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新闻摄影记者的素质要求

发表时间:2021/4/26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第3期   作者:刘成臣
[导读] 在新媒体时代到来的背景下,媒体行业发生了变革性的变化
        刘成臣
        十堰日报社  湖北 十堰442000
        摘要:在新媒体时代到来的背景下,媒体行业发生了变革性的变化,不仅摄影记者的工作环境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对于摄影记者的要求也明显的提升了。因此,在新时期的媒体行业发展中,摄影记者唯有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才能符合当下媒体环境的变化。对此,本文分析了现代摄影记者需要具备的素质,希望能够为同行提供一点帮助。
        关键词:新媒体;新闻摄影记者;素质要求
1新媒体背景下的新闻摄影形势分析
        在新媒体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信息传播的渠道明显拓展,信息传播的速率也大幅度提高。不同于以往,新闻信息传播的主体不再是专业的从业人员,而是来自各行各业的参与者。人们无需使用专业的技术设备,仅仅运用手机就能够随时随地地记录下身边发生的事情,将想要记录的内容以摄影的方式留存下来,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人们对于摄影的技术性和重要性有所忽视。传播渠道的拓展为媒体融合奠定了坚实有力的基础,除了信息采集路径的融合之外,还包括传播形式的改变。面对越来越庞大的信息体系,摄影记者必须及时转型,强化新闻摄影的质量,才能真正还原事件真相,为受众提供真实可靠的新闻信息。在新的发展形势下,新闻摄影正在逐渐朝着动态化的方向转变,摄影记者需要通过摄像头以客观、公正的视角记录新闻事件的发生及发展,赋予新闻报道更多的层次性和逻辑性特征。在新媒体平台之上,除了平面的图片之外,动态的影像也是新闻的表现形式之一,新闻摄影呈现的角度和形态都更加多样,受众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与网络平台之上随意地将图片进行放大或缩小观看,甚至将图片制作成为短视频,因此,摄影记者必须及时进行转型,将自己从新闻的拍摄者转换为新闻场景的记录者,借助镜头展现新闻摄影的灵动性,使之成为一种有力新闻表现形式。
2新媒体时代下摄影记者面临的一些挑战
        第一,摄影作品的真实性面临挑战。在新媒体时代,新闻媒体等诸多行业迎来了一次全新的发展机遇,摄影技术也不断创新和发展,各种修图软件的出现使人们可以对日常生活拍摄的场景修饰得美轮美奂,为了能够吸引到更多的流量,基本每张图片都会经过许多步骤的后期修改,这大大地影响了图片的真实性。摄影的初衷不就是将美丽动人的生活瞬间留住以便日后欣赏吗?可是如今各类修图软件的使用掩盖了最原始的自然美,如果说大量修饰后的图片也能算作摄影作品,那么为什么不直接用自己的想象力去画一幅作品呢?可以说,当前摄影照片的真实性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第二,摄影记者对技术的依赖性过强。新媒体时代,数字化技术的出现对新闻行业来说既是冲击也是机遇。摄影记者对图片处理技术的依赖性过强,本身摄影专业能力在较长时间里得不到锻炼,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摄影记者专业素质的提升。新闻摄影一般是强调自然真实的效果,在保证图片真实性的基础上使图片呈现美感,如果过于依赖修图软件会使照片原有的自然真实感丢失。
3新媒体环境下新闻摄影记者的素质要求
3.1敏锐的新闻嗅觉
        新闻嗅觉指的是通过对现有素材进行分析,判断素材本身是否具有较高的新闻价值和报道必要性的能力。融媒体环境下,报道内容的选择是传播平台良性发展的基础,因此在筛选素材时,摄影记者应保持高度的专业性与敏锐性,抓住新闻的关键点。融媒体环境下,新闻摄影需要在传播如此迅速的信息时代抓拍新闻事件发生的瞬间,将生活中稍纵即逝的平凡事件转化为具有丰富内涵的视觉图像,这对摄影记者的新闻敏锐性是极大的考验。拍摄到的照片可以更好地帮助读者理解新闻的核心思想,并直接影响读者的阅读感受。与此同时,摄影记者还应具有较高的艺术审美和良好的艺术修养,在拍摄的过程中放大新闻报道的关键点,展现新闻价值与艺术魅力。

