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水肿病的防治

发表时间:2021/4/26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3期   作者:任水平
[导读] 摘要:仔猪水肿病是由溶血性大肠杆菌感染引起,这种大肠杆菌产生的毒素极易引起猪中毒,引发一系列不可控危害。
        南充市嘉陵区金宝畜牧兽医服务站  四川南充  637100
        摘要:仔猪水肿病是由溶血性大肠杆菌感染引起,这种大肠杆菌产生的毒素极易引起猪中毒,引发一系列不可控危害。尽管养殖户付出了很大的精力,但其发病率和死亡率依旧极高,对养殖场户影响很大。对此,养殖人员的有效预防和及时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猪水肿病;发病原因;病症防治
        引言
        猪水肿病是断奶仔猪常见的以局部麻痹、眼睑水肿为主要症状的疾病,病毒为致病性大肠杆菌毒素,引发疾病的原因有仔猪更换饲料、仔猪缺乏维生素和气候变化等,发病率约为10%,患病仔猪的死亡率超过90%。猪水肿病对养殖场(户)的影响较大,对其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及病原诊断分析具有现实意义。基于此,本文以猪水肿病为研究对象,对其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并对猪水肿病进行病原诊断,明确猪水肿病病原,为猪水肿病治疗提供参考。
        一、猪水肿病的危害
        仔猪水肿病的发生主要与饲养管理措施和养殖环境、气候突变有关。当仔猪感染水肿病后,其所使用的食物、物品以及排泄的粪便都会成为污染源,造成猪群发生聚集性感染,不利于养殖业的发展。近年来大量养殖户对生猪疾病防控意识有了很大提高,但也不断呈现出新型疾病,传统的防控措施仍存在差距。一旦仔猪疾病暴发,不仅会损害养殖户的利益,削弱养殖户的养殖信心,也会形成一个恶性循环,严重阻碍养猪业的发展。
        二、发病原因
        1.饲养管理因素
        如果饲养人员没有做好猪舍消毒、清扫工作会导致猪舍卫生条件变差,仔猪出生后很容易会受到各种细菌的侵害,进而诱发各种疾病。另外,饲养人员也应做好相关的护理工作,如果护理工作不到位会导致母猪初乳质量不佳,或根本不产乳,仔猪无法及时吃到初乳,就得不到母源抗体,获取的营养也不会全面、均衡,生长情况也会受到一定的制约。在日常饲养管理中,如果饲养人员突然对饲料进行更换,又没有及时做好防护措施,会导致仔猪无法获取到日常生长所需的营养,也很容易引发猪水肿病。此外,如果在免疫接种时,相关工作人员没有严格按照免疫程序对仔猪进行免疫接种工作也会诱发猪水肿病.
        2.季节因素
        从各大养猪场中猪水肿病的发病情况分析,当气候阴雨潮湿或气温变化幅度较大时会导致猪水肿病的发生,因此春季是猪水肿病高发时期。当空气湿度较大、昼夜温差较大时仔猪很容易着凉,再加上仔猪本身抵抗力比较弱,所以天气变化很容易使仔猪胃肠道的内环境发生变化,这时大肠杆菌会趁虚而入并在仔猪的肠粘膜中大量繁殖,进而产生一些对仔猪有害的物质,导致仔猪的肠壁组织受到影响,进而诱发猪水肿病。
        3.饲料因素
        在给仔猪喂养过渡饲料后仍出现水肿现象,应考虑饲料的质量问题。当仔猪过渡饲料中含有豆粕时,需要对饲料进行精细加工,避免仔猪对豆粕内的蛋白质发生免疫反应。而在实际过渡喂养过程中,对过渡饲料缺乏专业加工,致使饲料中蛋白质含量较高,仔猪断奶后再次接触即会发生腹泻诱发水肿。
        4.仔猪免疫功能不完善
        在母猪怀孕后期,仔猪各种器官开始逐渐发育,这时给母猪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即便是这样仔猪在出生后免疫功能也无法健全。研究调查显示,母猪初乳中免疫球蛋白的含量可以达到7%,初生仔猪在吸收初乳后可以获得初乳中的免疫球蛋白,进而获得被动免疫,目前我国很多养殖场中都采取早期断奶技术提升自身的经济效益。但是要知道常乳中乳球蛋白的含量非常低,仅只有0.5%,再加上仔猪肠壁自身的封闭作用,仔猪可以从常乳中获得的乳糖蛋白含量将会非常低,仔猪抵抗力也会极大下降,猪水肿发生概率自然也会极大提升。


        三、防治措施
        1.卫生管理工作
