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生电信诈骗的防范对策研究

发表时间:2021/4/26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第3期   作者:王佳丽 慕雨池 陈思异
[导读] 目前,我国已进入网络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
        王佳丽 慕雨池 陈思异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辽宁 阜新 123000)
        摘要:目前,我国已进入网络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人们享受着互联网的信息化、共享化、便捷化,可与此同时,电信诈骗的防范难度也经受着考验。不法分子将大学生锁定为电信诈骗的主要目标之一,利用大学生社会经验不足,生活环境简单,心理不成熟、防备性弱的特点,对其进行诱骗套路,甚至对大学生的心理造成创伤。因此针对电信诈骗的防控对策研究,对于大学生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大学生电信诈骗;安全教育;防范意识[]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给人民的生产生活提供了便利,但同时也为不法分子提供可乘之机,利用信息技术实现犯罪。目前,电信诈骗成为了诈骗的主要形式,严重威胁着人民的经济财产安全,降低人民群众的安全感,破坏政府的形象和社会稳定和谐的秩序。据360手机卫士发布的《2019年中国手机安全状况报告》显示,在2019年,360手机卫士共为全国用户拦截各类钓鱼网站攻击约22.8亿次,拦截骚扰电话约260.9亿次,拦截垃圾短信约95.3亿条。
        大学生群体本身接受过很多的宣传教育,具备一定的辨别和预防电信诈骗的能力,但是根据数据统计,50.86%的大学生QQ被盗过,32.76%的大学生遭遇过电信诈骗,大学生已成为不法分子进行电信诈骗时选择的主要人群之一。2016年徐玉玉被高校录取后,接到诈骗电话,声称要发放助学金,需要她提前存储,徐玉玉并没有产生怀疑,而是按照骗子的要求进行汇款,在发现被骗后,由于心理压力过大,心脏骤停,失去了宝贵的生命。[
参考文献:
[1] 董地. 大学生防范电信诈骗的现状分析及教育对策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8.][1]这一事件引起了全国对于电信诈骗的关注,为此通过对电信诈骗的特点、方式等进行研究,提升大学生的社会经验积累意识、辨别能力和心理防范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1 电信诈骗的内涵
1.1含义
        电信诈骗是指通过电话、网络和短信方式,编造虚假信息,设置骗局,对受害人实施远程、非接触式诈骗,诱使受害人打款或转账的犯罪行为[[2] 吕鹏.网络电信诈骗犯罪特点及大学生规避措施[J].经贸实践,2017(22):325.][2]。不法分子冒充好友、网购客服、厂家工作人员等身份,更有甚者会仿冒公安、法院等高难度的号码,采取各种形式进行诈骗。
1.2方式
        大学生遭遇电信诈骗的形式多种多样,其中网购、兼职刷单、利用QQ微信冒充好友进行诈骗的形式最为常见,这些形式不仅贴近大学生的日常生活,而且也是他们最容易忽视的地方。当前,电信诈骗的方式主要有:冒充银行、医保、公检法等的工作人员,在电话中寻找各种名义,瓦解受害人的心理防线,造成心理上的紧张和不安,之后提供所谓的安全账户,引诱受害人转账;冒充QQ好友、网购客服等身份,发送信息,先打消用户的疑虑,之后以寻求帮助或收集客服服务情况反馈的理由,诱骗他们点击链接或主动提供自己的信息,趁机窃取用户的隐私信息;黑客利用钓鱼网站、木马病毒等技术手段,在用户使用时自动弹出,设置“请谨慎输入密码等隐私信息,以防上当受骗”的字样,所有的显示和字幕都使得用户很容易相信它是真的,诱惑用户填写私密信息,骗子们轻而易举地窃取了用户提交的银行账号和密码。
2 大学生遭遇电信诈骗的原因
        在电信诈骗的受害人群中,大学生占比超四成,跟老年人属于受骗最多的两类群体,为什么知识丰富的大学生却成了高危受骗人群?这其中的原因引人深思。对于大学生成为电信诈骗主要受骗群体的原因,应该从主客观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2.1从学校角度出发
        安全教育内容单一[[3] 林祥德,张祖尧,严建林,康尧,廖锦佐.大学校园电信诈骗原因及防范措施研究[J].科技视界,2019(23):70-71.
