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治理体系现代化视角下大学生志愿者群体建设研究

发表时间:2021/4/26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1月3期   作者:吕茵 谯惠文
[导读] 治理体系现代化主要涵盖社会化、法制化、
        吕茵  谯惠文
        成都理工大学 610059
        摘 要:治理体系现代化主要涵盖社会化、法制化、智能化和专业化四个方面,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志愿服务体系,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大学生志愿服务是志愿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进治理体系现代化中发挥着树德育人、经济助力、社会服务的功能,加强大学生志愿者群体建设对于提高治理能力和推进治理体系现代化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将从治理体系现代化视角出发,探索大学生志愿群体建设如何更符合社会治理“四化”水平的要求,形成一套科学完整的大学生志愿服务群体建设体系,为提高治理能力和推动治理体系现代化贡献力量。
        
        关键词:治理体系现代化;“四化”水平;大学生志愿者群体建设

        1引言
        习近平主席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强化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奉献意识”,这给新时代的志愿服务建设提出了新要求、新思路。志愿服务发展与国家治理体系建设、社会文明进度等都具有密切关联性,加强大学生志愿者群体的建设既可以发挥教育的育人作用,培养有思想、有责任、有担当的新时代知识分子,又可以激发大学生参与意识,把大学生志愿服务纳入整个社会治理体系,为更好地发挥志愿服务的教育和引导功能,助力治理体系现代化实现,志愿者事业已经成为我国发展中的不可忽视的力量。
        志愿者事业要想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同行,就需要发挥高校实践育人的重要作用,同时强调大学生志愿服务在助力大学生成长成才方面的重要价值,因此必须注重大学生志愿群体建设,并且深入分析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本质与理论现实意义,探究其与社会发展、国家治理间的内在关系,提升志愿服务的价值与作用。此次研究主要是围绕大学生志愿者群体建设展开讨论,基于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治理体系现代化,提出大学生志愿群体建设的理论基础,对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基础性作用。
        
        2大学生志愿者在治理体系现代化中的积极作用
        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在高校实践育人上也承担着重要的价值,是实现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载体。志愿服务要和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同行,推动我国志愿服务事业迈入新时代、走向新格局。
2.1树德育人功能
        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提出让大学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有助于弥补课堂教学的缺失,促进大学生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全面发展,这是我们党对新时代大学生的殷切期望。
        从教育创新角度看,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主题包括志愿服务、思政教育、劳动教育、社区治理等,开展社会实践教育为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基层治理的新场域。将大学生志愿服务与社会实践教育结合起来,是新时代加强劳动教育、创新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新要求。
        从大学生自身发展角度看,“劳动育人”与“社会治理”同频共振,有助于引导学生认识社会、了解社会、参与社会实践,培养他们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的综合素质;有助于引导大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会,提高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树立热爱劳动的思想意识,做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引导目的;有助于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实现知行合一,在帮助他人、奉献社会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精神上的富足,进而实现自我人生价值,争做“四有公民”,争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2]
        
2.2经济助力功能
        结合目前的国家大政方针体系来看,发挥“互联网+大学生志愿服务”的优势可以助力乡村振兴、区域发展。在党和国家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高校大学生以志愿服务的形式参与国家乡村振兴工作,逐渐成为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依托“互联网+”平台,大学生志愿者群体不仅可以对贫困地区的孩子进行学业辅导,还可以进行心理辅导和人生规划指导,帮助乡村地区青少年健康成长,也可对乡村地区进行健康帮扶、关爱帮扶、卫生帮扶和智力帮扶等。
2.3社会服务功能
        2006年4月,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工作的意见》中指出志愿服务活动应该多样化 [1]。目前大学生志愿组织和志愿群体主要开展助残、老年服务、志愿服务、科普和支教等活动,构建了以日常互助、活动赛事和抗险救灾为基本类型的志愿服务架构,着眼于群众最急需最紧迫最现实的民生问题,有助于推动社会善治、共治、合治局面的形成。
        其一,加强大学生志愿者群体建设,有利于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对于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志愿服务强调合作互助、互爱互信、诚信奉献,对于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的提高具有重要价值,志愿服务的发展有利于大学生群体传播并践行民主、文明、和谐、友善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推动扶弱济贫、无私奉献、团结互助、平等友爱的社会风尚的形成。
        其二,加强大学生志愿者群体建设,有利于促进公民社会有序发展。通过将大学生志愿服务与政府治理、社会治理、社区治理相结合,在社会实践中对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工作和政策进行正面的宣传和引导,让政务公开渗透到居民的生活中,不仅有利于调节居民、社会、政府三者之间的关系,也进一步提升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认知度和认可度,与政府、社会之间形成了良好的互动关系,缓和了社会矛盾和冲突。

