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为本,关注课堂教学中学生思维的发展

发表时间:2021/4/26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5月下   作者:张利云
[导读] 在数学教学中,除了要使学生掌握知识技能之外,还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有了好的思维习惯,具备了自主学习的能力,就会不断获取新知识形成新技能,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并使学生终身受益。

浙江省温岭市城南镇中心小学 张利云

【摘要】在数学教学中,除了要使学生掌握知识技能之外,还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有了好的思维习惯,具备了自主学习的能力,就会不断获取新知识形成新技能,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并使学生终身受益。
【关键词】思维 习惯  养成 引导 
        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在学习活动中起维护、支持的作用,是学生不断学习、发展自我的基础。怎样让学生学会思考,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使数学学习更加有效,下面就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些浅显的看法。
        一、教给学生思维的方法,暴露思维过程,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
        陶行知说过“先生的责任不在于教,而在教学生学”。 所谓“教学生学”,就是教给学生思维的方法,使学生自主学习。在指导学生数学思维方面,让学生充分暴露思维过程,采取先扶后放的原则,在“学什么”“怎样学”两方面加以引导。  
        1.教学生会听课,养成积极动脑的习惯。
        在课堂上让学生养成积极动脑、认真听讲的习惯,使学生做到:会听,会看,会想,会说。
        会听:学生听讲时要边听边想边记忆,抓住要点。不仅要听老师的讲解,更要认真听同学们的发言,要能听出别人发言中的问题。
        会看: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观察习惯,给学生观察权,凡是学生能够通过看就能掌握的东西,少讲或不讲,要求学生在看的时候注意力要集中。
        会想:首先要让学生肯去“想”。每次的提问,要求学生人人都必须立即思考,立刻去想,准备回答。即使不回答或答不上来,也要把问题重述一遍,说出自己是怎么想的,想到哪儿去了,有的放矢地进行点拨,使学生接着去想。同时,对学生的回答及时评价、给予鼓励。?
        会说:听、看、想都要通过“说”这一关来点破,语言是思维的结果,我的做法是:第一,训练学生大声发言,看谁的声音最响亮,看谁发言最有气魄,最有精神,要求每个学生的“发言、声音”达到合格。第二、经常让学生说想法。说想法,就是让学生说出自己思维的过程,人人有说的机会。第三、要求学生会用规范的数学语言进行表达,完整地回答问题。
        2.教会学生仔细审题,养成认真、自觉完成作业的习惯。
        审题是正确解题的关键,学生在解题中出现的诸多问题或错误,往往并非缺少必要的知识,而是缺少必要的习惯和审题技能。要提高作业的正确率,必须下功夫培养学生认真审题及做题的习惯。
        从学生入学开始,我就要求学生在解题时,书写要认真,卷面要整洁、格式要规范,错题要及时订正,每人必须有统一的草稿本并规定了草稿的格式,开始的时候老师比较辛苦,反复检查、反复纠正,但是通过三年的训练,使学生养成了认真仔细的习惯,草稿本也是整整齐齐的。
        3、教会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教师只作适当点拨。
        要让学生会思考,首先要让学生懂得什么是独立思考,要让学生在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推理的过程中,掌握思考的方法。学生只有体味到思考的乐趣后,才会用心的去思考。



        二、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培养勤思善问的思维习惯。  
        “学贵有疑”,“有不知则有知,无不知则无知”。在参与、经历数学知识发现、形成的探究活动中,善于发现,提出有针对性、有价值的数学问题,质疑问难,是学生创造性学习习惯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当学生对新知有了初步感知后,要让他们自己去发现和寻找思维上的困难、疑惑,继而提出问题,并鼓励同学间相互交流、讨论。
        我们要创设条件,努力营造氛围激发学生质疑问难,教师要特别鼓励学生提出探索性问题,及时排除学生思维障碍,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教师还要在课堂内创设宽 松、民主的氛围,使学生自由无束缚地进行思维,更广泛,更深刻地追求“是什么”“为什么”的答案,逐步养成质疑问难、勤思善问的好习惯。  
        三、重视创造性思维的训练,培养学生力求理解而不死记硬背的习惯
        心理学家提出:经常进行发散求异的训练,可以激发人的联想,使思路活跃、敏捷、提高思维的流畅性。教师应设计一些发散性问题,要求学生快速联想,提出大量的可供选择的方案和方法,特别是一些别出心裁、出乎意料的见解。只要不离开问题,发散量越大越好。例如,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一节我采取动手实践操作,自主探索的教学模式,设计活动如下:  
        将一张纸(长方形)对折,剪下两张叠放的三角形纸片,设法找到某一边的中点,记作点O,将上边的三角形纸片饶其点O旋转180度,下边的三角形纸片保持不动,此时:(1)、两张纸片拼成了怎样的图形?(2)、这个图形中有哪些相等的角?(3)、用简洁语言刻画这个图形的特征?问题一提出,学生立即以学习小组的形式展开讨论。通过每一个学习小组动手操作(剪纸——拼图)——观察——讨论交流——汇报结果,师生达到共识:(1)、剪下的这个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然后把这两个重叠的三角形的两个顶点重合对折一下,折点就是这一边的中点O,再把上边的三角形纸片绕点O旋转180度,下边的三角形纸片保持不动,这时两张纸片拼成了四边形。(2)、这个四边形对边平行且相等,对角相等。经常这样训练,遇到问题时,学生就会才思泉涌。
        四、鼓励动手操作,培养自主探索的求异思维习惯。  
        布鲁纳说过:“自主探索是数学的生命线。”因此,让学生主动参与探索活动,在 “做数学”的过程中,通过动手操作,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意识、主动探究的习惯。  
        这种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动手中感知,在活动中领悟,在探索中求异,在交流中反思,不再是老师牵着学生的鼻子走,让学生在感受主动获得知识的乐趣的同时,为学生探究知识留下了思维空间,有效地培养了学生动手能力和自主探索的习惯。  
        五、注重变式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习惯。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推等方法拓展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的习惯,培养他们思维的多向性和灵活性。
        通过一题多变,一题多推等变式训练,不仅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且培养了学生创新思维习惯。  
        培养学生思维习惯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要使学生学会思考,最关键的一条,就是教师要善于启发、引导、点拨、解疑,使学生变学为思,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但只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就必定会有所成效。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