][3],不能深入人心。很多高校对于防范电信诈骗的安全教育多是开展讲座、制作宣传手册等,形式多停留于表面,方式过于死板单一,实践性不高。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源泉,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安全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真切地掌握到技能,学会保护自己,学习到更多的安全防范知识,学会自我防范和自我救助。单一无趣的安全教育形式导致的结果只能是形式主义,学生学不到有用的知识,也无法有效防范电信诈骗。
2.2从电信企业角度出发
        在如今大数据、互联网+的背景下,我们逐渐习惯了互联网所带给我们的便利,例如网上购物、手机支付、外卖、社交软件、各种网络APP等,但这也导致我们的个人信息被吸收进互联网数据库中,被电信诈骗犯罪分子所利用。与之相关的企业也疏于对用户信息的保护和监管,使得用户信息很容易被不法分子盗取,例如很多企业未公示用户的个人信息收集、使用规则,未告知个人信息查询、登录地址渠道,未提供账号注销冻结等保护功能,以及未提供有效的客服联系方式等。据工信部政务公开平台“工信微报”的消息显示,工信部发布的2019年第一季度电信服务质量通告,公布了第一季度用户个人信息保护检查发现问题的互联网企业名单。包括神州租车、猎豹浏览器、网易考拉、小红书、融360、贝贝网、饿了么、学而思网校、房多多等18家企业App存在相关问题。
2.3从电信诈骗技术角度出发
        个人信息安全性难以得到保障。

大数据时代下,我们既想要便利快捷的生活,又想拥有安心安全的个人空间,这很难实现,在我们享受电子支付、网上购物等便捷方式的同时,我们的信息就在数据库留下了印记,在我们频繁地使用这些软件时,我们的个人信息就早已袒露在犯罪分子的眼前了,他们利用伪基站、木马病毒、改号软件、钓鱼网站、“猫池”、诈骗WIFI、“黑盒”等手段撷取我们的信息,与我们建成诈骗沟通的桥梁,骗子们利用这些技术手段,再借用网络平台或冒用他人身份,就可以轻而易举的进行诈骗,使得电信诈骗飞速发展。
2.4从大学生自身角度出发
        大学是学生们迈进社会的一个过渡时期,是脱离父母的保护、迈出独立的第一步,很多大学生都在这一时期渴望独立,渴望可以帮家庭分担一份责任。希望通过兼职赚取生活费,轻信各种刷单返利的网络平台,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不劳而获存在极大风险,往往易上当受骗,而且大学生自身法律意识淡薄,被调查对象中,超半数不了解相关法律。
        大学以前的教育大多是封闭式教育,与社会不对接,因此刚步入大学的学生们缺乏社会经验,对于电信诈骗的防范意识薄弱,容易被人欺骗。很多学生心理自信度很高,认为不会上当,觉得自己已经具备了完备的防范意识和维权能力,漠视学校及社会所提供的安全教育。在调查大学生对于受到诈骗的原因分析问题时,有45.69%的人选择了“平时对电信诈骗盲目围观”。而以上这些也都成为了大学生成为诈骗分子的目标的诱因,在我们自认为没有危险或者危险不会降临到自己身上时,危险已经悄悄地来到我们身边了。
3 大学生电信诈骗防范对策
        大学生遭遇电信诈骗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所以防范的对策也应该从多方面进行。大部分大学生对电信诈骗并没有很清晰的认知,进入大学后进入一个相对开放的环境,接触到形形色色的人,极易受骗,所以大学生电信诈骗方法对策的提出及施行迫在眉睫。
3.1 提升自身辨别能力
        大学生是电信诈骗的主要受害人群之一,究其根本是大学生辨别能力的普遍缺失,如何提升自身的辨别能力呢?沉着冷静,遇事不慌不乱,避免自乱阵脚,在慌乱的情况下,人的判断通常会出现错误,凡是牵扯资金问题,要保持镇定,再慢慢处理;很多大学生因网络好友身份不明确,未核实身份,从而遭遇电信诈骗,所以遇到类似情形,多方核验身份,冷静思考,多听取意见,进一步采取对策,降低被诈骗几率。
