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基础 提升素养——初中语文考前复习策略

发表时间:2021/4/26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3月下   作者:陈捷
[导读] 每次期中期末考试之前,总会听到同事们讨论要如何会如何复习,可是到最后往往就是不断地默写,不断地做题,不断地评讲。这样的复习方法到底有多大作用?恐怕微乎其微吧。

苏州市吴江区盛泽第二中学   陈捷   215228

        每次期中期末考试之前,总会听到同事们讨论要如何会如何复习,可是到最后往往就是不断地默写,不断地做题,不断地评讲。这样的复习方法到底有多大作用?恐怕微乎其微吧。
出现这样的状况,究其原因是既没有明确的复习目标,又没有有效的复习策略,到头来师生疲于奔命却高耗低效,事倍功半。要想提高复习效率,首先要有明确的复习目标。复习,不仅仅是为了应对考试,更是为了查漏补缺,提高短板,提升素养的。
        一、查漏补缺,巩固基础
        许多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以古诗默写为例,常常今天默写错这句,明天默写错那句,一个学期十几首古诗,翻来覆去总也不能全默对。而有些学生早就掌握了,你复习时反复默写,对于他们来说就是做无用功,浪费时间精力。那怎样才更合理高效呢?笔者认为需要区别对待,对于默写全对的同学来说,老师只需隔一段时间抽查,如有问题马上巩固解决。对于那些经常出错的同学来说,要求他们准备错题本,将自己默错的诗句整理汇总,有针对性地复习和默写。对于更差一点的同学来说,要从背诵入手,一首一首过关。即使最后他还会出错,也不会太离谱。
        这项工作看起来简单,做起来不易,贵在坚持。尤其对于中间层次的学生来说,更需要老师及时的指导。一方面老师要提醒这部分学生认真整理归纳,另一方面也要关注他们的巩固情况。这样的复习策略,不可能再按照原来那样整班默写、订正、重默,而是更为个性化。老师可以利用自习等时间,灵活掌握,虽然不要求整班一起默写,但个人的复习默写和订正巩固仍然必不可少,而且老师要实时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方法。
        二、寻找规律,灵活运用
        学生往往最怕语言运用类题目,认为题型灵活多变,不好掌握,再加上有些学生积累有限,不善于思考,做此类题目更是心虚。其实这类题目也有规律可循。教师应帮助学生克服畏难情绪,建立解题信心。具体做法:可以从最基本的题型出发,进行归纳,一般初中阶段此类题目的题型就几种,以考察归纳文本、知识迁移或修辞运用为主。根据不同题型,进行有针对性地训练,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学生解题的信心源于不断地成功解题。归纳文本,要求学生掌握概括的方法,学会用自己的语言来归纳和表达。这个题型涉及学生阅读和提取信息的能力,当然也考察学生组织语言的能力。我们从最简单的寻找中心句出发,然后研究中心句是如何统领全段文字的。在此基础上我们再训练如何从文本中提取有效信息,进行整合并表达成句。知识迁移类题型主要考察学生知识转化的能力,多以日常常见的社会现象或自然知识出题。这类题型一方面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常识,另一方面又要求学生能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会基本的推理演绎。此类题型离不开从现象到本质并由此得出结论的模式,因此学生只要掌握推演方法,亦可迎刃而解。修辞运用,主要考察学生的语言积累,考查学生能否熟练地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仿句是其常见的题型,有些学生因为自身语言贫乏,对此类题目敬而远之,平时缺少训练,到了考试自然一筹莫展。所以光靠考前复习是远远不够的,应该在平时下功夫。一方面要先破解学生的畏难情绪,另一方面要设计有难度梯度的练习,帮助学生从最基本的写起,逐步提升难度。
        三、注意收集,厚积薄发
        名著阅读目前也已经纳入考试范围,就具体要求来说,主要考察学生对名著故事情节的熟悉程度,而非理解主题或人物形象、赏析艺术手法。就难度而言,并不算大。但考察故事情节,就要求学生熟读原著,对原著中的一些细节都了如指掌,否则答题时就会一头雾水。这个要求看起来不高,实则却不简单。学生不仅要熟读原著,还要在此基础上对原著的主要故事情节进行梳理和必要的记忆。因此,在考试前临时抱佛脚,想靠背诵一些知识点或者多刷一些练习题来复习这部分内容的,基本都属于徒劳。
        比较有效的方法,还是平时的积累。当然首先要认真阅读原著,不是一目十行,而是字斟句酌。对于原著中一些精彩的描写、重要的故事情节要加以摘抄和整理。做好阅读笔记是名著阅读学习中行之有效的方式。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对收集的信息进行分类汇总与整合,归纳考点,不仅是应对考试,更是对自己阅读学习的总结和提升。笔者在实际操作中,常常会建议学生根据自己整理的材料设计相应的试题,学生之间交换解答,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帮助学生查漏补缺,不无裨益。
        四、感同身受,赏析有道
        古诗词阅读赏析也是学生觉得难度颇高的题组。一则古诗词年代久远,有些作品存在晦涩难懂的情况。二则古诗词属于表达精简的文学作品,言简而意蕴深长,容易出现理解不到位的情况。三则部分学生对古诗词常用的表现手法、艺术手段掌握不牢,不能辨别区分,更不用说赏析了。
        针对这些情况,笔者认为还是要在平时多下功夫。语文学习,功夫在课外。应该指导学生注意平时的积累,同时在日常的古诗词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阅读和赏析作品,提出自己的见解。


