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 刘兵

发表时间:2021/4/26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5月下   作者:刘兵
[导读] 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开展有效提问,对于提升化学课堂教学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开展师生交流、增进生生互动的主要手段就是提问,教师通过有效提问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好奇心和求知欲,促使其产生学习兴趣与学习热情,自主探索和解决问题,提升思维的发散性、逻辑性和开放性。

四川西昌市礼州中学    刘兵    615000

摘要: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开展有效提问,对于提升化学课堂教学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开展师生交流、增进生生互动的主要手段就是提问,教师通过有效提问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好奇心和求知欲,促使其产生学习兴趣与学习热情,自主探索和解决问题,提升思维的发散性、逻辑性和开放性。教师要积极改善提问策略,提出的问题要有针对性、启发性、层次性和生活性,鼓励学生进行自发提问。通过这种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究,促进学生思辨能力的提升。基于此,文章对于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策略进行了相关思考。
关键词:有效提问;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教学方式
        伴随着新课改的逐渐深入,初中化学的教学模式产生了一些改变,如何提升学生的化学素养已经成为中学化学教学中的重要问题,也成为对教师水平进行考核的重要手段。初中化学教师要注重对教学模式进行积极创新,通过有效提问激发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促进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交流。有效提问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合理应用,能够让学生对知识点进行重新梳理,强化对重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而且能够帮助教师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评估课堂教学效果,并以此为依据对课堂教学设计进行进一步的优化,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
        一、关于初中化学课堂中有效提问的现状分析
        初中化学课堂中的有效提问要求教师在尊重和理解学生认知水平和基础知识水平的基础上结合课程大纲中要求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设计课堂问题,加强课堂上教师主体与学生主体之间的有效互动,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然而,当前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中对课堂问题的设置仍有诸多不足。一方面是提问的缺失,尽管新课改和素质教育已实施多年,但部分教师仍然习惯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对待课堂提问不够重视,导致学生在课堂中仍然处于被动接收者的位置,而非所倡导的主动者。另一方面则是问题有效性的缺失。当前我国盛行的仍是传统的考试导向型教育,因而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设计问题仍以考试分数为核心,导致问题本身缺乏趣味性和启发性。此外,提问的时机不当也可能导致有效性缺失,当学生缺少足够的时间或者缺乏积极性进行自主思考,问题便形同虚设。
        二、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的相关策略
        (一)把握教学的重难点,增强提问的目的性
        随意而为的提问不能称之为有效提问,教师必须仔细研读教材,把握其中的重点和难点,增强提问的目的性,让学生带着明确的目的去分析和思考,这样更有针对性,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和扎实掌握化学知识. 如果教师在课堂上一直问一些没有侧重点的问题,学生会逐渐失去耐心,开始走神和开小差,显然不利于课堂活动的有序进行。只有从一开始就直截了当地提问,才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让其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思考如何解决问题,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如,讲解“氧气”时,这堂课的重点和难点就是了解和验证氧气的各种性质,教师在课堂开始就可以直接提问:我们的生存离不开氧气,那么除了能让我们呼吸之外,氧气还有什么其他的用途或性质呢?让学生联系之前学过的知识想一想氧气有什么性质,有学生提出氧气可以燃烧,这时教师继续提问:大家猜测一下除了能燃烧之外,氧气还能和什么物质反应?有的学生提出了铁、铜等金属。教师展示提前准备好的实验器材,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如何利用这些器材设计实验了解氧气的性质,有学生看到木条后提出将木条点燃,放入盛满氧气的集气瓶中,看火是否会灭掉,有学生提出反对,认为用带火星的木条更严谨。


教师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引导他们通过有针对性地探索和研究成功突破教学重难点。
        (二)提问要有启发性,掌握深度
        在进行问题设置时,教师要对问题的深度进行合理掌控。问题不能过于容易,这样学生不用动脑就能回答出来,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提问的真正价值没有体现出来。问题也不能太难,超出学生的知识范围,导致学生找不到思考的突破口,这样做会严重打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堂问题的设置时,要注重把握问题深度,要具有一定的启发性,能够通过问题的设置,帮助学生激发求知欲,开拓思维,引导学生明确思考方向,帮助学生有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思考和探究,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对问题深度的合理把握,能够促进学生实现知识的内在转化,实现综合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三)注意问题的层次性
        化学作为一门遵循严密的逻辑法则的自然学科,其基本理论的抽象性和论证过程的精密性是学科的根本。然而中学生受限于自身的认知水平,无法在思维思考上一步到位,故而需要教师的细心引导。在设置问题时,教师需要根据不同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水平设置问题层级和序列,抽丝剥茧,引导学生不断加深思考。例如,在讲解“溶液的导电性”时,教师可首先分别使用NaCl 固体和NaCl 液体进行导电性实验,在学生对二者的导电性有直观认知之后设置问题进一步深入知识点,先问二者的离子构成,再问二者的形态差别,最后问导致二者导电性差异的原因,最终解释溶液导电性的相关概念。在这种符合学生心理发展规律的提问节奏的引导下,学生将最终建立正确认知,并因在学习过程中不间断获得的正反馈而逐步加深对化学的兴趣,掌握学习的主动性。
        (四)积极对学生回答的答案做出有效和正面的评价
        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在提问后对学生的回答,可以从不同的层面做出反馈,如肯定、表扬、补充、解释、否定等等不同的形式。可以直观的看到教师在面对学生回答的过程中积极反馈可以从学生的情感以及价值观上产生不同类型的效果以及作用。在具体评价过程中可以从评价的标准立意上做出评价,不能仅仅针对学生的回答做出评价。提问的核心目标在于学生的思考以及回答引发下一步的教学。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对于回答的评价尽量幽默和丰富,善于抓住教学资源做出积极评价。从当下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来看,学生普遍都喜欢幽默感较好的教师,所以在教学中可以适当的提升自身幽默的性质。教师利用幽默的评价可以调节在教学中的气氛,并激发学生在学习中的积极性。如果在回答的过程中出现问题,教师可以利用肯定的目光或者微笑对学生鼓励。在评价的环节中,利用好一定的实践空间。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可以稍缓对学生做出肯定和评价,利用留下的时间给学生思考和想象,使学生能够在宽松的环境中积极的学习和受启发,获得更多更有效的教学灵感。
        三、结束语
        课堂提问是一种问题导向的创新型教学模式,这种关注学生自身发展和综合素养提升的教育方式理应成为初中化学教学活动的重要一环,因此教师必须明确自身的引导身份,立足于学生实际需求和认知水平,合理设置课堂问题的难度和层次,灵活安排提问时机,力求做到课堂提问艺术化、生活化、趣味化,以训练学生的化学思维,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实现教学目标,为新课程改革提供新思路、新途径。
参考文献:
[1]朱江玲.初中化学教学中有效提问方略探微[J].新课程(中学),2019(12):170.
[2]丁香妹.初中化学高效课堂有效提问策略探究[J].新智慧,2019(22):9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