        3大学生志愿者群体建设的现状
3.1治理体系现代化下大学生志愿者发展现状
        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内容主要有面向社区的老年人、残疾人等社会弱势群体义演、陪伴等方面的服务,面向少年儿童提供课外活动、兴趣培养、科普等服务,以及面向协助社区开办活动的场控、资料收集填报、现场秩序维护等服务,他们在许多领域发挥着先锋带头作用,成为志愿者群体中的主力军。
        但是从表面看大学生志愿者服务内容广泛,大都局限于社区层面,所做之事不能发挥最大价值,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内容亟待转型升级,面对未来复合型社会风险,亟需具有高素质、强能力、低成本的大学生志愿者群体。
        
3.2大学生志愿者群体建设中的问题
        我国大学生群体志愿服务起步较晚,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存在制度体系、管理规范、技术支持、人才素质等诸多不足。要充分发挥大学生志愿服务对社会治理的积极作用,就要从完善社会环境、制度环境、科技环境和文化环境等方面入手,将志愿服务精神充分融入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具体如下:
3.2.1制度体系不健全完善
        大学生志愿者群体体制建设不完善,缺乏相应配套保障措施。其一,管理体制不健全,缺少法律制度保障。有些地方为适应治理体系现代化,制定了一些地方性条例,但针对全国性的大学生志愿者群体建设缺少相应法律支撑。其二,缺乏社会保障制度,无法切实保障权益。目前对于大学生志愿者群体的保障集中在活动前的培训、餐补、车补、活动后的福利等方面,而对于服务活动过程中可能会受到的意外伤害问题等没有相关的保障政策。其三,激励机制不健全,志愿者缺少持续热情。现有的志愿活动福利仅停留在为其提供志愿者证书、时长证明和简单的物质补贴,却极少关注该群体深层次的精神需求,挫伤了服务热情,制约长足发展。
3.2.2管理规范缺乏,队伍结构单一
        大学生志愿者队伍结构呈现单一性、分散性、流动性等特征。其一,各高校志愿组织之间缺乏交流合作,尚未形成良性的互动模式,且服务类型相似、内容重复,导致公共服务运行低效;其二,大学生志愿活动内容单调乏味,忽视志愿者真正诉求,更有甚者是为了完成政府硬性工作要求,使志愿活动流于形式,也忽略了居民的真正诉求。其三,志愿者活动提供方与志愿者团队信息不对称,不能做到有效的供需平衡,同时前者缺乏相应的招募标准和选拔要求,影响志愿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3.2.3缺乏技术支持
        据《2020年中国志愿服务年度发展报告》调查,2019年志愿者数量20959.94万人,志愿服务时间22.68亿小时,志愿者贡献价值903.59亿元,志愿服务人数及活动数量巨大,传统的志愿者服务平台已不适应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水平。目前大学生志愿者招募主要采用线上和线下结合的形式,互联网上志愿活动信息纷繁复杂,会忽视潜在的志愿资源,也加大了寻找志愿资源的时间成本;传统的线下志愿者活动招募受制于时空的限制,资源没有加以有效整合利用,加大了志愿服务的宣传花销、降低了传播效率、减小了传播范围,同时现有平台不能有效并及时进行志愿活动的数据采集、数据存储和能力分析。
3.2.4人才素质有待提高
        目前志愿活动参与多为被动的依靠政府干预,大学生志愿群体在寻找志愿信息、组织志愿活动、筹集活动资金等方面也处于被动地位,大学生志愿者群体内生动力不足。而培养高素质的大学生志愿者是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必然要求,目前大学生志愿者自身素质良莠不齐,劳动水平、实践能力和服务经验不足,主体能动性不强,这些都影响志愿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亟需提高大学生志愿者群体的劳动水平、专业能力和服务素质。
        4 基于治理体系现代化视角下大学生志愿者群体建设路径
        大学生志愿者群体建设对于助推我国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面对精神文化需求快速发展、社会环境复杂、复合型灾害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频发,建设一支有技术、有信仰、有素质的大学生志愿者群体非常必要。本文将从社会治理“四化”水平的角度入手,探究大学生志愿者群体在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四个方面的建设路径。
4.1社会治理社会化角度
        社会治理社会化与“共建共治共享”的基本格局相呼应,强调依靠社会力量实现社会治理。建设高效的大学生志愿者群体,需要增强群体建设的独立性,拓展大学生志愿组织的资金来源,同时实现大学生志愿者群体与社区、企业、媒体、政府间的互动,共同分担风险,有效整合社会各类资源以促进大学生志愿者群体建设完善和志愿活动高效展开。
        第一,各个大学生志愿者群体间应加强合作交流,开展高校交流会分享优秀的管理战略和活动经验,转变传统志愿服务观念。第二,加强与社区的信息互联互通,实现需求侧和供给侧的动态平衡,同时社区应不断落实大学生志愿者群体的社会保障制度、培训流程、心理干预和后续激励表彰工作。第三,与企业实现共赢,企业拥有的社会资源和资金支持是大学生志愿群体开展志愿服务的物质保障,大学生志愿者群体在此过程中亦可真正迈入社会。第四,与媒体建立联系,宣传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传播志愿精神、提高志愿服务的时代影响力和品牌效应,同时通过媒体的关注接受社会的管理监督,更加健康阳光的发展。第五,与政府厘清大学生志愿者、服务对象、活动提供方间的关系,也要明确政府治理和社会治理的关系,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新模式。具体如下图:
        
