优势。因此,在建筑管理在现代建筑项目中的实际应用中,通常将建筑项目包装成一个完整的建筑产品,根据建筑产品的生产进行制造,分为建筑产品设计,建筑材料选择和运输,建筑产品生产,建筑产品销售等制造环节。这样的划分,使建筑产品的管理对象越来越具体,因此,可以更好地对其管理特性进行有效展示。总体而言,从其特点分析,可以认识到,现代建筑管理首先在管理思想上进行了重大创新,改变了传统时期的分级管理模式,从而创新了建筑管理思想。其次,现代建设项目建设管理的目标越来越明确,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这就要求管理范围越来越广泛,直到管理能够涵盖整个建设项目生产的各个环节。现代建筑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为建筑产品本身带来了崭新的发展方向。
3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现状
3.1 管理制度有待完善
从目前的形式来看,每个施工单位为了完成施工任务都会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但实际情况并不令人满意。一些企业对施工现场的管理不够严格,无法实施良好的管理制度。另外,企业的现场施工系统仍有待完善,今后还需要投入时间和精力加以补充。施工现场系统中存在很多漏洞,缺乏对实际施工环境的考虑。该系统的建立和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正常的施工活动,不仅不能保证施工安全,而且降低了施工质量。
3.2 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安全和质量得不到保障
在施工过程中始终强调安全性,但是目前在项目施工管理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激烈的市场竞争导致企业管理的脱节,从而导致施工企业对项目承包商的控制权。管理的缺失也导致施工安全性得不到保证,从而影响到整个建筑工程责任安全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施工企业缺乏管理核心是造成施工项目质量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政府的监督检查工作不到位会造成施工质量问题。同时,建筑材料质量不合格是影响工程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
4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创新措施分析
4.1 管理思维方式主导下的创新措施分析
在建设项目的施工管理领域,传统的管理思维方式是自上而下,实行命令式管理,确保管理任务与管理目标的一致性,在严格的管理层次下进行施工管理。相比之下,现代建设项目的建设管理分为管理方法和管理对象,以建筑产品为管理对象,进行全要素管理。这种应用到特定级别的管理实践中,可以根据建筑产品的设计、材料生产、销售与实施进行管理。具体地,在管理体系层面上,对建筑产品各环节的要素进行划分,然后构造与建筑产品类型相对应的要素结构,进行索引,并采用数据的思维方式,将它们分为法规,写入管理体系规范,使之成为管理规范的特定法规,从而实现管理体系和数据的标准化。同时,为了确保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建立了相关性匹配过程评估机制,通过该机制来实施管理体系的规范和规定。从现阶段施工管理方案的应用经验来看,系统与机制的联动,系统的创新和系统运行的管理方式可以消除各种问题,将管理方法应用于某项目管理对象中。
4.2 管理对象主导下的创新措施分析
具体的管理目标使建设项目的施工管理克服了“人治”的种种弊端,大大提高了管理质量。在对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以管理对象为指导的创新措施实质上是实现施工管理的经营手段。首先,它要求在建设项目的设计阶段,根据项目的批准,项目信息的收集和整理,项目设计草案的分析,项目类型的划分,项目材料的选择,项目建设过程的设置,项目建设过程的预设和其他元素,以有针对性的方式进行管理。其次,在选材运输过程中,需要从选材,市场调研,材料运输,材料应用,施工指导,废物处置等方面进行具体管理。第三,在施工环节中,根据施工技术和施工质量管理要求运行管理体系和考核机制,在施工准备阶段,施工技术应用阶段和施工质量验收阶段,确定其技术性能指标。可以对施工现场进行有效的监控,而安全和质量方面则主要针对现场的实际情况,对现场进行在线实时动态监控和实时动态跟踪管理。
4.3 管理标准化主导下的创新措施分析
在现代建设项目施工管理创新中,管理的规范化主要针对表面上的管理对象,但实际上,作为一种管理方案,它进一步将对象分为主观对象和客观对象,客观对象是以建筑产品为主要对象的管理对象,但主观对象主要是指执行管理计划的管理者。结果,管理标准化带头,要求将管理标准化扩展到人力资源管理,理由是只有管理者拥有管理标准,才能实现管理对象的标准化。具体来说,就是开发与现代建筑项目的建设管理相对应的人力资源培训课程,使所有管理者都可以在制度化管理模式下获得现代管理思想,现代管理体系,现代管理的知识机制,现代管理措施等,构建与建设项目建设管理相适应的知识结构,使其管理业务专业化。这样,我们不仅可以培养相应的人才,而且可以提高建设项目单位整体的业务能力,进而增强其市场竞争力。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们时代的发展与进步,各种各样的事情发生了非常奇妙的变化。一旦不能跟上时代潮流,及时调整,很容易造成与时代的分离。作为建筑业必不可少的建设管理项目,要及时发现管理体制的不足,做好工作补编,以求更好的发展。同时,在组成过程中,我们不能缺少创新思维,建设项目管理创新是非常必要的。
参考文献:
[1]王艳.建筑经济管理中的成本控制创新研究[J].商讯,2020(32):160-161.
[2]韩旭东,刘征.液流电池储能电站降低土建造价的几点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20(35):47-48.
[3]刘军.土木工程中房建项目工程质量保障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2020(35):114-115.
[4]嵇德兰.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20(35):181-182.
[5]于瑞华.市政道路透水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施工技术的应用与管理[J].科技创新与应用,2020(35):195-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