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有理数混合运算能力的探究

发表时间:2021/4/2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6月1期   作者:费世幸
[导读] 作为初中数学学习中的基本运算方式,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学习至关重要,学好数学首先需要掌握基础,有理数运算在数学计算中运用几率非常大,初中数学计算步骤开始复杂化,学好有理数运算才能理解之后的数学知识,而在初中数学中,学生经常在进行有理数混合运算时计算结果出现错误。

费世幸    惠州一中实验学校  广东  惠州  516000
【摘要】作为初中数学学习中的基本运算方式,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学习至关重要,学好数学首先需要掌握基础,有理数运算在数学计算中运用几率非常大,初中数学计算步骤开始复杂化,学好有理数运算才能理解之后的数学知识,而在初中数学中,学生经常在进行有理数混合运算时计算结果出现错误。
关键字:初中数学 有理数 策略分析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6-175-02

        引言:
        初中数学的教学中,教学方式更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计算能力,课程难度进一步加深,初中生在数字运算上需要进行更精细复杂的计算,数学教师应该带领大家在数学的计算能力上下功夫。在数学七年级上册的有理数教学中,就是检验学生们计算能力的一道关卡。教师应该注意到学生们的计算问题,发现他们在解题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制定解决策略,本文做了提高有理数混合运算能力的探究 ,希望能够对初中生学习数学有所帮助。
        1、造成学生有理数混合运算水平低的原因
        1.1 计算时审题不细心,性格马虎
        学生在进行数学运算时,由于性格原因,或者做题追求速度,对于题目的数字或者运算符号观看不仔细,容易出现漏看、看错的现象,而有的初中生不喜欢计算,做题敷衍,遇到复杂的算式往往运算不够仔细,在草稿上初略一算,也不在意自己是否做对,只是打算在课堂应付教师,以达成完成任务的目的,并且在数学的计算中,学生只要做出来就懒得检查,往往会出现审题错误的情况[1]。
        1.2 计算习惯不好
        (1)应用乘法分配律时弄错符号
        初中生在进行计算的时候对于符号运算理解不透彻,特别是负数乘以其他有理数时,如果不注意,学生计算经常会出现错误,对于符号换算的理解还不够透彻。
        例如:计算:
        错解:原式
        解析:在过程运算中,没有考虑负号相乘的概念,负负得正,运算中要考虑变号,而且根据乘法分配律的运算法则,学生做题时应该严谨,注意书写规范,并应该按照如此步骤进行计算:
        (2)违背运算顺序出错
        学生在计算中,可能会和别的数学知识混淆,导致运算顺序出现错误,学生在遇到数字乘积可以凑成整数的两个数字,先入为主将其进行优先计算,从而出现解题失误。
        解析:一般学生看到互为倒数可能会觉得计算这两个公式更简单的想法,为了计算结果更简便往往会先将这两数相乘,有理数运算法则中,同级运算,是要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来进行的,学生在计算过程中要谨记运算法则,不能因为追求简单算法而出现运算不小心的现象,也应正确理解公式应该如何运用[2]。



        2.培养和提高理数混合运算能力的策略
        2.1 提前复习,课堂留疑
        初中数学教学,应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引导学生思维延展能力,通过数学能力水平的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才能得到有效的提高,在教学课堂上,教师应该向学生提倡进行学前预习,将教学知识提前在脑子中过一遍,增强对于知识的理解,也能对自己觉得难懂的知识有个大概的认识,之后教师讲解时,学生就知道侧重听哪一点了,教师在讲解时教课也能更容易进行,教学老师可以对于要讲的课程提前进行一下难点分析,并且为学生设立问题,让他们通过思考来对知识有个加深的认识过程,并且自己对于问题有个大致的解题思路,之后教师在对其讲解也能更好的理解解题思路,也能更灵活的将其运用到同类型题目中,初中生需要在数学课堂上勤于思考,充分锻炼自己的数学学习水平。
        初中生在学习中往往会遇到困难,教学老师应该引导其进行自主思考,尽量自己去解决难题,教师在课上也应该经常提问学生解答问题,让学生在进行知识的听学同时,也能迅速的回答教师问题,保持思路清晰,条理明朗,高度保持课堂的专注度。
        2.2 端正学习态度,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
        初中生在学习数学时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在数学的有理数混合运算中也需要进行大量的练习增加计算的正确率,因此初中生需要端正学习的态度,改善自己日常的计算方式。像是在日常的做题练习中,学生应该仔细审题,避免因为自己看错看漏而出现的失误,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应该经常向初中生灌输仔细审题的理念,增加学生在这方面的意识,教师日常经常提醒,学生在日常的做题脑中很大概率会有相关记忆,初中生需要改正自己的马虎习惯,这样既不利于学习,在日常生活中也容易出现状况,想要提升运算能力,正确审题就是最关键的一步。
        学生在日常做题运算时,要保持卷面的美观整洁,并且计算步骤符合规范,不要落步骤少步骤,而学生书写规范、计算明朗,之后也容易发现自己出现的问题。
        最后初中生在做完自己的任务后,要记得日行检察,只有养成善于检查的习惯,学生才能更好地改正自己的错误,而检查也可以发现自己做题哪里有问题,像是审题错误,步骤计算有问题等粗心而造成的失误,对于自己的马虎行为也有了很好的改善效果,便于学生养成细心谨慎的行为习惯。
        2.3 加强估算教学,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学老师可以适当让初中生在计算的时候进行估算训练,培养学生的数感,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在有理数混合运算教学中,学生可以自己在脑中估算算式的结果,让学生将自己的估算和日常计算相结合,以此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长期进行估算教学,可以对学生的运算能力有很大的影响,学生养成善于估算的行为习惯,心算能力提升,同时增加初中生对于数字的敏感度,日常的运算速度因此会有很大的改善,估算教学如果能够取得一定的结果,学生的运算准确率也会有所提高,初中生的运算能力将会是他们在学习中的一大优势[3]。  所以教师日常要对学生的估算能力进行训练,可以在课堂上开展活动练习,让学生进行数字运算比赛,或者分小组进行游戏教学来提升估算能力,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经常需要考虑多种因素,而学生在日常的运算时,现在心里进行一个大致估算,也可以有效的检验自己运算结果是否正确。
        结束语:
        总而言之,教学老师在初中数学教育中应该注重提高初中生的运算能力,练习好基础技能才能提高学生整体数学水平。教师在进行日常的教学时,应该找对训练方法,优化学生的个人学习行为习惯,只有持之以恒的进行计算练习,才能将运算的错误率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盛建武,卿芳.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需要——“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教学实践与思考[J].湖南教育(C版),2020(07):32-34.
[2]沈莹琪.“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教学设计[J].中国数学教育,2020(07):21-24.
[3]张志英.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J].智力,2020(04):131-13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