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整体阅读策略初探

发表时间:2021/4/26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3月下   作者:秦艳
[导读] 在高三备考过程中,散文教学应该将什么作为重点,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我们教师在讲散文时更多在写作技巧、结构特点方面费尽心思,向学生灌输了大量的术语、概念。我们不能否认语言鉴赏、技法揣摩确实是赏鉴散文的重要方面,但是了解学生认知实际和学情后,我调整了实际教学中教学重点的安排和课堂教学教法的具体设计,把散文赏鉴重点首先放在散文的整体感知方面。

陕西省渭南市合阳中学 秦艳 715399

摘要:在高三备考过程中,散文教学应该将什么作为重点,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我们教师在讲散文时更多在写作技巧、结构特点方面费尽心思,向学生灌输了大量的术语、概念。我们不能否认语言鉴赏、技法揣摩确实是赏鉴散文的重要方面,但是了解学生认知实际和学情后,我调整了实际教学中教学重点的安排和课堂教学教法的具体设计,把散文赏鉴重点首先放在散文的整体感知方面。
关键字:散文阅读  行文思路   以“形探旨
        我们喜欢用“形散而神不散”来概括散文的特点,将材料丰富说成是“形散”,把中心明确称为“神不散”,为什么“形散”却能“神不散”,“散”不是随便散,是在文章内蕴浑然一体的前提下的任意挥洒,你看它“散”,其实一点都不散,“散”是自由灵活、腾挪多姿,“散”不是松散支离。因此拿到任何一篇散文作品,提示学生首先找到将整个文章各部分联系到一起的阅读途径,在实际教学中这种整体感知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本文就散文整体阅读谈几点粗浅的认知。
        关注标题对象,潜心揣摩文意。
        确定文体可以从文章所写的对象和范围入手。叙写的对象是人或事,这样的散文往往是写人叙事为主的散文。比如《萨丽娃姐姐的春天》记述萨丽娃姐姐创业于春天,展现了萨丽娃姐姐的奋斗精神,是一篇写人叙事散文。写作对象是以文化意味突出、文化含量丰富的社会现象或自然景观,则考虑与文化相关。如石红许的《虹关何处落徽墨》通过在虹关村寻找徽墨的游览过程,抒发了对传统文化的敬畏之情和对当地人能够传承古代文化的欣慰之情,属于文化哲理散文。叙写的对象是景或者物,往往是写景状物的散文,以抒情为主。比如《燃烧的木棉花》以高山峡谷中的木棉花为吟咏对象,歌颂木棉花的鲜红艳丽、勇敢绽放,表达对木棉花的怀念之情。朱以撒的《挺拔之姿》通过书写山野之竹孤高兀傲、从容优雅、风骨高洁、争先向上特点,赞美了竹子的挺拔之姿,在艰苦环境下的保持顽强奋进不服输精神,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对竹子所具有的风骨节操的推崇。这一类散文在近年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理清行文思路,遵路体悟文意。
        叶圣陶先生说:“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可见梳理文章思路的重要性。梳理文章思路最简便易行的办法是分析文章结构,特别是文章主体部分的结构。
        阅读文章,实际上就是尽可能沿着作者思维的轨迹再走一遍,从而达到更深刻、更有条理地把握文章谋篇布局的目的。一般思路是:缘起—描述(对象)—联想—感悟。根据不同类型的散文可具体分析。写景状物散文沿着“由实到虚”的顺序把握景、物的特点,即由表象到思想,由具体到空灵,由物态到人情。《借问春风来早晚》通过游览苏州城街巷之景、“半园”之景,写对苏州城的神往和赞美,表达对人生理想安住的追寻。阅读写人叙事散文重在体会文章借人、事、景、物所要阐释的“理”,所要表现的内涵主题等。例如《我们的裁缝店》通过对发生在裁缝店的生活琐事的叙述描写,表达了辛苦踏实的劳动才是平稳真切的生活的感悟。阅读议论说理散文注意借事说理、寓理于事、因情悟理的特点,分析材料与观点的关系,进而品其情趣、理趣。


赏析彭程的《在母语的屋檐下》,作者满怀赞美之情来书写母语的内涵和价值,呼唤人们在“全球化”和“语言霸权”的今天要注重对“文化之根”的思考。
        把握散文主旨,学会以“形”探旨。
        散文的主题归根结底就是作者对自然、社会或人生的感悟,把握住了作者融会在文章内容中的主观感受,就能挖掘出文章的深刻意义。
        把握主旨是读懂一篇文章的标志,明确了作者的写作意图,诸如材料、结构、手法的诸多方面的意义才能得到确认。一般而言,议论性散文的中心以及观点的表述比较明确而直接,可以在文中直接找到,或基于作者的分析论述稍作概括得出。记叙抒情类散文,可以通过分析所记的人与事的性质、所写景与物的特征来把握。首先分析其外在特征或特点,包括形态、声音、色彩、气味等,接着把握表现形象的外显方式(表达技巧),包括象征、联想、想象以及常用的修辞手法,而体会其内在品质,包括本质、精神和所蕴含的情感或思想。《美与荒芜在场》先描写了苗寨古老的建筑之美、厚重的传统之美和静谧而富有生机的自然之美,表现对古朴、厚重、静谧的古苗寨的珍爱与赞美。接着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具体描绘了苗寨房屋因年久失修而腐朽破败的情状,突出了苗寨的荒芜,表达作者对苗寨荒芜的思考:对苗寨日渐“荒芜”和人们生存现状的担忧,体现了作者希望改变和保持现状的矛盾心理。
        写人记事散文我们可以分析人物类形象探“旨”,通过分析人物的身份、地位等外在特征,把握人物形象的意义。掌握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例如语言、行动、肖像、细节、心理等描写以及如侧面描写、环境描写,其他人物形象的映照,对比,衬托等。我们所学过的课文《记念刘和珍君》、《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等篇目中都可以找到例证。
重视调动积累,关注个性“例外”。
        考试中我们读到的散文常常是陌生的“这一个”,调动积累,以已知推未知应该成为一种自觉的意识。
        《泰山很大》是著名作家汪曾祺的作品。作者从泰山之大,联想到不同的文人的思想、才情、气质;不同的帝王的人格与智慧,以及他们多少有些夸大的矫饰和虚弱的本质;还从对自己偏激的平息中,认识到安于微小和平常的意义。这是典型的汪曾祺式的思想,反映的是汪曾祺的气质。认识这一切并不难,我们不妨回顾一下《胡同文化》中对“忍”、“随遇而安”的北京市民生活的描写,同时联系一下《葡萄月令》中作者对自然与生命的敬畏。朴实平淡是他的语言特色,从容淡定是他的生活态度。文中说“写风景,是和个人气质有关的”,我们姑且这样说,写什么表达怎样的思想也是与个人气质有关的。
        《草木深》从题材、写法与思想感情上看都可以归入乡土文学田园恋歌的一类,沈从文、废名是这一类文学的代表,我们接触的课文中有《边城》、《荷花淀》等。这一类作品虽然写的乡村的人和事,其实都有一个城市背景在,都是生活在城市中的知识分子对于农村人生的一种诗意的记忆或想象。我们认识评价文章的主旨,应该基于作者与对象之间的空间距离与文化距离,这也需要调动我们的文学的、文化的积累。文学创作固然有许多规律可循,但不同的作家、不同的文章各有其个性,在掌握一般性原则的同时,重视个性,关注“例外”,解决问题才能游刃有余。
        一篇好的散文,记述的是作者心灵的印记,拨动的却是读者敏感的神经,只有掌握方法技巧,披情入文,方能心领神会。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