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商业银行金融风险的防范与化解问题研究

发表时间:2021/4/26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3期   作者:南芳芳
[导读] 摘要:目前农村商业银行的风险成因不仅包括自身因素,同时也包括一些社会外在因素,因而需要相关人员能够做到不断探索,从而使农村商业银行可以及时进行防范,进而化解其金融风险问题。本文就此展开了分析。
        陕西子长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陕西延安  717300
        摘要:目前农村商业银行的风险成因不仅包括自身因素,同时也包括一些社会外在因素,因而需要相关人员能够做到不断探索,从而使农村商业银行可以及时进行防范,进而化解其金融风险问题。本文就此展开了分析。
        关键词:农村商业银行;农村金融;银行金融风险
        1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的现状
        自2004年以来中央政府已经连续十七年发布有关“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如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便指出今年的两大重点为扶贫脱贫和全面小康。中共十九大也指出乡村振兴战略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以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性,通过政策、资金和人才等方面的支持,为农村发展带来新机遇,在根本层面上解决农业落后、农村萧条、农民贫困的问题。有了政府文件的顶层设计支持,还需要与各地的基层实践相配合,共同将乡村振兴战略落实到实处。在此背景下,中国新型农村合作金融在农村经济发展乃至于整个“三农”工作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以农村金融体制重组为重点的农村金融改革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合作金融实力,建立了较完备的管理架构和风控模式。农村金融改革在农村经济服务体制中处于主导位置,不仅增加成果呈现方式的多样性,还加快现代化信息建设。近十年来,中国新型农村合作金融处于发展阶段,组织形式展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农村合作社是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的主要形式,针对资金分散、规模小且具有季节性的特点,为农民提供灵活多样且便利优惠的金融服务,促进农民之间的互惠合作和农村产业资金的有效运转。商业银行需提供有力的金融风险管控手段,来助力农村地区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最终落地于为域内微观经济主体营造出良性的金融环境。
        2农村商业银行金融风险现状
        2.1缺乏风险控制方面的机制
        面对新的市场条件和新的监管要求,农村商业银行的某些原始系统难以适应当前发展的实际要求。许多系统存在漏洞,有些系统缺乏可操作性。问题和情况会在运营和开发过程中出现,并且可能不支持容易造成风险的机构措施。
        2.2风险管理工具和方法相对落后
        目前,一些农村商业银行正在试行许多小额贷款技术,但尚未完全实施,许多农村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方法相对滞后。它基于缺乏定性和定量分析。在风险管理过程中,对贷款的原始特征和在贷款运作过程中存在的抵押品进行了具体分析。类似的分析在风险管理过程中非常重要,但该分析在数量上却非常缺乏。在各个方面(例如执行风险识别测量和监视)中,很难准确地识别风险。
        2.3相关系统建设滞后
        全面的风险管理要求对风险进行定量识别和监控,因此农村商业银行必须拥有相对完整的数据收集和处理系统。实际上,柜台管理系统和其他相关系统尚未完全建立,仍然有一些风险因素没有集成到系统管理中,并且无法在技术上及时有效地进行监视和管理,使得风险管理过程仍有比较大的盲点。
        3农村商业银行金融风险防范的措施
        3.1定向开展金融服务模式创新
        商业银行在管控金融风险时,不仅需要加强信贷风险评价与研判,还需根据农村经济发展实际,通过定向开展金融服务模式创新来消化风险。在辩证视角下来考察县域农业产业发展所产生的金融风险,其根源于农业生产特征和周期性自然天气条件的不确性所致。商业银行即使强化全流程金融风控机制,仍丝毫不会改变上述农业生产特征和自然条件的不确定因素。那么,根据域内农业生产内容和历史上的自然天气状况,对信贷规模、信贷资金划拨方式等进行服务模式创新,则成为了金融风险管控的有效手段。