        图4-1 志愿者群体建设新模式
4.2社会治理法治化角度
        建立健全大学生志愿群体建设的法律体系是治理体系现代化要求下提高大学生志愿者服务能力的制度保障,我国应该建立权威具体的法律法规,界定大学生志愿者的权利与义务,志愿活动提供方也应贯彻落实相关流程和规章制度,切实保障该群体的权益。
        完善激励与保障机制是保证大学生志愿者群体增强角色认同的必要之举,志愿活动提供方应不断规范大学生志愿者群体在过程和结果的监督与控制,使后续的激励奖励工作中有据可循。完善考核机制,实现“多主体、多角度、多维度”考核,高校与社会都要制定志愿服务的评价标准,依据标准对志愿者的服务内容、服务质量及志愿时长进行反馈,做好激励评价。同时,要进行必要的物质奖励和精神激励,对特殊志愿者进行必要的心理干预,真正提高大学生志愿者的角色认同和社会认同感,从内生动力激发大学生志愿者群体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提高大学生志愿者群体参与志愿活动的积极性。
4.3社会治理智能化角度
        智能化突出强调社会治理要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技术实现现代化社会治理。其一,需要借助大数据平台收集整合海量的志愿者信息和志愿活动资源,实现志愿资源供需的精准匹配和线上线下志愿资源的互补。其二,实时记录志愿时长,评估服务质量,提供信息交换和经验交流的平台。其三,通过创新“互联网+志愿服务”模式,以线上志愿服务的形式打破时空桎梏。其四,发挥互联网传播速度快、受众广、影响大的特点,记录志愿活动全过程,突出宣传先锋模范代表和先进事迹,提升社会公众对大学生志愿者群体的社会认同感、知晓度和吸引力,在全社会营造“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崇高社会风尚,丰富新时期志愿者事业的时代内涵。
4.4社会治理专业化角度
        社会治理专业化强调培养专业人才、打造专业队伍、运用专业知识提高社会治理水平。首先,实现志愿服务人员专业化。要在全社会培养培训一批专业的志愿服务管理人员,注重建立一支职业化、专业性的志愿服务人才队伍,借助专业力量为国家志愿事业建言献策,贯彻落实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条例。
        其次,实现志愿服务水平专业化。提升大学生志愿者服务能力,不仅要求他们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也要加强理论学习,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将所学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运用到社会实践当中,对大学生志愿者群体按时开展经验交流会、专业培训会和表彰大会以提高志愿服务水平。
        再之,实现志愿服务内容洽和化。大学生志愿者群体在志愿活动对接过程中应突破常规单一的志愿服务,立足人民群众真正诉求,结合时事热点和重大社会活动来设计志愿服务方案或参与志愿活动。同时大学生志愿者掌握多学科知识,具备多种才艺才能,充分利用人才优势广泛开展普法宣传、劳动教育、思政教育、应急救援、环境保护、科学普及、社区治理等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推动我国志愿服务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工作的意见》,载《中国民政》,2006年第6期
        [2] 李嘉俐,杨宗义,刘新宇等.高校志愿服务项目制度化建设融入思政育人
        全过程的实践路径研究[J].科技资讯,2020(22):231-233
[3]习近平.《习近平致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的贺信》[EB/OL],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leaders/2019-07/24/c_1124792815.Htm
[4] 董前程.实践育人下的大学生志愿服务机制建设[J].教育与人才,2020(10):82-86
[5] 李敏.深入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建设[J].文化建设,2019(03):73-78
[6] 张勤,苏妍妍. 新时代志愿服务参与精神文明建设的逻辑方略[J].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20,22(2):85-10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