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思维导图有效促进初中学生数学学习的策略初探

发表时间:2021/4/2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6月1期   作者:刘兆俊
[导读]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创新意识,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实践活动中得到发展的,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能得到充分发展。教学应该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主阵地,通过对初中学生数学学习现状的调查研究可以发现,很多同学在学习数学时,缺少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的指导,对数学知识体系之间的联系缺乏总结归纳,对知识的学习主要停留在习题的演练

刘兆俊    四川省攀枝花市第七高级中学校
【摘要】《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创新意识,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实践活动中得到发展的,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能得到充分发展。教学应该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主阵地,通过对初中学生数学学习现状的调查研究可以发现,很多同学在学习数学时,缺少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的指导,对数学知识体系之间的联系缺乏总结归纳,对知识的学习主要停留在习题的演练上,而没有形成一个完善的知识体系,因而学习效果并不显著。本文主要讲述将思维导图用于初中生的数学学习,让他们获得整理数学知识的方法和经验,积极参与到对数学知识体系的归纳整理上来,从而提高数学学习效率。
【关键词】初中数学;思维导图;有效学习;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6-189-01

        对于大部分初中生来说,他们认为数学知识总是琐碎的、零散的,即使是老师在学习过程中讲解的再详细,复习过程中总结的再清晰,一般很少有学生能真正系统的掌握知识结构。那如何让学生的数学知识掌握的更系统理论化,更能准确理解抽象单调的公式图片,思维导图就派上了用场,从而也大大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一、当前初中生数学学习面临的问题
        1.不能很好解析数学概念和命题框架,只会单纯的记公式
        在数学的学习方法上,绝大多数初中生采取的是翻看课本、做题,只重视对各种类型的习题的演练,却缺乏对知识的系统整理和适当拓展,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不够重视。例如,老师们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叫"万变不离其宗",因而学生很是注重课本上相关题型的练习,课本上的公式倒背如流,典型题型掌握的滚瓜烂熟,但一旦形式稍加改变,则陷入思维的困境,这就是典型的只注重题海战术而忽视对知识的掌握。
        2、学生感到数学知识杂乱、零散,缺少对知识的整体认识
        对于数学这门学科,学生们看到的往往是一系列的公式串联起来的一门课,不同的体系,不同的知识都是需要有大量的公式的串联,而那些看起来枯燥乏味的公式又不容易理解,因而他们往往是掌握不了老师的教学方法,而自己又很难理清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因而很多人都认为数学是一门很难掌握的学科[1]。
        3、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工作做的不够,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指导缺乏体系的方法
        学生希望老师指导他们的具体学习,但很多老师却缺乏相关知识和材料,对学生的学习指导缺乏体系的方法,多数老师要求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却没有具体指导,检查反馈的效果也不尽如人意。例如,老师在一节课讲解完之后要求学生自己理清思路,而老师一般认为他们的任务是讲授知识,却忽视了对学生思路的理清,尤其是对数学这门理解起来不甚简单的学科,学生非常需要老师的指导,而许多老师在这一方面还有欠缺。



        二、思维导图对中学生数学学习的促进作用
        对于那些学习数学困难的学生,他们感觉困难的根源就是对数学知识没有达到真正的理解地步,而只是将各个知识点杂乱无章的累积在脑海中,却无法灵活运用,因而学好数学最需要?就是把数学知识有序的组织起来,而思维导图恰恰具有这一功能。
        1.思维导图在数学预习中的应用
        课前环节的预习是教学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真正掌握好一堂新课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所谓的数学预习不过就是浏览一下教材内容,对教材有个初步印象,知道接下来的课程大致讲些什么即可,但这样的预习并没有起到真正的预习作用。而运用思维导图的学习方式进行预习,其效果显而易见。例如,以讲解"整式"这节课为例,首先让学生在一张白纸上画一个圆,在作为主要知识点的圈内写上"整式",然后由此为中央向外发散思维,画出多个分支线,将其他的关键词如"单项式"、"多项式"、"运用"写到主分支线上,以此类推,重复操作。那么,学生在绘制此草稿图形时,大脑处于快速运转状态,能在较短时间里完成预习,并且让学生有一个明确的目标,能看到所要学习的重点、难点、理顺自己的思路,在真正上课的时候老师也就可以做到有的放矢[2]。
        2.思维导图在数学复习中的作用
        课后复习是巩固并提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重要环节。以往的课后数学复习,学生往往是专注于课本和非常典型的题型,注重于题海战术而忽视对知识的总结和概括。而对思维导图这种方式,学生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例如,老师可以采用章节复习或是按照知识分类复习。按照章节复习的话,老师可以让学生自己画一个图,综合最近几个章节的所有重要知识点,进行整合,让学生在自己头脑中对最近学习的知识点进行一个概括,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而在进行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对难以记忆或根本上遗忘的知识点赶快进行查缺补漏,以求更好的掌握知识。而对于章节复习,比如"直角三角形是特殊三角形"这个知识点",引导学生思考满足这一条件的因素,就可以分支出"有一个角是直角"和"勾股定理"两种,而满足"满足有一个角是直角"的条件又有"SAS"、"AAS"、"ASA"三种情况,满足"勾股定理"的则是"SSS"一种情况,学生进而分析这几种情况所代表的意思,这样以来,学生就能够快速掌握这一知识点,并且更加形象生动,不容易忘记。
        3.学生运用思维导图做笔记
        传统的课堂笔记,仅仅是对老师所讲述的课堂知识的不完全的机械的复制,各个知识点之间是单独存在的,彼此之间没有关联、没有重点,而学生往往是忙于记录却没有时间进行思考,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形成了课堂上的绝对主角,而学生则处于从属和被动接受地位,这样就很难养成学生主动思考的习惯,进而形成了思维惰性。而采用思维导图做笔记,学生可以省却繁琐步骤和多余的文字,只用简单的短语和单词或者线条就可以把重要的知识点迅速记下来,并且顺应大脑的思维把他们串联起来,记忆的同时再加上自己的创意,这样学生不仅仅能轻松跟上老师的步伐,还能充分理解进而快乐思考。课后,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在笔记上涂抹上自己喜欢的颜色,形成一幅五颜六色的图画,有创意又难以忘记。
        总之,思维导图为学生学习提供了一个思考框架,它作为一种全新的思维模式,不仅可以作为辅助思考的工具,还能作为学习知识和处理知识的有效的新方法,直接应用于知识的学习过程。在数学学习中引入思维导图,发挥其在预习、复习、整理笔记时的作用,可以帮助学生理清知识脉络,提升逻辑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 赵国庆.概念图、思维导图教学应用若干重要问题的探讨[J].电化教育研究.2012(05):27-28.
[2] 刘强.利用思维导图指导高中生数学复习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