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周易》中的美学对中国人“美”的思维的建构作用

发表时间:2021/4/26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5月下   作者:张亚靖
[导读] 《周易》作为儒家经典,对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体无意识建构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自强不息”的积极进取精神,“厚德载物”的仁德思想,“无往不复,天地际也。”中包含的中国人的空间意识等。这些都足以说明《周易》作为中国文化元典,对后世中华文化的影响。

四川成都西华大学    张亚靖    610039

摘要:《周易》作为儒家经典,对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体无意识建构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自强不息”的积极进取精神,“厚德载物”的仁德思想,“无往不复,天地际也。”中包含的中国人的空间意识等。这些都足以说明《周易》作为中国文化元典,对后世中华文化的影响。而其中以“动”说明宇宙人生,也正与中国艺术精神相表里。本文则主要通过对《周易》的理解来探索其中存在着的中国人的美学源头,以及这些源头对中国人“美”的思维的建构作用。
关键词:《周易》;美学;集体无意识;建构作用
        引言
        集体无意识理论是指并非是由个人获得,而是由遗传所保留下来的一种普遍性的精神机能,是由人类世世代代的发展过程中所累积起来的一种普遍性的心理经验。这种心理经验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存在于人类的精神结构之中。对于具有几千年文化积淀的中华民族,这样的集体无意识经验是不可胜数的,它们在无意识中对我们的行为观念起到支配作用。而作为儒家源头的《周易》对中华民族心理结构的建构更是不言而喻的,而其对后世的审美心理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构建作用。本文主要通过《周易》中的“动”、《周易》“以象立意”的特点、《周易》对平衡的追求三个方面并结合相关卦辞对《周易》中的美学对中国人“美”的思维的建构作用进行简要的分析。
        一、《周易》中的“动”
        《系辞下传》有“《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是以自天祐之,吉无不利。”这足以说明《周易》对于“变”的重视。而这样万事万物不停地进行变化的观念对中国的艺术创作也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最为典型的则是中国的书法。
        唐代书法家孙过庭在《书谱》中说道“至若数画并施,其形各异,众点并列,为体互乖。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违而不犯,和而不同。”“和而不同”即是要求变的意思。张怀瓘在《评书药石论》中又有“物极则返,阴极则阳。必俟圣人以通其变。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这些相关的理论著作中都提到了“变”,并且强调了“变”的重要性。中国汉字最主要的是通过“象形”法来进行创造,因此汉字中不仅包含着表面的所指,它其中所蕴含的所指仿佛是以一种形象生动且流动着的画面而存在,这也是导致中国书法具有无与伦比的艺术美的原因。这样的艺术美中具有行云流水般的飞动,同时又藏着创作者自己内心的思绪与情感。每个书法家飞动的字体都别具一格,而同一个书法家对同样的字甚至又有不同的写法。即在字体“变”的过程中,不断重新涌现出书法家新的情绪。《贲卦》中有“贲如濡如。永贞吉。”“白贲。无咎。”即是说明君子外在的纹饰与内在的道德修养之间是有必然的联系的。正因为内在情绪的流转会通过外在的艺术作品表现出来,因此同一书法家的书法作品尽管具有某一十分显著的品格,但若细赏不同作品中的同一个字也会发现它仿佛是在不断流动着。


 
        二、《周易》“以象立意”的特点
        《系辞》曰“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这样的占卜过程正如中国人艺术审美的形成过程。而在占筮的过程中,占筮者通过观象所形成的也是一种具有主观性的直觉体验,这种直觉体验直接通过物象表现出来,这样的占卜方式与艺术创作的过程极具有相似性。
        《系辞》曰“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即《周易》是以世间自然万物为参照对象并考察其中的相似之处来对人事进行说明。《周易·大过》中说“枯杨生稊。老夫得其女妻。无不利。”“枯杨生华。老妇得其士夫。无咎无誉。”通过枯杨的状态来比喻人事,并从而推断利咎,这正与《诗经》中的比兴手法类似。而这种“以象立意”来尽言的思维方式在无意识中决定并制约着中国人对世界的认知以及表达方式。《师卦》篇中有“《象》曰:地中有水,师。君子以容民畜众。”《比卦》又有“《象》曰:地上有水,比。先王以建万国,亲诸侯。”两个卦辞同样都以“水”来进行类比,但其所代表的含义却又有不同。这也足以说明中国远古时期这种类比思维的模糊性以及灵活性。尽管这样的“以象立意”思维方式不具有严密的逻辑性,但其仿佛已成为中国人一种固有的表达方式。
        三、《周易》对平衡的追求
        《周易》中包含着十分浓厚的“天人合一”的哲学观。由于古代社会以农耕为主,导致古人对自然的崇拜,他们认为人也是天地的组成部分。但“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的思维特征,最先应取自于古人对自身的认识,通过对自身的认识来达到“以己观物”的目的,并最终通过物象领悟出“天道”然后以此说明并指导人事。通过观察自身以及天地,古人领悟到了自然之间需要平衡,更需要交感。因此,《周易》力图通过对阴阳辩证统一、平衡的追求以及万物交感对世界和人事进行解释。而阴阳的平衡则进一步产生了中国人对艺术平衡性的追求。《系辞》曰“一阴一阳谓之道。”正如刘熙载在《艺概》中所说“书要兼备阴阳二气,大凡沉着屈郁,阴也;奇拔豪达,阳也。高韵深情,坚质浩气,缺一不可以为书。”即书法创作也追求一种阴阳之间的平衡,通过阴阳互补,使得艺术作品呈现出一种中和之美。
        《周易》对平衡性的追求不仅体现在阴阳相间中,也体现在将万物包囊其中的空间意识中。如中国画中的山水之法,则是将眼之所及尽包其中,产生一种以大观小的美感。而其中对于山水人之间关系的描绘,表现出对天地人之间平衡与和谐的追求。再如中国古代的园林建筑,也是将自然万物放置在整个园林之中,此中又包含着中国建筑艺术中的“以小见大”,即仿佛将自然万物囊括于园林之中,这些都足以表明《周易》关于天地人之间平衡和谐的思想对中国人艺术创作在无意识中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春秋)孔子著.四书五经(插图版)[M].南京:凤凰出版社.2012.
[2]朱立元主编.当代西方文艺理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3]朱剑心笺证.孙过庭书谱笺证[M].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4.
[4]黄简.历代书法论文选 下[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
[5](清)刘熙载撰.艺概[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作者简介:张亚靖(1996-)女,汉,甘肃省张掖市,硕士,研究方向:古代文学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