        养殖场应指定专门的卫生管理人员负责养殖场的卫生管理以及监督工作,对违反管理条例的其他工作人员实施惩罚,做到严格管控。不仅要做到养殖环境的卫生,更要保证生猪饲料的卫生,加强细节管理。同时,工作人员在进入养殖场之前要进行全方位消毒,包括衣帽和防疫用的消毒,卫生管理人员要严格管理消毒物品的使用,禁止混用,防止出现交叉感染。另外,为了防止细菌的滋生,猪舍要求干燥、通风良好,养殖人员要多开窗通风,保持养殖环境的空气畅通,优化养殖环境,从而减少疾病暴发的几率。
        2.适当增加母猪运动量 
        在母猪怀孕后期需要将其饲养在圈舍或大栏中,不要转入限位栏中饲养,这样可以降低母猪饲养密度,适当增加运动量,不仅可以降低母猪在分娩前后发生便秘和水肿现象,还可以避免母猪延长分娩期和出现难产情况,进而提高仔猪成活率和断奶体重,为养猪场增加效益奠定基础。在增加运动量时应注意保护好母猪,因为怀孕后期的母猪体重较大,活动笨重,如果发生滑倒或冲撞时非常容易发生流产现象。
        3.加强饲养管理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知道,母猪发生在怀孕后期饲料营养中蛋白质含量较低时,会引起仔猪水肿,根据这个特殊原因需要在怀孕后期给母猪专门配置饲料配方,保证饲料中各种营养物质均衡,尤其保证各种氨基酸和蛋白质含量充足和平衡,如果没有专门的怀孕后期饲料,可以给母猪饲喂哺乳期饲料也可以有效预防仔猪水肿。同时给仔猪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保证温度、湿度适宜,增加通风量和降低猪舍湿度,尤其在夏季做好防暑降温工作,避免高温带来的热应激而引起机体水分散失过多,诱发的水肿现象。另外供给仔猪充足的饮水,保证水线畅通、水压合理,也可以有效防止仔猪发生水肿情况。
        4.健全接种制度
        在实际饲养过程中,受环境、温度及地区其他因素影响,比较容易发生细菌、病毒感染。此外,国家经济不断发展,促进了工业化进步,在为人们创造经济利益的同时,工业污水、飞尘及大量有毒物质排放,导致空气质量不断降低,感染细菌、病毒种类也随之增多,进而导致疾病发生率不断增高,间接增加疾病防控难度。如地区季节不同,饲养温度、湿度等均存在差异,需要将饲养温度控制在18~25℃之间,依据以上因素做好疾病防控工作,向注射猪水肿病疫苗预防类药物,注射完成后需要做好记录,密切观察有无不良反应出现,一旦出现异常状况,需要立即采取干预措施。
        5.做好各种寄生虫防治工作
        寄生虫感染为饲养中的常见疾病,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机体免疫力,增加疾病发生率。并且多数寄生虫类疾病可通过粪便、呼吸系统传播,导致大面积感染。因此,需要做好寄生虫病防治工作,可从两方面入手,分别为阻断传播途径、环境卫生控制。其阻断传播途径主要是指向注射疾病疫苗、驱虫。而环境卫生控制主要为消毒、环境质量检测,并抽查粪便,若检测结果显示有幼虫、虫卵,需要立即采取应对措施。
        6.加强保健工作
        对母猪进行一定的保健工作也是对预防仔猪水肿有必要的,这对预防母猪因各种病毒或者细菌而产生的死胎现象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母猪的保健工作中可以在母猪日常的饲料中加入一些预防类的药物以防止母猪生病,此外对母猪生活环境的清理工作也是必须进行的,将母猪生活的环境经常性地消毒,防止环境中的一些细菌对母猪的生产和生活造成更多的影响,也可以在母猪的饮用水中掺入一些保健性的饲料为母猪提供防御措施。
        结束语
        保证母猪和仔猪的安全健康是养殖人员的首要任务,养殖人员要增强防疾病意识,认识到安全卫生的重要性。在日常工作中不仅要做好饲养管理,也要定期做好卫生消毒工作,加强疾病检查力度,为消费者的身体健康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秦从文.猪水肿病的诊断与防治[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9(7):124.
        [2]郭春丽,宁官保.猪水肿病的发病机理及其影响因素[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08(2):13-14.
        [3]钟海方.猪水肿病的临床诊断及防治[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3,29(1):17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