有时我们回答不好题目,可能是由对作品的理解有偏差引起的,因此如何体会一首古诗词表达的思想情感对于阅读这首作品至关重要。笔者认为,要比较准确地理解一首作品,首先要做到感同身受:把自己代入作者的身份,感受作者在此情此景下内心的情感波澜,细致地品味作者情感的变化,想象在作者所处的生活环境中应该有的思想感情。这样做我们往往能与作者产生共鸣,也就更容易理解作者在简约的文字背后所传达出的丰富情感。
        另外,对于古诗词常用表现手法的积累也很重要。一般来说,一首作品或多或少会用到一些艺术手法,掌握常见手法的表现形式、表达作用,对于我们解题有很大的帮助。诗词鉴赏题,主要是两类,一类重在考察对作品内容和思想情感的理解,一类重在考察对作品的艺术表现手法的赏析。所以融入到作者的情感世界中,牢固掌握基本的艺术表现手法尤为重要。
        五、注意积累,移情共鸣
        文言文阅读历来是学生的难点。许多学生反映文章读不懂,这是学生缺乏必要的文言知识的积累,缺乏联系上下文揣度文本的能力造成的。要解决这个问题,还是要回归日常的积累。教材上的文言文,是极好的范例,一般来说初中阶段出现的文言文语法现象和知识点,都在教材中出现过。为什么学生还掌握不好呢?是因为平时缺乏有意识地积累和整理,往往前学后忘。要避免这样的情况,就要做好日常笔记。笔者在新授课时,要求学生按照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虚词用法等门类做好分类整理。一学期下来,学生的笔记记了不少,但如果不加整理不去记忆,还是无用的。因此笔者要求学生在考试前对笔记进行整理,把一些常见的实词和虚词的释义和用法牢记于心。在此基础上安排有针对性的练习,帮助学生在实战中掌握基本的文言文常识。练习结束后,笔者要求学生对错误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找出自己的薄弱点,及时弥补。
        文言文阅读还有一个难点,就是学生往往不能准确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这一方面是因为文言文本身与现代语文之间存在隔阂,另一方面也是学生缺乏相应的生活体验造成的。因此,让学生与作者产生思想共鸣就变得非常重要。比如《幼时记趣》这样的文章,就要调动学生的童年记忆和生活经验,对比自己的儿时经历,学生就能很好地理解作者的意趣。面对考试,学生也要想方设法调动自己的生活体验,想象作者所处的情境,只有身临其境,才能更好地理解作者彼时彼刻的思想感情。
        六、分类训练,掌握方法
        课外现代文阅读是当今语文阅读考察的重头戏,却也是学生失分比较多的题组。此类题目就文章体裁来说,可以分为散文阅读、小说阅读、议论文阅读和说明文阅读等。复习时应该根据文章体裁分类进行训练。议论文阅读和说明文阅读题型比较固定,多半涉及中心论点、说明内容、论证方法、说明方法等。大多数同学能掌握这两类文章的答题技巧,因此在复习时主要针对一些有难点的文章进行训练,比如没有很明确中心论点的议论文如何归纳论点,说明比较分散的说明文如何归纳说明内容等。当然论证方法和说明方法也是复习重点,要求学生能准确判断并掌握其作用。
        课外现代文的阅读难点主要在散文和小说的阅读,抒情性的散文比较难把握,理解起来可能存在难度,因此考前训练主要让学生练习如何厘清文章主要的感情线索,抓住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弄清作者的情感态度和思想主旨。小说的阅读,主要抓住“三要素”进行训练,弄清故事情节,注意环境描写,理解人物形象,做好这三点,小说阅读亦可迎刃而解。此外,散文和小说常见的表现手法也是学生应该掌握的内容,可以通过典型例题的训练来帮助学生强化这一方面的知识。
        七、审题明确,立意见长
        写作是当下语文考试中所占分值最大的题组,也是容易拉开学生差距的题目。考场作文,首先要准确的审题。因此平时的教学和考前的复习首先要围绕这一点进行。笔者在对学生进行审题训练时,一般会给出几组题目,让学生寻找其中的关键信息,并确定题目的限制范围,进而思考可以写哪些题材。其实学生写作的难点主要在审题和取材,如果审题有误则后续努力白费,如果取材有误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所以考前复习不在于让学生多写几篇作文,而在于帮助学生提高审题和选材的能力。
        在审清题意的基础上进行选材,不会出现偏题,但是如何选择更恰当的题材也相当重要。笔者一般要求学生选取自己最熟悉最有话说的内容来写,当然所选的题材必须贴合题意。考前训练,一般要求学生根据题意,罗列可以作为题材的内容,然后再根据主题和自己的特长进行选择加工。这样的训练有助于学生合理运用自己有限的素材。
        主题立意也是一篇文章的重要考察点,在审清题意,选择合理的素材之后,我们就要考虑如何写出更有意义的主题。我们平时的训练和复习应该着眼于培养学生深入思考的能力。给学生提供一些素材,让学生从中归纳升华可以作为文章主题立意的东西,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更深入广泛的思考,力求找出新意,找出更具意义和价值的东西,是我们训练学生开拓文章立意的一种方法。
        结语:面对考试,临时抱佛脚固不可取,但必要的考试复习策略却能帮助我们事半功倍,因此探索有效的复习策略也是我们语文教学研究不可忽略的内容。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