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文化软实力的功能与问题研究

发表时间:2021/4/26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5月下   作者:任超
[导读] 文章指出北京文化软实力具有保存国家记忆与文化传承、带动全国政治发展、指导社会行为规范与社会秩序、树立国家名片传播国家影响力的四种功能,并借助城市文化软实力模型及“文化生产——文化传播——文化认同”,指出北京文化软实力存在的问题。

北京社科院市情中心 助理研究员 任超    100101

[摘要]:文章指出北京文化软实力具有保存国家记忆与文化传承、带动全国政治发展、指导社会行为规范与社会秩序、树立国家名片传播国家影响力的四种功能,并借助城市文化软实力模型及“文化生产——文化传播——文化认同”,指出北京文化软实力存在的问题。针对具体问题文章提出,打造北京城市文化精神;完善传统文化空间;发展文化产业带动;文化机制创新四方面措施。
[关键词]:文化软实力、文化功能、文化问题
        当前,形成适合“新时期条件下的”北京文化软实力,做到既满足北京城市的“和谐宜居”,又满足“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是新时期北京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要内容与本质要求。尤其,随着北京在国际地位上的提升,与国外政治、经济等方面交流的加大,北京文化软实力的发展将呈现更加多元复杂的特点。因此,对北京文化软实力的研究将是一个综合性命题。
        一、北京文化软实力的功能
        文化软实力是指某一国家或区域文化的价值观念体系以及文化所表达出的象征符号对其它文化群体的影响力与感染力。北京文化软实力是北京文化自身的吸引力与影响力,它是带动全国文化软实力发展的排头兵,是提高我国国际话语权的重要条件。对于北京文化软实力的建设,一方面,它可以促进北京文化功能和结构的优化,使北京在文化方面可以匹配大国首都的地位,提升国家软实力。另一方面,北京文化软实力的建设,可以为我国其它城市文化建设提供丰富的经验。北京文化软实力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层面:
第一,保存国家记忆与文化传承的功能。北京作为首都,它的文化具有历史特性。无论在何种条件下,它传承下来的建筑、民俗、老字号、文化活动等一系列文艺形式已经构建出北京文化影响力的基本底色。尤其北京传统民俗在当前节日中的呈现,以及仍然保存完好传统建筑景观,它已经展现出一系列的、传统社会样貌,形成一个深刻的社会记忆。最终这种记忆,把文化、国家形象与每个人联系到了一起形成国家记忆。
        第二,带动全国政治发展的功能。考察北京文化,不能孤立地看问题,应该把当前北京文化放置于政治高度来看。一方面,国内而言,北京文化的政治性较强,它具有整合民族意识、引领国家意志的政治功能,并且北京文化有着某种意义的最高性和唯一性的地位主导,主导的功能是文化影响和文化辐射,其政治、制度皆借助文化进行传播。这也是北京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另一方面,国外而言,北京文化在全球影响力的提高将利于我国话语权的提升,这也间接的带动我国其它城市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提升。
        第三,指导社会行为规范与社会秩序的功能。北京作为首善之区,文化自身充满着文化自觉,它让人们理性地看待自身行为,这种自觉功能对于规范社会秩序有着相当大的效用。李春雨(2006)在市民友好度、城市服务质量、市民文明度等几个方面,对800多名外国留学生进行过问卷调查,发现外国留学生评价最高的地区是北京。其中最重要原因就是文化的自觉性与市民的文明行为举止。而这些留学生也受到文化规范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学习生活中养成自律习惯。