例如1991年谢海龙在安徽金寨拍摄的《我要上学》系列新闻照片,使全中国记住了图片中的女孩子苏明娟,照片《渴望读书的大眼睛》也被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选为希望工程的重要标志之一。此照片准确反映了20世纪中国农村的教育现状,一经报道便引起了全社会对留守儿童群体的广泛关注。中国农村有将近500万的留守儿童吃得饱、穿得暖,并且能得到良好的教育机会,从大山中走出去的孩子从被捐助者转变为捐助者,有效解决了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大量留守儿童的命运得到改变。这一切改变,一部分应归功于摄影记者不遗余力的报道以及对新闻的敏锐感知。
3.2扎实的专业素质
        要有新闻敏感,具备够高的专业能力,也就说是要有犀利的眼力和激荡的脑力。比如突发事件,事件发生之后,网络信息很快就会传播,信息量大。而作为专业的摄影记者,要快、准、狠,要使图片有看点,要有独特的角度,更深的内涵,还要传播正能量。其他新闻的拍摄也是一样。如:2020年10月10日零时起,洪泽湖进入十年禁捕期。随着洪泽湖进入禁捕期,中国五大淡水湖全面进入十年禁捕期。10月1日起,太湖水域全面禁捕,为期十年。鄱阳湖、洞庭湖、巢湖相继宣布进入十年禁捕期。这意味着,中国五大淡水湖将共同走进史上最长的全面禁渔期。洪泽湖是唯一不属于长江流域的淡水湖,但是依然被划入了十年禁渔的行列。笔者在禁渔前几天去泗洪县洪泽湖区采访,跟随渔民下湖作最后一次捕鱼,抓拍现场感、视觉冲击力都强的图片,在本报上发了《最后一捕》《洪泽湖将禁渔十年》等专题摄影作品,同时被多家网媒转载。笔者体会到,较强的新闻敏感、恰当的拍摄时机,加上较高的拍摄技巧,通常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3出众的业务素质
        对于摄影记者来说,业务素质则体现在其活动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表达能力上,要求摄影记者能够深入实际,在基层群众生活中,发掘群众广为关注的焦点,拍摄出具有深度的摄影作品。摄影记者在工作的过程中,一是要勤于思考,打破常规的摄影思维,善于抓住形象的关键所在,能够通过具体的形象将抽象的主题表现出来;二是要勤于深入基层,走进基层群众的日常生活,在群众的生活实际中发掘新闻线索,确保摄影作品更贴合群众的实际生活;三是多看多听多问,作为现代摄影记者,则需要具备使用现代化技术获取信息的能力,对于听到的、看到的、问到的事情,进行深入的分析,去伪存真,准确的掌握反映客观事物本质的信息。
3.4良好的艺术修养
        新闻摄像工作者只有具备比较良好的艺术修养,才可以在摄像的过程中选择更好的画面,使得新闻的审美层次得到提升,电视新闻就会具备较强的感染力,这样就会使得观众获得共鸣。良好的艺术修养可以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对画面的设计以及建构造成影响,保障拍摄的画面存在较高的美感,提升新闻摄像工作者自身的审美意识以及艺术素养,可以在之前的文案基础上实施再次的艺术构思,利用拍摄技巧设置美感较高的新闻画面,保障画面质量的提高。在拍摄的过程当中,具备良好的艺术修养,可以使得工作专注度得到提升,保障拍摄的作品更加具备共鸣,新闻画面的生命力以及震撼力会得到显现,进而和新闻的艺术性以及客观性要求相适应,巧妙的对运镜等技巧进行利用,最终使新闻画面的内涵得到提升。
4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新媒体背景下,摄影记者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必须做出创新性的改变,才能更好的适应当下媒体环境的变化。因此,作为现代摄影记者,则需要了解当下媒体传播的环境和特点,对自身素质的提升明确方向,不断的学习新知识和新技术,在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的基础上,增强摄影作品的传播效果。
参考文献
[1]罗丽红.全媒体时代下新闻摄影记者的能力提升策略[J].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2020(08):36-37.
[2]郭然.全媒体时代新闻摄影记者价值与发展—新媒体时代的新闻摄影探索[J].传播力研究,2020,4(03):93-94.
[3]刘平.摄影记者在新媒体发展下的突破转型[J].新闻研究导刊,2020,11(02):136+13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