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降解秸秆形成饲料的研究

发表时间:2021/4/26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第3期   作者:邓艳芹 汪坤乾 梁翰 邱收
[导读] 本实验以稻草秸秆为研究对象进行预处理。
        邓艳芹 汪坤乾  梁翰 邱收
        武汉农业检测中心,430016
        摘要:本实验以稻草秸秆为研究对象进行预处理。以不加外源菌为对照,按0.1%的添加量加入不同微生物菌种(纤维素A菌、纤维素B菌、枯草芽孢杆菌、酵母菌、乳酸菌)对其进行发酵培养。检测各体系中蛋白质含量,评价菌株添加处理对秸秆发酵的影响。结果发现添加外源菌能提升蛋白质含量,且降解秸秆的最佳微生物菌种是纤维素菌。
        关键词:秸秆;饲料;纤维素降解菌
1.引言
        生物质资源是太阳能的一种转化形式,是一种可更新的有机质,其储存的大量能量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结果。在中国,每年秸秆产量为6亿吨左右,其中作为生活燃料和饲料的比例日益减少,致使很多秸秆被露天焚烧。实际上,秸秆是一种很好的生物质能源,微生物分解秸秆具有广阔前景[1]。农作物秸秆是生物质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地球上50%以上的生物质能。
        微生物发酵、酶解等生物处理法,能较大幅度地提高秸秆饲料的营养价值,从根本上解决了粗纤维不能转化为可消化养分的问题。经过微生物处理,不仅使草食动物能大量地利用秸秆代替部分精料,而且降低了饲料生产污染,提高了效益。微生物法处理秸秆已成为目前开发利用农作物秸秆的主攻方向。
        
2 方法
2.1 微生物的分离及培养
        从牛粪中分离到两株纤维素降解菌,分离方法见文献[2-3]。芽孢杆菌、酵母菌、乳酸菌来自于实验室储备菌株,其培养方法参照文献[4-5]。
2.2 秸秆的处理方法
        秸秆风干剪碎(3-5cm)置于封口塑料袋中,每袋装120g,加入NaOH和水(每公斤秸秆加入45 g NaOH和400 g水)。将塑料袋置于35℃,碱处理3天后,添加乙酸进行酸碱中和后(pH调整为中性)。在第4天添加外援菌到堆肥体系中。分为六组体系: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加纤维素A菌、加纤维素B菌、加酵母菌、加乳酸菌以及不加菌。菌的添加量为0.1%(1L培养液大概能获得3~4g菌,假设是1公斤稻草,需要添加1g菌)。将体系置于常温下静置处理。此后大概7天~10天后会发热,20~30天可以完成堆肥。
2.3  各体系中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参照文献测定试样中含氮量[6],即在催化剂作用下,用硫酸破坏有机物,使含氮物转化为硫酸铵,加入碱进行蒸馏使NH3逸出,用硼酸吸收后,再用盐酸滴定,测出含氮量,将结果乘以换算系数6.25,计算出粗蛋白的含量。
3 结果与分析
3.1 六组体系中蛋白质的含量及比较   

图1 各体系中蛋白质含量统计图
Figure 1 protein content in each system chart
        从表1和图1中可以看出,在整个反应的过程中几种体系中蛋白质含量都在升高,其中加纤维素菌的变化最大,另外几种体系也有相应的增长,与不加菌的对照后,发现加入微生物蛋白质的含量比不加微生物样品中蛋白质含量要高,因此可以得出加入外源微生物比不加的对降解产生蛋白质能力要强,此外在加外源菌的几个体系中也能看出,降解秸秆形成蛋白质能力最强的为纤维素菌类。其中纤维素降解菌A具有更为明显的效果。

3 讨论
        纤维素是秸秆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也是秸秆的支持组织[2,7]。秸秆中的木质素分子通过酯键与纤维素、半纤维素分子相结合,使三者牢固地缠裹在一起,这种结构使得秸秆坚硬而且难于被降解,导致秸秆生物资源很难作为反刍动物饲料的直接碳源或能源被吸收[3,8-9]。
        在选育纤维素酶产生量高的菌种后,本实验构建了储藏饲料的不同体系。各个体系中用不同微生物(纤维素A菌,纤维素B菌,酵母菌,枯草芽孢杆菌,乳酸菌)处理,和不加菌体系作对比,以比较这几种体系的饲料蛋白质含量变化。结果表明选育出的纤维素降解菌能明显提高饲料中蛋白质的含量。相比于纤维素菌,其它微生物包括酵母菌、枯草芽孢杆菌和乳酸菌等也能发挥重要的作用。今后有必要继续探索微生物生态组成在秸秆降解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曹玉凤,李建国.生物技术在处理农作物秸秆饲料中的应用[J].饲料研究,1999,22(1):25~26.
[2]赵小蓉,林启美,孙炎鑫,等.纤维素分解菌对不同纤维素类物质的分解作用[J].微生物学杂质,2000,20(3)12~14.
[3]史玉英,沈其荣.纤维素分解菌群的分离和筛选[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1996,19,(3):59~62.
[4]杜连祥,路福平.微生物学室验技术[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56-62
[5]林先贵,路福平.微生物实验技术[M].第1版.中国轻工业出版社:李海燕,2007:108
[6]俞建英,蒋宇,王善利.生物化学实验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175-177
[7]Saddler, J. N., and M. K. H. Chan. 1982. Optimization of Clostridium thermocellum growth on cellulose and pretreated wood substrates. Appl.Microbiol. Biotechnol. 16:99–104.  
[8]Glissmann, K., and R. Conrad. 2000. Fermentation pattern of methanogenic degradation of rice straw in anoxic paddy soil. FEMS Microbiol. Ecol. 31:117–126.
[9]Johnson, E. A., F. Bouchot, and A. L. Demain. 1985. Regulation of cellulaseformation in Clostridium thermocellum. J. Gen. Microbiol. 131:2303–230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