        第四,树立国家名片传播国家影响力的功能。北京建都800多年的历史,积淀出深厚的文化底蕴与政治传统,在国内城市品牌影响力深入人心。尤其,随着我国文化经济的高速发展,北京城市文化名片在国际中的影响力也愈发提高,其中著名的798艺术区,在美国《时代杂志》评选的全球十大艺术区中,排名第六。
显然,当前北京传统的文化符号、新型科技与创新文化符号随着北京硬件实力的提升,其传播与影响力也在逐步加大。
        二、文化软实力运行机制与北京文化软实力存在问题成因
        每个国家首都都反映出不同国家的文化特质。对于各个国家的首都文化软实力不尽相同,出现的问题与成因也不尽相同。例如,作为现代首都的文化雏形,欧洲巴洛克时期的巴黎已经显现出了“法律、秩序、统一”的文化观念,而这一观念又与整个欧洲社会的观念相互作用。突出首都文化对社会的塑造功能,体现巴黎的影响力,而目前巴黎的城市文化观念却在发生巨大变迁,其影响力也在不停衰落(刘易斯·芒福德,1946)。在美国,华盛顿提出“旨在建立民主社会的国家而精心设计的首都,它向全世界昭示了一种全新的秩序——国玺永存的新秩序”的口号,在今天种族问题正让民主、自由的城市底色出现减弱。而导致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文化软实力运行机制决定的。
        之所以文化软实力出现问题的本质则是文化软实力运行机制中出现的客观因素对文化软实力作用的影响。根据文化认同理论而言任何文化产生影响力,都要经过“文化生产——文化传播——文化认同”的过程。文化软实力运行机制是建设软实力的基础,它是文化软实力的前提条件。
        第一,文化生产。生产何种文化是决定文化软实力的关键要素。城市文化软实力的建立,必须做到传统文化、当前城市文化的有机融合,突出文化内涵,优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资源的整合以此形成城市文化符号标识。为此需要,一方面,对城市传统文化进文化分类,把传统优秀文化充分利用起来,已达到文化在今天日常生活、生产中的功能作用。另一方面,打造城市创新文化,把传统文化深入挖掘与开发出来,借助艺术样式、生活方式融合于当前文化范式之中。以此形成新型的文化观念、文化思维和文化环境。
        第二,文化传播。文化传播决定文化软实力的辐射程度。文化的传播能力取决于三个关键要素,传播媒介、文化内涵吸引力与社会受体是否广泛。


制造传播媒介,对其进行区分,发现传播媒介的不同功能与特点。强化文化内涵的吸引力,找出文化内涵吸引力对不同年龄人群、不同文化社群产生的不同影响,做到最大限度满足受体。研究文化受体,增加文化受体间进行文化传播的方式与渠道。
        第三,文化认同。它是一个从对价值观逐渐认知到接受的过程,因此在文化生产和文化传播的基础上,主要从“价值观认同——文化接受——角色身份转变”这一文化转化过程进行模式建立。在这种模式基础上形成文化软实力机制。从而提升文化软实力。相较于北京而言,北京随着城市发展也表现出文化软实力机制的几个层面也存在一定不足,具体表现为:
        第一,文化生产方面的问题。北京对传统文化的开发与现代性转化不充分。北京城市文化的生产与再创造,直接决定了外界对北京文化的认知与感受。目前而言,传统文化元素并没有完全转化成现代人们所接受的文化符号,它与人们认知和审美仍存在差距。创新文化内在精神价值缺乏。尽管在文化方式、传播渠道与传播形式方面有很多创新,但北京城市文化内涵与精神价值并没有完全体现到创新文化之中。创新文化所意味的优秀价值观念并没有得到体现。
        第二,文化传播方面的问题。国际而言,北京城市文化空间不足,文化吸引力不够。城市文化空间是传播文化,形成文化认知的重要空间载体,建立合理的城市文化空间是让外界参与了解北京文化、实践北京文化精神的重要载体。没有足够的文化空间,城市文化吸引力无法得到展现,无法让外界体会北京文化的深层内涵。因此北京除了打造博物馆、图书馆等传统物理文化空间外,还要研究如何利用好新型的文化空间、传播方式、传播渠道,宣传北京文化。