        3.2深度参与农村专项投资活动
        本文选择县域旅游产业作为旁侧产业类型,这里提出需着眼于深度参与农村专项投资活动。

乡村旅游构成了县域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乡村旅游在依托现有的自然禀赋条件和人文资源的同时,还需不断开展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商业银行在这里所呈现出的“深度参与”,应涵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全过程,即项目论证、项目建设中的资金预算管理,以及项目竣工后的资金效益评价[1]。在PPP模式下,商业银行还应与项目参建的企业方保持良好的金融服务沟通关系。从中不难发现,商业银行在深度参与中需获得跨行业的专业知识。
        3.3加强金融风险对冲能力建设
        人力资源成为了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内驱动力,所以在县域产业融合式发展中,商业银行需助力域内人力资本存量的提升,并为此提供外源性资金支持。为此,针对人力资本在提升中所存在的内隐性特质,商业银行需着眼于加强金融风险对冲能力建设[2]。这里所指的“金融风险对冲”需理解为: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商业银行应创新与域内社会主体的经济联系,并以分享社会主体的经济红利为落脚点,这样才能解决因资金耗散所带来的金融风险。
        3.4加强对农村实体经济发展的调研力度
        商业银行通过金融风控来助力农村经济发展,本质在于践行金融业服务实体经济的原则要求。为此,当前需加强对农村实体经济发展的调研力度。具体的实施策略为:①商业银行应选择农村内的代表性企业作为调研对象,以上门访问的形式掌握该企业在融资和资金风控方面的困境与挑战。②商业银行还应走访农村内的行业协会,依照农村内主导产业、旁侧产业、关联产业的顺序,从行业层面掌握各自融资和资金风控难题。③根据调研所获得的第一手资料,商业银行应根据各产业发展特点,分类拟订前置性金融风控方案。
        3.5对标主导产业类型开展服务模式创新
        在对农村产业实施金融服务分类管理的模式下,需对标主导产业类型开展服务模式创新。以本文所选择的农业产业为例,具体的实施策略为:①通过调研掌握农村内农业生产特点,并按照种植业、养殖业、畜牧业进行分类,分别调整信贷方案。②信贷方案调整的主要内容为,信贷期限、还贷方案、预期还贷的应对措施等。以食用菌培植业为例,可以将小额信贷期限设计为15个月,这样能够为食用菌培植主体预留资金回笼时间。根据食用菌培植特点,商业银行应以滚动计划法来逐步划拨资金,为培植主体引入预算约束的外生机制[3]。若是食用菌培植主体信贷到期后无法履约,则可以选择“先息后本”措施,但需要适度提高贷款利率。
        3.6寻求与第三方合作参与专项投资活动
        商业银行需深度参与农村内固定资产投资活动,为了解决因跨行业所造成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商业银行可寻求与第三方合作参与专项投资活动。具体的实施策略为:①商业银行可以根据农村产业结构特征搭建行业专业资源库,以随机聘请的方式与专家合作参与项目可行性论证[4]。②在项目投资阶段,商业银行同样可以采取滚动计划法形成约束机制,并与行业专家一道参与项目阶段性和整体竣工验收工作。③商业银行应与参建企业方建立良性的线上与线下沟通渠道,并以线上与线下相协同的方法监管企业的资金往来事项。
        结束语
        总之,农村商业银行是一种合作性的机构。其中涉及到很多家庭的实际利益,农村商业银行需要获得更多发展,则必须要提升内部管理力度以及顾客的满意度,国家也应当给予进行一定的政策支持,从而使农村商业银行资金储存力度得以有效提升,同时也促进其抗风险的能力获得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李刚.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探讨[J].科技经济市场,2020(04):90-91+94.
        [2]陆岷峰,周军煜.中小商业银行:风险事项与股权溯源及治理对策[J].华北金融,2020(03):35-47.
        [3]刘涛.农村商业银行金融风险的防范与化解问题分析[J].现代商业,2020(03):54-55.
        [4]黄雅宁.福建省农村商业银行风险评估体系研究[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9(05):530-53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