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开展家国情怀教育的路径探讨

发表时间:2021/4/26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5月下   作者:孙利萍
[导读] 如今中国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中作为一个繁荣昌盛的泱泱大国,也不能忘却历史的足迹,家国情怀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不断追寻、不断回顾的民族意识。在中国的优秀文化传统中家国情怀是每个孩子成长中必备的人生观念。在中学生三观初成、渴求知识的阶段里,国家教育将国家梦想,情怀感恩的部分纳入了教学大纲,将传统教育不断改革成为具有灵魂,具有温度的人文科学。

浙江杭州萧山区新街初级中学    孙利萍    311217

摘要:如今中国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中作为一个繁荣昌盛的泱泱大国,也不能忘却历史的足迹,家国情怀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不断追寻、不断回顾的民族意识。在中国的优秀文化传统中家国情怀是每个孩子成长中必备的人生观念。在中学生三观初成、渴求知识的阶段里,国家教育将国家梦想,情怀感恩的部分纳入了教学大纲,将传统教育不断改革成为具有灵魂,具有温度的人文科学。在时代进步,温饱之外精神层次渐高的今天,过去的磨难成为难以想象的历史,但是一代一代的中国人不能忘记。历史不能被扭曲,情怀不能被辜负,教育不仅是“教”,更注重“育”,我们培育的是有理想有抱负有情怀的人,家国教育是其中情感的主线。这些蕴藏在时间银河中的星星点点,将他们揉碎在文字里,学校成为家国情怀生长的温床,提供了一个广阔优质的平台。语文课本中越来愈多的历史故事,越来越浓重的感情色彩,把国家梦想、国家情怀体现的淋漓尽致。语文的学习不再是文字段落的堆砌,情感作为文字的粘合剂,将学生和教师的思想粘连在一起,在内心引起共鸣,通过外在朗诵、情感把握的形式来带入学生的学习环境,落实家国情怀教育,培养有理想有责任有担当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关键词:初中语文;家国情怀;教育
        引言:
        陆游说“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在古代中国战乱纷争的年代,一个个国家勇士奉献出了生命和鲜血,将家国一体共存亡的精神注入中华传统,因此传统不可磨灭,无论中华民族走到哪里,文化底蕴是我们最坚实的信念。此外,初中阶段是学生接受吸收知识最快速和牢固的阶段,并且这时候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灌输中华民族家国意识更加容易在心中树立形象,有更强的民族自决责任感,在建立完整的人格体系和性格体系过程中加入国家观念,会形成更加稳固端正的人生观。语文课本是家国理念最好的载体,语文体现于文字,源自于情感,家国情感没有形象具像化的传承物,只能将这种思想和感情揉杂在文字里,用文字表达情感,用故事传达历史,连接历史与现实。语文课本是每个孩子的启蒙读物,奠定了学习和成长的基础,在课本中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和责任担当意识,是现当代教育的改革发展理念之一。文字对于感情的表达和承载能力有着独一无二的优势,这也正是在语文课本中体现家国主义情怀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致力于研究在初中语文教学当中融入爱国主义思想,让学生加深家国大义理念,培养学生情感和感恩的表达体会能力,传承中华优秀的民族自决意识和璀璨的文化瑰宝。
        一、教材中的家国情怀教育
        家国情怀,从西周时期开始,就已经有了“家国一体”的思想,随着春秋末期礼崩乐坏,孔子思想的逐渐深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概念慢慢渗透到当时时代的文人士大夫的观念之中,正式构建了“家国共体”的情感责任体系。一句“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无处不渗透着兼济天下的豪情满怀,这是古人的家国情怀,承载了太多历史的厚重和岁月的轮转,将爱国主义和宽广博爱的胸怀沉淀在了传统的篇章里。家国情怀上升了“家”的高度,将国建立在家的基础上,家国一体,相辅相衬[1]。这样的理念逐渐延伸发展到现代,从整个国际方面来讲,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表现,将整个人类生存的世界作为国家层级,每个其中的国家和个人作为组成部分,应该有共存发展的理念。逐步细化,从本国的传统文化角度来讲,家国情怀是中华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讲求国家和个人的一体化,将国家的发展繁荣等同于个人和小集体的进步,是人类对于国家的高度依赖感和归属感,但是其中也包含着人们对于国家的使命感、责任感、存在感。
        在初中阶段的语文教材当中也有越来越多的内容体现了家国情怀,弘扬爱国主义,教育学生从中学习爱国主义知识,培养感情和感恩观念,意识到自己身上的青年责任感,教育学生从自身做起,培养优秀的品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完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家国情怀不仅仅只是爱国主义教育,也包含在培养学生好学、勤奋、责任、亲情的品质当中。例如在课文《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孙权劝学》、《藤野先生》当中,都体现着对于知识的渴求和对学习的热爱,学习不仅是对于知识的搬运和灌输接受,而是更多地注重思考,思考如何学习,思考学习的意义[2]。《藤野先生》一文中,为了国家的安危和自己毕生的精神追求,学习才是对于自己安身立命,对于国家和谐稳定有益的因素。培养学生格物致知的精神,培养严谨的治学态度,从初中阶段树立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对今后的治学和生活大有裨益。