        在大数据时代下,个人的各种信息轻而易举的就会被收集,存在极大的泄露安全隐患,自身信息未经有效同意被使用,成为不法分子进行电信诈骗的工具,在对本校王姓同学的采访中,她提及到,由于她自身信息的泄露,从而导致成为电信诈骗的对象。个人信息的重要性可见一斑,现今多个国家对个人信息的泄露制定了严格的法律。但与此同时,我们主体自身也需要为防止个人信息泄露做出努力。
3.2高校防电信诈骗的普及
        大学生没有足够的防诈骗经验,高校有责任义务进行防电信诈骗的普及。防诈骗的意识太缺乏了,所以才有无数高校学子受骗,如果纳入教育系统里,大家的防骗意识会提高很多,反诈骗知识是有必要在校园内推广的,让师生们知晓,并明白熟悉其中的套路骗局。学校应将防诈骗知识带入校园,根据年轻人的求知欲高这一特点,将防电信诈骗知识的普及设置为多样的形式,以此增加学生的防诈骗意识。一是可设置相关选修课,并创新授课方式,充分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全方面展示识别诈骗的手段及经历诈骗后的心理调节方法。二是突破课堂局限,不拘泥于传统的授课方式,通过举办各种文艺活动,微电影制作,公众号知识普及等方式加深学生对电信诈骗的理解认识。
3.3电信企业需从源头遏制
        电信诈骗活动在大学校园里日益猖獗,而要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电信诈骗问题,就需要从源头上切断电信诈骗的关键链条——电信企业,没有这根关键链条,电信诈骗的实施就无从说起了。电信企业不仅在电信诈骗中存在着管控治理不严这一过错及责任,甚至还在电信诈骗中也“分得了一杯羹”,据全国人大代表、广州省公安局政治部人事处处长陈伟才披露:在电信诈骗所获得的金额中,除去犯罪团伙头目取得40%,运营商所获得的通信费也占到10%,这10%主要来源于诈骗团伙在境外通过网络诈骗所消耗的流量费用以及通过电话诈骗所消耗的大量通信费用。这一数据触目惊心,折射出电信企业对电信诈骗在一定程度上的心照不宣,严重欠缺公众企业对于社会应有的良知与责任。针对这一情况,国家可出台关于电信企业承担电信诈骗民事赔偿责任问题的相关法律法规,以此来强制电信企业需承担遭遇电信诈骗消费者的部分损失,这一措施可在一定程度上逼迫电信企业完善提高公共产品服务安全、准确的质量水平,维护消息费者合法权益。电信企业也应承担起自己作为社会企业所需要的承担的责任及其义务,保障电信产品服务准确、安全,从根本上落实安全监管制度,对于电信诈骗账号进行封禁,加大对电信诈骗的打击力度。
3.4创建防诈骗APP
        尽管国家尽力打击电信诈骗,但新的诈骗手段依旧层出不穷,大学生缺乏足够的社会经验,对于诈骗手段不能够很好的识别,至今为止,电信诈骗的手段少说也有近百种,这么多种诈骗手段光靠人力是很难记住的,在近几年的防诈骗宣传中,多为纸质宣传或大会宣传,但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的影响力不可忽视,我们可以利用互联网来对诈骗手段进行防范。有关机构可以创建一个APP,此APP的作用是收集所有的诈骗手段,以便人们查询所收信息是否为电信诈骗信息,人们也可以将自己所被诈骗的经历分享在这个APP上,丰富APP 上的诈骗手段,防止同样的诈骗手段让第二个人受骗。此分享型APP不仅可以有效防范电信诈骗,保护大学生的财产安全,还与大数据息息相关,紧跟着时代的发展。如果能够施行,对大学生电信诈骗的防范必定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现今电信诈骗在高校中频发,给高校学子带来了极大的隐患,同时也威胁着社会的稳定,防范高校电信诈骗需要社会,高校,以及学子自身共同努力,提高学生警惕,维护好高校学子的自身权益,构建和谐校园,随着5G时代的到来,电信诈骗犯罪的手段也会日新月异,大学生当多关注外面的世界,主动融入社会。总而言之, 在当今互联网信息时代下,我们要利用各种各样的手段来帮助大学生避开电信诈骗,同时也要对大学生进行相关教育,帮助他们培养正确的价值观金钱观,避免因小失大。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