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茜
德阳市人民医院 四川德阳 618000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肺外晚期恶性肿瘤联合化疗与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本院收治的62例肺外晚期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组观察,常规组31例行单纯化疗,研究组31例行化疗联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治疗。结果:研究组总体疗效、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均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肺外晚期恶性肿瘤化疗过程中应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治疗的临床效果理想。
【关键词】肺外晚期恶性肿瘤;化疗;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恩度)是临床上常见的恶性肿瘤抑制剂,其能够较好的抑制肿瘤血管生长。随着临床研究深入,证实此药能够显著改善肺外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命质量。为探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的有效性,本研究对照分析了62例肺外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希望能够指导临床治疗干预。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课题对象62例肺外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均通过病理检查证实,纳入时间2019年12月-2020年10月。根据自愿参与及同意知情要求,将其随机分为常规组、研究组,各31例。研究组包括21例男性、10例女性,年龄36-77岁,均龄(56.6±10.2)岁;常规组包括20例男性、11例女性,年龄35-79岁,均龄(55.9±10.5)岁。两组基本信息经过统计学检验,P>0.05,可分组对比。
1.2方法
常规组实施单纯化疗,一个疗程为期3周,常规无交叉耐药方案,期间注意保护胃粘膜、骨髓,同时做好抑酸处理。
给予研究组31例常规化疗同时加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每支15mg,以7.5mg/㎡为宜,利用生理盐水500ml稀释之后,持续静脉注射给药3周,每次4h,一个疗程为期3周。
1.3观察指标
结束2个疗程后评价患者临床疗效,即:瘤体彻底消退视为完全缓解,瘤体消失>50%视为部分缓解,瘤体消失<50%或增加<25%,视为稳定;瘤体增大>25%或是有新的病灶,视为进展。总体疗效为部分缓解与完全缓解之和。以患者治疗前后KPS评分变化,对患者生命质量改善情况进行评价,KPS评分较治疗前提高10分以上视为改善,较治疗前提高1-10分,视为稳定,较治疗前降低10分,视为欠佳。稳定与改善的例数占总例数的百分比=改善率[1]。
1.4数据统计处理
将本课题研究获得的计数资料导入spss22.0统计学软件中并进行数据检验处理,计数资料总体疗效、生活质量改善率以%(率)表示,组间数据差异进行X2检验,结果以P值描述,并以(P<0.05)判断为统计学有意义。
2.结果
2.1观察研究组与常规组临床治疗效果 见表1
3.讨论
恶性肿瘤一旦发生,便会不断增殖,消耗机体营养,导致其他重要脏器无法及时获得充足的血液供应而营养不良,主要表现为消瘦、体重减轻、食欲减低,出现恶病质状态。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加重,如果诊治不及时,将会危及患者性命。恶性肿瘤治愈困难且具有极高的死亡风险,是因为宿主细胞与癌细胞互相作用所致。大部分肺外恶性肿瘤步入晚期时,癌细胞已经大范围扩散,癌细胞附着能力强,容易增殖分化,临床通常以化学治疗方式来抑制癌细胞分化增殖,控制病情进展[2]。但是长时间化学治疗对病情缓解的临床效果欠佳,且不良反应多,副作用明显,部分患者因为不能耐受而被迫中断治疗。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是血管生成抑制类新生物制品,其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形成血管的内皮细胞迁移来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的生成,阻断肿瘤细胞的营养供给,从而达到抑制肿瘤增殖或转移的目的[3]。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多年来经过临床实践证实,其能够较好的抑制肿瘤血管内皮细胞的繁殖,此外,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药物本身具有较低的毒性,与化疗联合控制病情可有效减轻患者的不良反应,保证治疗的安全性,提高患者耐受性,改善其生活质量[4,5]。本研究对照观察,结果发现研究组总体疗效93.55%、生活质量改善率83.87%,显著高于常规组的54.84%、64.52%(p<0.05)。由此可见,对肺外晚期恶性肿瘤应用化疗+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的治疗方案,能够有效控制恶性肿瘤患者的病情发展,改善其生活质量,临床效果较理想,值得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方岳雨.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化疗对晚期胃肠癌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估[J]. 江苏预防医学, 2016, 27(5):591-592.
[2]蔡正平, 辜军, 蔡雯. 恶性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对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J].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18, v.25(05):46-48.
[3]邢镨元, 郝学志, 胡兴胜,等.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在晚期肺鳞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J]. 中国肺癌杂志, 2016, 19(010):670-674.
[4]孙相辉. 恩度联合化疗治疗多种晚期恶性肿瘤的临床效果及对VEGF的影响分析[J]. 中外医疗, 2016, 035(002):64-65.
[5]邵彬. 恩度与化疗联合治疗多种晚期恶性肿瘤临床分析[J]. 中国实用医药, 2016, 11(010):180-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