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社会与文化课程思政融入点探索研究

发表时间:2021/4/26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5月下   作者:魏仲连 英玉棋
[导读] 阿拉伯社会与文化课程思政融入点需要摆正思想政治教育的次要地位。融入点探索要有问题意识,结合专业内容。融入点探索要在把握政策方向和学生诉求的前提下,筛选融入点,进行课程实验和授课质量PDCA循环。此外,本文还列举了阿拉伯社会与文化课程思政的五大融入点。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外国语学院  魏仲连  英玉棋   250100

【摘要】阿拉伯社会与文化课程思政融入点需要摆正思想政治教育的次要地位。融入点探索要有问题意识,结合专业内容。融入点探索要在把握政策方向和学生诉求的前提下,筛选融入点,进行课程实验和授课质量PDCA循环。此外,本文还列举了阿拉伯社会与文化课程思政的五大融入点。
【关键词】课程思政;阿拉伯社会与文化;课程结合;融入点
        “课程思政”是指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的各环节,实现学生思想政治素养提升。在阿拉伯社会与文化课程中,专业课主要知识内容占据课程的主要地位,而思想政治建设的课程内容居于该项课程的次要地位。在主次分明的基础上还要求专业知识内容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之间应当做到自然无缝衔接。这就要求教师在专业知识内容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之间寻找一个融入点,这个融入点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能够深入课堂和专业知识进行紧密结合的关键。
        一、融入点探索的要求
        具有问题意识。在掌握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建设现状的基础上,针对学生思想政治中,存在的“思想缺钙”问题,对症下药寻找思想政治课程的授课切入点。
        融入点的确立必须紧密结合所授课程。以课程内容为源头,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融入点寻找和确立的最终授课目的是在使学生得到专业知识获取的同时,提高思想政治素养。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授课效果上,要能够达到启发学生思考,使学生在自我反思的基础上提升思想觉悟。
        二、融入点的寻找方法
        第一步,以人为本,从政策方向和学生诉求两个方面寻找思想政治切入点。在本环节应当尽可能多的寻找切入点。
        首先,从学生现实需求上出发。针对当下学生存在以及有可能产生的“思想缺钙”问题,探索发掘思想政治教育的切入点。例如,我们从香港动乱事件中进行反思,得出当代大学生对爱国主义教育的需求;我们从在校生的崇洋媚外举动中,得出对传统文化教育的需求。
        其次,从政策方向上出发。我们应当结合当下党和国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建设的政策要求,寻找政策理论支撑点。例如,《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纲要》作为学生道德建设的理论支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作为学生人生观的方向;党的十九大精神中的四个自信可以成为学生幸福感的来源之一。
        第二步,在众多的切入点之中选定最终切入点。首先,切入点的最终确定应当以课程内容为依据,筛选与课程联系最紧密、与课程最相匹配的切入点。其次,基于该切入点,进行该项课程的设计。
        第三步,进行一至两节课程实验。邀请有相关经验的老师进行旁听指导。课程实验的重点目的在于发掘课程中所可能会出现的缺点和漏洞。
        第四步,基于第三部的课程实验结果,根据授课的效果和问题反映,再度优化融入点,甚至对融入点进行变更,进而完善课程设计。
        第五步,根据新的课程设计进行PDCA授课质量循环,使授课质量的提升成为一个动态的过程。
        三、阿拉伯社会与文化课程思政融入点
        1.融入点之一——历史文化自信。
        从学生诉求上而言,当下在校大学生一部分人存在着崇洋媚外的思想问题。


诸如马里兰大学中国留美大学生杨舒平发言抨击祖国之现象屡见不鲜。对于我们外国语学院而言,即将送出一批对外留学生。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升文化自信,这一环节显得尤为重要。从政策方向上而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的诸多发言中以及党的十九大报告内容中,都重点提到文化自信。
        通过筛选专业课程内容,确定该融入点匹配阿拉伯社会与文化第二单元第四章和第五章内容。第四章为“尼罗河下游的古代埃及文明”。第五章为“两河流域地中海东部沿岸及半岛南部的古代文明”。
        进行课程设计。通过将古埃及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和中国古代文明进行比较研究,重点突出中华文化之优点,重点展示中国古代文化之独特持久和延绵不断之传承性,增强学生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进而提升文化自信。
        开展一节课程实验。通过问卷通过调查、班级微信群讨论、听课教师课程意见反馈三种方法,对授课效果进行综合调查。
        依据对授课效果的综合调查结果,对课程设计进行改进,并且在正式授课过程中,进行授课质量PDCA循环。
        2.融入点之二——“一带一路”政策。
        对应阿拉伯社会与文化第三单元——阿拉伯帝国在古代丝绸之路的作用。通过将古代丝绸之路和当下的时政热点一带一路政策进行比较研究,使学生将自己的理想信念与国家的发展命运相结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以期达到学生详细了解并掌握“一带一路”的政策,使“一带一路”政策得到拥护。进而使学生们将来能够投身于国家的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当中。
        3.融入点之三——核心价值观之爱国主义。
        对应第四单元——近代阿拉伯国家反抗西方殖民统治。突出强调阿拉伯民族之爱国情感,鼓舞学生培育爱国价值观。在今后的涉外学习工作中,坚决维护国家利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4.融入点之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幸福感是小康社会的重要指标之一。
        对应第五单元——近现代中东地区重大战争。中东战乱与当今中国国家安全社会稳定进行比较研究,突出体现中国人民的幸福感和民族自豪感。进而缓解现阶段学生心理压力大,幸福感不足的问题,此为精神疏导的内容之一。
        5.融入点之五——现代文化自信。
        对应第七章阿拉伯风俗介绍。补充传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同时,将阿拉伯风俗和中国文化风俗进行比较研究,突出中国现代文化之璀璨,提升学生的文化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四、结语
        笔者认为,思政元素的融入切忌生搬硬拽,否则学生不但不会主动纠正自己的价值观反而引起学生的排斥心态。这就要求授课教师挖掘教材的思政元素的同时,精心设计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思政融合点以及方式,使得思政教育可以在课堂上得以春风化雨式的呈现。思政教育能在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阿拉伯语人才的同时,坚定学生的社会主义信念和中国情怀,树立文化自信,更好地实现阿拉伯语专业新的人才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黄芃.基础阿拉伯语教学中开展“课程思政”的思考与实践[J].教育现代化,2019,6(51):204-206.
【2】翟婧伟.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探析[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0):10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