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弱学校课程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发表时间:2021/4/26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3月下   作者:董兰凯 刘玲玲
[导读] 结合教育领域所对于基础性课程做出的教学改革的深化开展进程,以及我国全日制的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课程标准的施行背景,可以发现已有更多的教学工作者针对传统理科教学模式所显露出的弊端进行了反思。因此,教育领域针对教学课堂的模式改进和成效提升呼声变得更加强烈。

山东省淄博第十中学 董兰凯  255100
山东省淄博第十中学 刘玲玲   255100

摘要:结合教育领域所对于基础性课程做出的教学改革的深化开展进程,以及我国全日制的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课程标准的施行背景,可以发现已有更多的教学工作者针对传统理科教学模式所显露出的弊端进行了反思。因此,教育领域针对教学课堂的模式改进和成效提升呼声变得更加强烈。新课程倡导以学生为本,以其发展为核心的教育理念,其要求课程教学既应当在当下实现学生学习水平的有效增强,又需要为学生日后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高中阶段理科课程的课堂教学具有着鲜明的意识性和目的性,其开展的核心任务在于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相关知识,牢固学习相应技能,充分发展自身智力,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并培育正确修养品质。教学有效性的具备就是课程开展的核心内涵。
关键词:新课程;薄弱学校;课程教学;以人为本;教学有效性
        基于笔者自身所积累的教学经验,可知从事理科课程教学工作的教师,普遍会在教学实践中面临教师和学生都在教学课程参与过程中投入了大量精力,但却无法促使教学课堂形成良好的开展成效此类问题,且其矛盾在薄弱学校中尤为尖锐。课堂开展过程中的课程教学内容是学生理论知识学习和应用能力培育的重要途径,其教学有效性的高水平实现应当引起授课教师的重点关注。课程教学有效性的概念具体指的是教师在教学工作开展一段时间后,学生所在自身思维塑造和能力培育等方面所获得的具体性发展,课程有效性的判别标准不在于教师的教学工作认真程度,而在于学生对于课程的学习成果。因此,高中理科教师应当认识到理科课堂教学不仅局限于简单开展理论灌输并教导学生进行记忆,而应当通过在教学过程中自主性原则的体现,合作性环境的创设,引导性探究的开展,才能实现符合新课改理念和目标的有效教学过程的达成。基于此,笔者结合自身所积累教学经验,以理科课程为例详细阐述了新课标背景下的有效教学概念,并针对薄弱学校课程教学有效性的提升策略展开了深刻思考。
        1.新课标下的有效教学内涵
        高中阶段理科课程的传统教学模式普遍以教师意志和书本知识为核心,实现课程教学内容的开展。此类教学模式极易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由于始终被动接受教师知识灌输而丧失自身学习积极性与自主性,以及自身在知识探索过程中的创造性与能动性,且持续通过对于定理公式的死记硬背,以及教材内容中立体解决方法的模仿,而忽略了与教师和同学之间的协作探究和情感沟通,最终致使自身在学习过程中却是发展性与情感性等缺陷。
        新课标背景下的有效教学具体指的是教师在教学活动组织与开展阶段,通过紧密遵循教学客观规律,以实现对于时间、物力与精力更高效率的投入,进而推动课程教学工作取得更好效果并圆满达成预期教学目标的教育概念。在新课程理念中,师生在教学活动中所取得的发展和进步是评判教学有效性实现效果的重要标准,其主要体现于师生能否在共同参与教学活动后确立友善平等的伙伴性合作关系,并搭建融洽高效的交流桥梁,以及教师是否能够通过针对教材内容的创新运用,合理开发以及高效利用,深入有效发挥多彩丰富,学习素材的教育价值,进而实现学生对于理科课程学习兴趣对有效激发,以及相应基础知识牢固把握两方面内容。



        2.薄弱学校课程教学有效性提升策略
        2.1科学开展课程教材整合,奠定学生理科思维基础
        伴随着新课程背景下课堂开展理念和教学模式的变化,各种相应教材也应当随之做出改变。全日制的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教学标准提倡教师在教材使用过程中,应当兼具创造性和科学性,教材的职能也由“教”转变为了“用”,从而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材课本的使用预留了充分的自主性空间。结合我国当前高中阶段理科课程教学实际,可知其所采用的课本尽管经历了多次改版,但其由于必定会受到自身内容篇幅课堂学习学识的局限,而只能通过规范化和定型化的形式实现对于知识的呈现并在师生教学开展中进行使用。此类教学课本必定无法做到针对各个不同地区,各个不同学校所具有的具体性教学条件差异的全面包含。所以教师有必要通过科学开展教材整合,实现教材的教学资源属性的充分利用和教学价值的有效发挥,通过结合自身个性化的教学特点,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形成的认知偏好,理解水平和思维模式,实现理科课程教材的“校本化”。
        2.1提升课堂学案利用效率,树立学生良好学习习惯
        薄弱学校由于自身教学水平和教学条件限制,普遍会导致学生在理科课程学习过程中兴趣缺失与主动性丧失,不利于其形成良好学习习惯并达成优秀学习成绩,难以保障课堂教学纪律得到持续有效维护,进而激发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懒惰思维的形成,教师所布置的课堂探究任务和课后复习作业也大都不能实现有效落实。因此,教师则能够通过推动课堂学案利用效率实现提升,促使教学工作更具效率性并更有针对性。教师通过学案的使用不但可以促使课堂风格加以转变使其更加符合自身教学特点与学生的学习需求,在增加课堂效率的同时减轻师生原有课业负担,并方便教师及时调整学生学习情况,实现对于学生学习成效的准确把握,以及针对学困生开展帮助,还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群体能够在理科学习活动组织与开展阶段做到充分参与和高效融入。
        教师在学案的编写与使用过程中,首先应当注意避免陷入传统课堂灌输性教学模式应用局限,而应当始终为学生确立并保留双向的师生信息沟通渠道,保障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正确的师生沟通意识;其次,教师还需要确立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地位,给予其充分的自主发展与学习探究时间,并对于存在学习困难的学生给予针对性辅导,确保学生能够在自身自主学习意识发展的同时具备良好的实践探究能力;最后,教师还能够结合学案中习题数量较大这一教学优势,整合家庭作业和堂上练习,使课堂教学范围涵盖课外作业,实现对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并在学案练习设计和习题讲解中通过分层教学模式的运用,实现学生学习效果的增强;进而在多方举措的共同运用下,引导学生实现良好学习习惯的有效树立和有利培育。
        综上所述,高中理科教师有必要通过上述教学举措的科学合理使用,推动学生在理科相应科目方面成绩实现有效增长,进而通过自身理科成绩的显著提升,有效加强自己的学习信心,并对于理科任课教师逐步形成信任、理解与认同的感受,从而通过学生证对教师所产生的信任感在教师所授课程中的转移,实现学生对于理科知识探究兴趣的的有效激发和持续保持,形成良性的教学循环,最终促使薄弱学校课程教学有效性真正得到增强。
参考文献
[1]宁耀荣. 薄弱学校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思考[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 2008(01):39-40.
[2]李昭先. 谈薄弱高中学校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J]. 教师, 2010.
[3]郑立任. 新时代下薄弱校课堂教学有效性构建策略探究[J]. 科学咨询, 2020(4):71-71.
[4]何夕林. 对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J].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2007, 000(006):5-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