        第三,文化认同方面的问题。城市文化精神抽象化,精神价值无法具体展现出来。对外来者而言,存在价值观认同错位现象。北京城市文化精神具有包容性、人文性、多元性等特点。但这些概念往往过于抽象化,让外来者,尤其对那些短时间旅游者来说,它们很难从走马观花的旅游中,体会到城市文化精神价值魅力。况且在缺乏对外宣传手段、媒介和渠道的基础上,很难展现北京真实样貌、精神文化。这也让外来者很难对其产生深刻认识,难以形成价值认同和文化认同。
        第四,政策执行方面的问题。缺少制度支持和法律法规保护。目前而言,对于如何以法律法规维护北京文化软实力的提升缺少完善的政策支持。这造成在北京城市文化软实力建设中,让社会群体难以形成合力。对于破坏北京文化软实力的情况,无法做到有法可依,有迹可循。
        三、北京文化软实力提升的具体措施
        结合北京文化软实力建设问题,依据《新总规》要求,利用城市文化软实力运行模式的分析,将从以下方面探讨相关对策:
        第一,打造北京城市文化精神。北京城市文化精神是北京文化软实力内核。北京文化彰显“首善精神”,是北京文化特质。它反映的是北京文化源于全国政治文化中心这一城市地位的客观现实。正因如此,政府应把城市文化精神建设作为重点,加强宣传北京市民准则,活化首都文化内容,增强文化故事化传播。激活公共文化设施,提升公共文化教育功能,构建为了人民服务人民的人文城市,激发首都群众维护北京文化的情感与意愿。
        第二,完善北京传统文化空间。从文化空间而言,北京中轴线彰显了中国传统文化理念和增强民族自信心,对它的立法保护将带动整个北京城市文化的提升。对大运河文化带、永定河文化带、长城文化带三个文化带的建设,同时增加美术馆、博物馆和图书馆等城市文化空间,加大举办大型国际活动。作为国家首都,其文化的鲜明特点就是与全国各地的经济往来和文化交流,各地文化向北京进军,经过北京这个文化高地表演、融合、抬升,形成品牌,再辐射到全国各地。
        第三,借助文化产业带动北京文化软实力发展。根据首都文化的定位与发展,将古都文化、多元文化、科学文化、创新文化与和谐文化有层次的结合起来,建立系统、完整的文化产业。在发展过程中,让人们意识到北京文化的重要作用与功能。以金融推动文化发展,建立健全文化金融体系,通过金融机构与文化保护机构、社会公益组织的对接,建立文化基金,以项目作为发展指导,加大税收扶持或减税措施,以此带动文化产业的创新与发展,并进一步提升北京文化软实力。 
        第四,机制创新是提升北京文化软实力的必要条件。文旅融合作为北京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要体制机制,其本质目的在于重组文化、完善旅游生产消费链条,实现文化与旅游深层交叉融合,提升旅游文化内涵和增强文化生产消费的市场动力和体验价值,文旅融合对北京文化建设发挥积极作用;一方面,可以促进人与文化记忆的连接,实现现代文明转型。另一方面,利于北京城市文化的多样性发展,增强北京文化科技融合创新活力,激发城市文化制度创新。
        总之,北京文化软实力依靠悠久的文化传统与多元现代文化、持久的文化张力、发达的经济基础和完善的政策为文化发展护航。借助强大的文化产业基础、文化传播渠道、北京文化精神、高效执行策略,这四个方面为其软实力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精神基础与行动基础。
主要参考文献
[1]李春雨,北京文化的异域审视[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
[2]单霁翔,保护好、利用好、传承好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N].中国文化报,2019(8).
[3]李建平,“三个文化带”与北京文化中心建设的思考[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17(10).
[4]肖怀德,文旅融合视角下北京建设世界文化之都的思考[J].旅游学刊,2020(7).
[5]马娜、刘士林,北京建设全国文化中心的历史还原与理论思考[J].甘肃社会科学,2019(6).
[项目号]:北京社科院2021年一般课题“工业文化遗产的城市价值与保护模式研究”(2021C638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