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多层螺旋 CT与核磁共振成像在细微及隐匿性骨折中的诊断价值

发表时间:2021/4/26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2021年2期   作者:陈进
[导读] 目的:就多层螺旋CT与核磁共振成像在细微及隐匿性骨折中的诊断价值进行研究、
        陈进
        德阳市人民医院 四川德阳 618000
        摘要:目的:就多层螺旋CT与核磁共振成像在细微及隐匿性骨折中的诊断价值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本次入选人员均选自2018年9月至2020年9月我院收治的细微及隐匿性骨折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分别予以多层螺旋CT与核磁共振成像检查,分析、对比应用两种不同检查手段后,患者的检查情况。结果:经核磁共振成像检查后,观察组患者的检出率较高,而应用多层螺旋CT检查的对照组检出率则相对较低,组间数据呈现的差异较大,满足了统计学条件(P<0.05)。结论:在细微及隐匿性骨折的诊断中,多层螺旋CT与核磁共振成像均有明显的诊断价值,尤其是核磁共振成像,可为患者后期的治疗提供更为精确的数据参考,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多层螺旋CT;核磁共振成像;细微及隐匿性骨折;诊断价值
        细微及隐匿性骨折主要是指予以单纯X线摄片无法显影却存在的 骨折,受特异性缺乏的影响,诊断过程中极有可能发生漏误诊情况,从而就会影响患者的治疗方案,难以达到预期治疗效果,故选择合理的诊断检查手段就极为关键,通过对诊断准确性对确保,就可为患者的治疗效果提供一定的保障。本文主要就多层螺旋CT与核磁共振成像在细微及隐匿性骨折中的诊断价值进行了研究、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本次入选人员均选自2018年9月至2020年9月我院收治的细微及隐匿性骨折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其中,对照组的男女患者相比之下男性居多,男女例数分别为18例、12例,年龄区间为24至55岁;观察组的男女分布情况同样为男性居多,男女例数分别为20例、10例,年龄区间为26至58岁。受伤原因:摔伤、车祸、坠伤及扭伤。将患者的一般资料予以分析、比较,数据间呈现的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
(2)方法
        对照组实施多层螺旋CT检查,将扫描参数设置 为120 kV、110 mA,层距为5 mm,予以容积再现、最大化密度摄影等,之后处理重建,由经验丰富的影像科医师落实阅片,选取显示清晰且完整的图像进行分析。
        观察组实施核磁共振成像检查,将T1WI的TR及TE参数分别设置为500ms、15ms,T2WI的TR及TE 参数分别设置为 3600ms、97ms,将STIR 的TI、TR及 TE 分别设置 为150ms、 2200ms、90ms,基于冠状面、矢状面及横断面的前提下予以扫描处理,层厚、层间距及矩阵 分别设定为0.5cm、0.1cm、320×320。
(3)观察指标及诊断判定
        在细微及隐匿性骨折中实施不同检查手段后,要观察患者的诊断情况,并合理展开判定,行多层螺旋CT检查后,结果提示病灶骨皮质不连续,抑或是骨小梁有连续性中断,可确诊为骨折;行核磁共振成像检查,T1W1有不规则现状、条线状低信号,判断为骨折。
(4)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20.0软件完成所有数据的统计、分析,计量、计数资料的检验则分别由t、X2完成,经有效检验后,如若数据P值在0.05范围内,则说明满足了统计学条件。
2、结果
        在细微及隐匿性骨折诊断中应用核磁共振成像检查后,参照手术病理学诊断(100%)后,漏诊1例,而实施多层螺旋CT检查的对照组则相对较低,漏诊的有4例,经组间对比分析,数据间呈现的差异较大,满足了统计学条件(P<0.05)。

3、讨论
        针对细微及隐匿性骨折而言,受骨折位置特殊性及骨关节结构较大的影响,加之骨折不彻底,故其骨折线显示往往不明显,同时也会受到邻近股骨等的遮挡,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检出难度。在诊断中,X线片是常见检查手段,但往往不能够显示出明显骨折线,抑或是移位情况,这就增加了漏诊率。多层螺旋CT检查也是骨折诊断中的常见检查方法,可短时间内实施多层扫描,并予以图像重建处理,子啊基于冠状面、横断面及矢状面等层面下,扫描患者的 骨皮质、骨小梁,发现病灶位置有中断情况,就可实施确诊[1]。但值得注意的是,如若患者的骨小梁,抑或是骨皮质中断缺乏特质,就会对多层螺旋CT得到诊断率造成影响,导致检出率难以达到理想化。
        核磁共振成像,主要是在基于T1WI以及T2WI的交 替改变的前提下检查骨部显影,对于骨皮质的检查,如若T1WI 显示条线状低信号及呈不规则线状,而T2WI则为高信号,此时就可确诊为隐匿性骨折。在实际的检查扫描中,不会受到扫描厚度的影响,患者的扫描结果T2WI往往为高信号,但部分患者的T1WI无明显低信号,这就提高了隐匿性骨折诊断难度[2]。因此,想要进一步对诊断的准确性进行确保,就需子啊基于冠状面、矢状面和横断面扫描的前提下进行,综合展开诊断,达到确诊的目的。有相关研究指出,如若隐匿性骨折患者有合并血肿、积液等情况,相较于多层螺旋CT检查,核磁共振成像检查的检出率更高,必要情况下,可将两种诊断方法进行联合应用,充分发挥着两者优势,从而为临床诊治提供更加全面、准确的依据,确保患者能够在早期就能得到针对性的治疗,这在促进整体治疗效果提高方面也发挥着积极的意义[3-4]。
        通过本研究可发现,在细微及隐匿性骨折诊断中应用核磁共振成像检查后,参照手术病理学诊断(100%)后,漏诊1例,而实施多层螺旋CT检查的对照组则相对较低,漏诊的有4例,经组间对比分析,数据间呈现的差异较大,满足了统计学条件(P<0.05)。说明,在细微及隐匿性骨折的诊断中,多层螺旋CT与核磁共振成像均有明显的诊断价值,尤其是核磁共振成像,可为患者后期的治疗提供更为精确的数据参考,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闵 朋,戴冀斌.多层螺旋CT与核磁共振成像在细微及隐匿性骨 折中的诊断价值[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8,12(05):601-602.
[2] 余景武,沈国鑫.多层螺旋CT与磁共振成像在细微及隐匿性骨折 诊断中的应用[J].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19,15(01):33-35.
[3] 陈 冰.多层螺旋CT与磁共振成像诊断隐匿性骨折的临床价值 对比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9,8(05):101-102+105.
[4] 李 姗.MSCT与MRI成像在细微及隐匿性骨折中的诊断价值 [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8,25(10):1357-135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