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效率 谭冰峰

发表时间:2021/4/26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5月下   作者:谭冰峰
[导读] 小学时期学生的思维发展尚未完善,正处于身心发展不健全的阶段,对待事物缺乏正确的判断力,也无法辨别身边的环境是否安全。通过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能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促使他们对周围的不安全事件进行正确的分析,从而能在提升小学生认知的基础上,避免他们受到伤害。

湖北省襄阳市襄城区曹湾小学 谭冰峰 441000

摘要:小学时期学生的思维发展尚未完善,正处于身心发展不健全的阶段,对待事物缺乏正确的判断力,也无法辨别身边的环境是否安全。通过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能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促使他们对周围的不安全事件进行正确的分析,从而能在提升小学生认知的基础上,避免他们受到伤害。为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树立以小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引导他们更好地感知生活、融入社会,从而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化发展。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浅谈如何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效率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效率
        引言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逐渐受到了人们的关注。评判学生的成才标准除了基础学科知识是否扎实之外,更多考量的是这个学生的德育水平,以及他是不是一个健康向上的人。对此,教师一定要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育的过程中,让学生明白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做一个懂法、知法、守法的人。随着新课程改革持续推进,教师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也要发生一系列的改变,这就要求教师从本质也就是教学理念上就产生一系列的革新。在互联网时代下,教师需要结合多媒体创新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生活进行学习,多为学生开展课外活动,在课堂上也需要创新课堂互动,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一、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现状
        (一)缺乏互动
        在目前的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可以发现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仅仅体现在教师的问和学生的答中,学生之间的互动也严重缺乏,课堂氛围略显严肃,小学生的情感、思维等都得不到表达,这严重影响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传统教学理念下,教师仍然占据绝对权威的地位,小学生迫于压力和自身害羞心理等的影响,不敢主动与教师交流,也不敢主动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这都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阻碍,削弱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实践活动匮乏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教师并不注重实践活动的组织,小学生只能借助自身的想象去理解现实生活中的案例,猜测事情发展的方向和结果,导致他们无法做到学以致用,也不利于他们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虽然有部分教师组织了实践活动,但仍以教师演示为主,学生处于被动观看的地位,无法体现他们的主动性,这导致活动效率低下,教学效果得不偿失。为此,教师应该意识到实践活动在小学生学习和发展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实践,从而真正落实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理念,以更好地为小学生服务。



        二、小学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构建的策略
        (一)准确抓住教学目标,加强教师对课程的认知
        强化课程意识就是指教师要通过道德与法治学科体现党的要求,体现社会主义价值观,体现国家意志,体现中华传统和国家情怀,体现儿童成长五个方面。教师要在日常教学中落实行动,第一,认真研读课标、教材、教参;第二,准选材,选材要配合学习目标,呈现时机要恰当,并且要深度挖掘材料;第三,充分挖掘课本资源,明确整套教材编写的意图。另外,教师需要紧扣法治教学目标,开展有效活动,凸显学科的教学宗旨;聚焦有效课堂,瞄准三维目标开展教学;从学生出发,优化教学方法,实现以生活视角定位教学目标,以深度学习促进目标达成,以实践智慧实现目标内化。
       (二)联系生活实际
        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小学道德与法治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将这一门学科与学生的学习、生活联系起来,因为道德与法治实际上关系着学生在日常生活当中经常面临的一些问题和选择,只有学生在学习和生活当中,运用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才能够通过实践实现知识的转化,以此来提升自己学习的效率。学生能够在实际生活当中通过问题的解决,感受到自己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所学习的内容是真的切实有效的,这样学生就会更加乐于投入学习,更加愿意将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来。
        (三)开展各种实践活动
        小学生的内心世界非常丰富,他们经常有各种天马行空的想法,在遇到事情时,也能从不同角度,给出多样化的解答方案。但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忽略了小学生的自我意识,且很少组织实践活动,这在很大程度上打击了小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使得课堂教学效率偏低。为此,在构建高效课堂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将小学生的自主意识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并组织多样化的实践活动,以打开小学生的内心世界,促使他们成长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四)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加强学生的体验感
        学生在课堂中处于主体地位,教师应当以学生的思维活动与认知过程为主导。教育失败的原因可能是忽视了学生的直接体验,代替了学生的认识过程,把知识强加给学生。课堂教学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创设生活情境、游戏情境、动画情境等,加强学生的体验感。让学生在活动参与中亲身体验,在交往互动中悟出做人、做事的道理。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立足课本,明确教学目标,开展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教学活动,借助现代技术课堂,运用开放、活泼、互动的教学形式,增强学生对知识学习的体验感,做到精准评价,深层次地推动学生道德品质的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文范.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J].新课程导学,2020(27):93-94.
[2]王婷.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效率提升研究[J].智力,2020(06):142-143.
[3]武继玲.浅谈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如何利用师生互动提升教学效率[J].中华少年,2019(35):166-16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