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的初中化学课堂情境教学分析

发表时间:2021/4/26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3月下   作者:张华
[导读] 随着时代的发展,化学教学也迈入了“核心素养”的新时期。所谓核心素养,指的是学生为了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所具备的各种能力、品质。因此化学教师要注重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建立良好的课堂情境,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湖北省枝江市安福寺镇初级中学     张华    443200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化学教学也迈入了“核心素养”的新时期。所谓核心素养,指的是学生为了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所具备的各种能力、品质。因此化学教师要注重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建立良好的课堂情境,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笔者对此进行了分析,具体如下。
关键词:核心素养;发展;初中化学;学科
        一、进行生动的导入,培养学生的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能力
       在如今的素质教育理念下,初中化学教师要采取生动的导入方法,创设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在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培养他们的宏观辨识与微观辨识能力。同时,这也属于核心素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比如在学习“碳和碳的氧化物”时,为了创设一个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并引入课题,教师可以先给学生讲解“死亡谷”的故事。然后再提出问题:“哪位同学能用我们学过化学知识来解释死亡谷的现象?”从而促使学生了解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更大,不能供给呼吸。然后教师再引出CO、CO2、C,促使学生写出其他碳和碳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找出其中的关联,形成知识网络。并借助交叉图来引导学生全面认识CO、CO2、C、H2CO3、CaCO3等物质的性质,以及互相之间的关联性,同时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而且还可以在班上展示盛石灰水的试剂瓶瓶壁上白色固体的成分和清洗方法,引导学生利用学过的知识来解决生活化的问题[1]。这样的导入方法联系了学生的实际生活,也使得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进行辨识,符合核心素养的理念。
        二、通过有趣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学习能力也属于核心素养的一部分,教师要采取有趣的教学方法,促使学生掌握学习的技巧,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使得他们学会自主学习与探究,同时提高化学教学的总体质量。
        举个例子,在学习《质量守恒定律》的过程中,为了促使学生从量的方面来进行研究,教师可询问学生:“化学反应的特征是生成了其他物质,比如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了五氧化二磷。所生成的五氧化二磷的质量和反应物磷、氧气的质量之和存在什么联系?”在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之后,再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提出假设:如果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质量产生变化,那么会产生什么现象?教师可让第一组学生开展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第二组学生则测定铁钉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前后质量。从而促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了解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情况,根据探究的结果试着总结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的变化规律,并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2]。
        三、利用多媒体学习资源,启发学生进行深入思考
        在核心素养的组成部分中,思考能力也属于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所以教师需利用丰富的多媒体学习资源,激发学生对化学问题进行深入思考,使他们学会对现象进行本质性探究,掌握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
        比如在学习“质量恒守定律”时,教师可让学生思考问题:“为什么参加化学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化学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然后用多媒体设备展示出一段动画视频:化学变化中分子被破坏,原子重新组合成其他物质的分子。让学生在观看动画视频的同时,思考化学反应的微观性质。最后再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展示出这样的定律:原子的种类、元素的种类均不变,原子的数量与质量不变,元素的质量也不变。通过这样的方式,能促使学生深入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既引发了他们的深入思考,同时也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开展实验探究教学,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与精神
        化学学科中的核心素养理念,要求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与精神,促使学生能站在科学的角度来认识物质世界,从而提高他们运用化学知识、科学方法分析和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所以化学教师要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重点,通过开展实验教学,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举个例子,在学习“碳和碳的氧化物”时,教师可设置这样一个情境:本地区盛产天然气,成为“中国气都”。天然气的成分是甲烷,甲烷燃烧后会生成什么物质?然后让学生分小组查阅资料,他们发现含有碳元素的物质完全燃烧生成co2,不完全燃烧生成co,无水CuSO4遇水变蓝。为了找到问题的答案,教师可引导学生开展实验:将甲烷在一定量的02中燃烧的产物通过图1的装置:


           
                                图1
        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了解A装置与B装置的顺序不能颠倒。实验中不用空气,而是采用纯净o2,这是因为空气中存在杂质,可能产生不良影响。学生观察到A中的无水CuSO4变蓝,而B和D里的澄清石灰水越来越浑浊,C中的红色粉末逐渐变黑,所以推理出甲烷燃烧后生成CO和H2O。最后还要让学生写出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中红色粉末变黑的化学方程式[3]。通过实验探究,从而促使学生形成科学严谨的态度与精神。
        五.利用多种评价工具,及时有效反馈学生课堂学习效果
        <化学课程标准》指出:给每一个学生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使他们都能具备适应现代生活及未来社会所必需的化学知识、技能、方法和态度,具备适应未来生存和发展所必备的科学素养,同时又注意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良好的发展。教师抓住课堂这个主阵地,实时利用多种有效的评价工具是非常重要的。细心观察同学的上课表现,及时提问并给于中肯的评价,学生或自豪或鞭策是一种评价。来自于小组之间启迪交流和深入思考再汇报成果,是组内的评价,而将全班分为若干学习小组,开展组间的竞争和评比,更有利于激发同学的求知热情和表现欲望。更为有效的是老师常常会利用下课前约10分钟的课堂练习,检查当堂的学习效果,这可能是最直接,最面向全体学生,使用频次最高的评价方式。这种评价题不仅一定要紧扣课程标准,按照当堂教学内容,符合实际学情。而且编制题数适量难度适中。
        六、总结与体会
        综上所述,初中化学学科要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主,创设多元化的教学情境,为学生提供实验探究的机会。使得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和素质都得到提升,并且能运用化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许金龙. 核心素养下的初中化学课堂情境教学策略[J]. 文理导航(中旬),2021,(02):64-65.
[2]刘平祥. 核心素养下初中化学基础薄弱生课堂教学研究[J]. 求知导刊,2021,(04):47-48.
[3]张兴燕. 刍议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J]. 数理化解题研究,2021,(02):88-8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