        在比如在《出师表》、《雷电颂》、《最后一课》等课文中,颂扬了不同时代不同背出来景之下的的爱国情怀,家国一体,无论在什么时刻都不忘国家是自己的依靠,都不忘国家是自己生命的来源。诸葛亮用不求闻达于诸侯的隐士之心展示了对于国家的深深眷念,李大钊《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告诉人们要正面直视困难,勇于和困难作斗争,将高尚的情怀和坚毅的品质体现在时代的潮流里。
        二、诵读赏析经典课文
        语文课堂改革要一改传统教学灌输理念,活学活用,丰富课堂内容。语文学习不应该仅限于文字的理解和阅读,尤其是对于家国感情的文章更应该注重情感的输出表达[3]。诵读朗诵是一种体现情感最直接最便捷的方式之一。比如很多以诗歌为题材的课文,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声情并茂的背诵并朗诵,以加深学生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直接深刻的体会到作者在创作时的起内心情感。当然一切的前提是首先需要教师引导学生了解作者创作的时代背景,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例如毛泽东的《沁园春·雪》,首先要引导学生感同身受的体会当时国家危难的情况以及作为伟大领袖和一切活动领导人,对于国家的沉重责任感和国家命运浮沉的关心。
        朗诵也是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见一定自有道理。在学习语文课文的过程当中,许多带有感情色彩的课文内容一定要通过朗诵表现出来,运用朗诵把握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把握学生对作者感情的共鸣体会程度。 教师可以通过传授学生朗读方法,这会学生在一个真正的朗读和朗诵中应该具备的心理过程和事前准备,例如首先要熟读课文并且认真体会作者内心情感,以求达到情感上的共鸣;其次要掌握朗诵技巧,把握朗诵当中的重度和轻读音, 熟悉朗诵过程,在几个人合力配合分工朗诵当中需要掌握每个人之间配合的默契程度,这个过程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的综合素养,而且可以磨练学生与他人团结协作的意识;最后老师需要亲身为学生做出示范,一堂真正的朗诵课需要学生和教师共同完成。例如在《黄河颂》课文当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认真把握其中的“屏障”、“摇篮”等词汇中蕴含的意思[4],理解中华民族对于黄河的依赖,将其视作母亲河的的亲切和眷念,其次通过问答的方式要求学生全面掌握课文主题和中心思想,在了解课文时代背景和作者创作经历之后,才能引导学生准备朗诵。
        三、情景重现演绎法
        语文课本中为了让学生体会到不同时代不同作者的家国情怀,节选了许多不同朝代的作品,以近现代作品为例,更多出现的是在炮火纷飞年代中踊跃出的战士和英雄,致力于培养学生对于英雄的崇拜和赞赏之心,并且从他人的视角体现国家危难,动荡不安的局面,因此在不同时代不同背景的课文学习当中需要进行情景演绎,将学生带入到角色当中,带回到那个时代,身临其境的感受主人公的抉择。例如在讲解《芦花荡》一课时,在开课之前可以用一些当时日军侵华战争的片段作为引子,播放日军在侵略南京是残暴的罪行和惨绝人寰的暴虐行为,通过这些画面感,震撼的直接的直击心灵,诱发学生内心的民族情感共鸣,这样在开始课文引导,很容易将学生带入当时侵华战争的情景当中,再现那个年代的战乱,有利于学生更加深刻直接的体会到主人公内心情感,体会到作者创作时的悲愤泯然。情景演绎,角色带入的方法能更加灵活地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培养学生的动手和思考能力;另一方面也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勇于展现自我的品质。将此作为语文课堂中家国情怀的教育方法,能更加感同身受的让学生体会到家国情怀的真正含义。
        四、结束语
        家国情怀不仅是过去动荡不安年代 每个中国人民必备的品质 ,也需要现在的青年人一代一代的精心学习,“勿忘国耻,振兴中华”是每个中华民族世代以来奋力斗争的口号。解释校园教育也是当代年轻人必不可少的义务,在校园语文教学中加入对于家国情怀的树立,开展一系列的爱国主义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信仰和价值观念,从小把握爱国情怀,体会中国一路走来,在磨难当中奋起反抗的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并且把家国情怀细化到学生每个人的生活当中。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勤奋刻苦,善良勇敢的美好品质,这是当今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
参考文献:
[1]中职语文教学浸润家国情怀的路径探析[J].职业,2019(28).
[2]康芮.家国情怀文化当先——谈常规教育中红色乡土文化渗透与传承的路径探究[J].考试周刊,2020,000(029):5-6.
[3]王秀江,兰淼鑫.探索培育家国情怀的实施路径——以"双有"主题教育活动为例[J].中国德育,2017,000(019):46-49.
[4]张凤格.古诗文家国情怀教育初探[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