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科背景下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与提升

发表时间:2021/4/26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1月3期   作者:赵泓洋
[导读] 当前,我国社会对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
        赵泓洋
        池州学院

        摘要:当前,我国社会对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学校有必要以工科专业转型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作为指导,结合微电子专业的特点来明确适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从而推动工科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在进行适用型人才的培养改革时,需要突出其“重实践、夯基础”的教育特点。本文基于此,分析了传统工科类专业院校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并探究了如何实现工程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微电子科学;工程专业;创新创业能力
一、传统工科类专业院校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1.1创新教育理念不足
        当前,很多高校为了专业的扩充而开设新专业,但是在教育理念方面仍然采用传统的模式,没有从多方位、多角度进行教育,教学方式仍然以课堂教学为主,将理论知识作为教学的重点,同时考核内容是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准确度以及掌握知识点的数量,忽视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因此,想要提升素质教育的质量,需要将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作为高质量素质教育的前提。另外,由于当前新工科成立时间并不是很久,对所在区域的经济情况以及未来发展规划掌握程度不够,导致培养目标仍然按照传统的工科专业培养计划在进行,没有对飞速发展的创新创业教育有一个全方位的认识。
        1.2缺少双师型教师队伍
        一方面,教师缺乏在一线企业工作锻炼的经历,在教学时仍然采用理论教学的方式,实验课就将重点放在实验操作上,缺乏对学生思维的引导;另一方面,学校对教师的考核标准当中将教师的科研成果作为重要指标,没有将教学成果纳入考核指标当中,这就导致教师的科研压力极大,没有时间到企业进行锻炼,也没有时间来对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方面的指导,另外,企业有自身的生产需求,不愿意给教师太多的实践机会,这就导致我国高校教育推行的校企合作只是口头约定,没有实际进行。
        1.3创新创业环境不佳
        良好的激励机制能够激发学生参与创新创业当中,但是当前很多高校都没有建立完善的激励制度。学生的奖学金以及保研保博都将成绩作为首要指标。创新创业作为优先条件之一,学生尽管认识到了其中的重要性,但是由于对该方面的了解不多,导致其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受到了负面因袭那个,同时高校对该方面投入的重视程度也明显不足。
二、工科专业创新创业改革的具体实施方案
        2.1完善适用型人才这一培养目标
        微电子专业是本科专业转型的第一批专业,它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高校需要注重实践培养模式的创新,促进理论和实践的有效结合。对于学生来说,需要有较强的动手能力,要能在工程技术领域有一技之长。学生应该适应国家的发展需要,对国际形势有一个清楚的认识,能够结合市场需求从事专业技术开发和项目的研究,熟练掌握芯片的设计和制造领域内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从而能够进行全面设计和制造能力。
        2.2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培养学生科研能力
        通过校企合作,外聘专家开展实务导师制,让学生和导师积极沟通,将学生在许西和实务前沿的问题有效集合起来。

导师需要对学生进行不定期的教育,用各种方法来对学生进行指导和培训。这其中包含了导师对学生实习的指导,对学生业务能力的指导,对学生创新能力的指导等,让学生在学习和实习过程中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有效结合起来,对所学的专业形成感性认识。同时,在大三时应当让学生进入到教师的科研实验室,教师将自己的科研和教学结合起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从而实现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
        2.3鼓励学生自由组合进行创新创业申报,提供支持平台
        从当前的创新创业教育开展情况来说,学生一般是和自己同专业的同学组队,在导师的指导下开展各项研究工作。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专业来进行创新创业,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的互助性格。但是如果能够将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进行自由组合,那么学生便能够结合自身的专业特点来实现实践过程中的取长补短,从而取得更好的效果。举例来说,理工科的学生理论基础好,专业背景扎实,而文科生的思维敏捷,文理结合对于创新性研究的帮助极大。因此,学校可以通过申报的学生创新课题需要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实验室,对于大项目开展单独管理,对于小规模的项目,可以给予一定的扶持。同时,对于相似的申报课题,可以让团队之间进行沟通,将自己的优势发挥出来。对于一些创新性不强的项目,教师可以予以修改、解释和指导。
        2.4将工艺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应用到微电子工艺实验教学当中
        工艺计算机辅助设计是指利用计算机软件模拟以及半导体优化的加工技术进行半导体的设计,其原理是求解物理当中的基本偏微分方程,包括载流子的扩散方程、载流子传输方程等,它能够进一步对半导体的期间和性能进行模拟。这种模拟结果和实际结果相差偏小,从而能够有效提升预测的准确性。同时,由于实验模拟对于设备的要求不高,减少了在工艺开发过程中对实验耗材的依赖。因此,在微电子工艺实验当中引入TCAD教学,和当前适应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是一致的。
        2.5加大对获批创新创业项目的宣传,推动成果转化
        现阶段的创新创业课题开展以后,学生会取得论文、专利、实验报告等各种形式的成果,这些成果的取得不仅让学生得到了锻炼,同时也让学生收获了宝贵的管理经验。但是随着学生的毕业以及团队成员的变化,这些成果在取得之后的支持就不多了,没有将其真正的进行转化,导致其利用价值大大降低。为了使之前的成果得到延续,需要建立成果数据库,推动各个项目之间成员的联系以及成果之间的连通,使得好的成果能够真正的应用到生产一线,从而为企业和社会带来足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
三、结语
        综合全文,学生以学校提出工科专业转型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作为核心理念,结合微电子专业的特点来进行适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起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在进行教学改革过程中,需要融入创新创业思想以及专业建设,注重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和知识型、技能型人才相比,适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对于人才在实际工程当中的能力要求更高。因此高校需要将重点放在针对性和适用性上,根据创新创业的实际需求来加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工科专业向适用型人才的过渡,为我国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郑世界.基于汽车工程实践下的高职汽车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J].汽车实用技术,2021,46(04):178-180.
[2]马双蓉.新工科背景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J].中国设备工程,2021(04):235-236.
[3]蒋巍,胡智喜,孟祥莲,奚吉,苏频.应用型高校软件工程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探究[J].中国新通信,2021,23(03):151-152.
[4]王月,王春杰.新工科背景下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与提升[J].教育信息化论坛,2020(04):50-51.

作者简介:赵泓洋(1998-09-08),男,汉族,籍贯:安徽省亳州市利辛县张村镇,学历:本科生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