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怡情 习惯养成——浅谈如何通过游戏培养幼儿养成良好习惯

发表时间:2021/4/26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5月下   作者:何佳娣
[导读] 如今,我们对幼儿的教育已经从灌输式渐渐转变为引导式,幼儿习惯养成也是从被动慢慢变成主动了,但由于这个转变的过程是缓慢的,教育观念不是相当成熟,实施的效果也不是很好。这样就需要寻找一种能将引导式的教育融入其中的介质,而游戏正好可以满足幼儿主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齐贤街道阳嘉龙幼儿园    何佳娣     312000 

摘要:如今,我们对幼儿的教育已经从灌输式渐渐转变为引导式,幼儿习惯养成也是从被动慢慢变成主动了,但由于这个转变的过程是缓慢的,教育观念不是相当成熟,实施的效果也不是很好。这样就需要寻找一种能将引导式的教育融入其中的介质,而游戏正好可以满足幼儿主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教育活动,也是幼儿对外界知识和经验吸取的游戏途径。游戏本身是生动有趣的,能够动手操作,深受幼儿的喜爱,在游戏中进行相应规则的制定,幼儿在遵守的情况,形成了自律性,就能对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进行培养。
关键词:游戏;良好习惯培养;学前教育;
        1游戏对促进幼儿行为习惯养成的意义
        1.1通过游戏培养幼儿行为习惯的可能性
        游戏与幼儿行为习惯是统一起来的。首先游戏体现的是幼儿行为习惯养成的主体性。游戏的本质就是快乐的享受,是一种自然的存在。幼儿不是受外在的理性思维约束,而是自由的沉醉在游戏中。幼儿在对自己生命活力的展示的同时,也会对游戏的规则进行遵守,这样就能对自我意识进行完善,对行为习惯不断修正,从而让幼儿逐渐养成良好的习惯。其次,游戏体现了幼儿行为习惯培养的体验性。幼儿行为习惯需要引导与加强,而且也需要幼儿进行实践体现和感悟。游戏与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都是从生活实际活动开始的。幼儿可以在游戏搭建实践活动中体验行为,并修正行为,因此游戏也是幼儿生活的方式,其经验和知识的获取也是来源于生活。这样游戏和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就有了一定契合性。游戏能够满足幼儿的内在需求,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促进幼儿健康的成长。
        1.2通过游戏培养幼儿行为习惯的必然性
        教育视野的游戏具有两方面作用,那就是让幼儿享受游戏过程中的乐趣和发展能力。当前现实的教学对发展功能具有强化作用,过渡的关注教育功能,就会导致有些享乐作用的弱化,这样是不合适的。当前,幼儿行为习惯培养低效的主要原因也有二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主要是人才的意愿和强化,带着各种价值而导致对幼儿的行为进行了干预,让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下降;二是对行为习惯培养方式都是被迫的,没有把发展和享乐进行结合。游戏具有的发展性和体验性就能弥补幼儿行为习惯培养的不足。把游戏引入幼儿行为习惯培养之中,就能引发幼儿的兴趣,解放幼儿的天性,满足幼儿的成长需求。
        2利用游戏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1为幼儿提供丰富多样的游戏
        幼儿是在游戏中长大的,这样的说法一点也不为过。幼儿阶段不是让孩子习得多少知识,其主要是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有了好的习惯才能为其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结合陈鹤琴先生的“活教育”理论,当前的教育理念就是让孩子在玩中学,学中玩,学玩并进。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实施,是非常必要的,有目的而又无目的,是幼儿的享乐,也是教育的宝贵资源。


幼儿的游戏过程是促进自我发展的过程,游戏能够给幼儿带来真实、有趣的体验,还能让幼儿在内心激发他们的兴趣,促进道德认识的提升。为此,为幼儿提供合理、丰富的游戏,促进幼儿有效参与活动。丰富的游戏资源能够促进幼儿的习惯养成得到培养。在具体的操作中,需要做好两点。首先就是要保证游戏的质量。让幼儿在游戏中能够自由选择,而对游戏选择也应包含选择游戏甚至是设计游戏活动,避免由于教学任务等干预幼儿游戏,尽可能为他们提供最大的游戏时间和空间。其次,就是需要为幼儿设立多样有效区域,配备齐全的游戏材料和设施等。还有就是应涉及多样活动情境,这样才能促进幼儿进行游戏角色的扮演以及模拟活动的开展,促进幼儿在游戏中深入体验,从而进一步规范自己的行为。幼儿在游戏中会按照提前指导的规则,服从团队领导,从而就能避免冲突。角色扮演就是把生活和学习中灵活行为习惯表演过程中见模拟,让孩子承担不同的角色,感受其中责任,进而达到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目的。以游戏活动的方式带动孩子进行习惯培养,就能打破灌输,强迫的教育方式,为幼儿良好的行为能力培养提供新的思想。
        2.2创造“游戏场”的教育情境
        游戏是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其中包含了空间、道具等,同时也需要情感心理的场景。创设“游戏场”式的教育情境就能产生有效的教育作用。游戏是一种自愿的行为,如果是被迫的,那就不是游戏。本真的游戏意味着相应的资源,是以幼儿为主体的。要创造“游戏场”的教育情境,也需要做好两点。首先,要尊重幼儿自由,给幼儿自由选择。幼儿会在游戏过程中能够获取深刻的情感体现,也就是游戏性的体验。游戏性的体验是游戏中不可缺少的心理成分。行为习惯是需要进行体验,并获取情感。行为习惯的养成也是在多次的体验才获取的,其真实依靠的是实践,而幼儿在游戏场的活动就能实现这一目的,让孩子具有了创造行为。其次,创设具有感染力的“游戏场”教育情境。而这种情境需要具有“形真”“情深”等特点,否则就难以调动孩子的积极性。“游戏场”教育情境需要与幼儿的年龄特征向符合,起到激发孩子好奇心和求知欲的目的。3——6岁的学前时期是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关键时期。幼儿在参加游戏过程中,就会感受到更多的体验。在体验中灵感和思维就会发生变化,感觉就能控制整个活动进程,创造的意识和能力就会得到提升。
        2.3充当“真正的游戏者”
        游戏是人们比较熟悉的娱乐活动,而且很多人都认为游戏就是在玩,是不求上进的表现。为了幼儿的发展,游戏就可能需要一定的损失。教育功能强化就需要老师对游戏的享乐功能忽视,进而导致教师为教育对孩子的游戏进行破坏,孩子在游戏中享乐也就得到了破坏,这样的游戏就不是真正的游戏。幼儿对游戏的喜欢是天性,因而教师也要成为一个真正的游戏者,把对游戏的喜欢回归对天性的感知,通过师幼共同参与游戏来进入真正的游戏境界,最终发挥游戏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作用。
        总之,在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过程中,教师需要进行有效的设计与指导,让幼儿自觉进行行为习惯的规范。作为教师要真正的融入到游戏当中,促进游戏的开展,让幼儿的身心都能得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M].2001年教育部颁布.
[2]王麦秀.浅谈幼儿良好习惯的培养[J].学周刊,2015(35).
[3]浦茜.浅谈幼儿生活习惯的养成[J].西部素质教育,2015(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