浇灌学生心灵,绽放阅读之花——中小学衔接阶段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践研究

发表时间:2021/4/26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6月   作者:王晓燕
[导读] 学生从小学到初中的顺利衔接不再单纯是师生之间的问题,还受到家庭和社会的影响。中小学语文能否成功衔接,直接影响到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未来语文学业成绩的提高。许多一线教师对此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并探讨了中小学语文教学衔接的对策。

王晓燕   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城关一小  343100
摘要:学生从小学到初中的顺利衔接不再单纯是师生之间的问题,还受到家庭和社会的影响。中小学语文能否成功衔接,直接影响到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未来语文学业成绩的提高。许多一线教师对此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并探讨了中小学语文教学衔接的对策。
关键词:中小学  衔接阶段  语文阅读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1)6-026-01

        引言
        阅读是语文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和文本之间有效的对话过程,是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发展思维、认识世界、丰富审美体验的重要渠道。也是学生终身学习,不断提高自身能力的前提。从小学语文教学现状来看,大部分学生的感受能力较好,但应用能力、创新能力、探究能力和理解能力较弱。特别是进入初中后,部分学生语文成绩波动较大,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对阅读不知所措、害怕、不知所措,这大大增加了其比重。因此,小学毕业班语文教师应做好语文阅读教学的衔接工作。
        一、创设开放型课堂,引领学生交流
        在阅读教学中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老师应该立足于日常教学,给予学生课堂交流的机会,既有助于实现学生主动思考,又能够让学生积极地进行语言的表达,更能够增强学生的语言文字理解能力,实现语言表达能力的锻炼,深化阅读知识的理解,提升综合能力。
        例如:在《北京的春节》的学习中,为了让学生感受老舍朴实简单的语言所表达出来的真实情感,老师让学生们通过小组合作一同交流本篇文章的语言特点、中心思想和段落大意,这时课堂成为了学生的课堂,学生也成为了阅读的主人,有助于在学生主观能动性发挥的过程中,积极探讨交流思想,表达见解,集思广益,深入理解阅读文本。同时,通过这样开放型的课堂,让学生获得交流的机会,又能够在集思广益中提升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学生积极自主学习。另外,在《腊八粥》的学习中,为了促进学生了解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文化,并且体会作者笔下人物的角色特点,老师让学生们通过小组合作自主设计小剧本,自主选择人物角色,在小组内进行演绎和表演,给出学生十分钟的时间,当学生们在组内表演完之后,老师随机选派一个小组到讲台上将自己的小剧本进行演绎,让阅读文本变活了,也能够激活阅读课堂,让阅读教学更加生动,更加有趣,富有活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课堂融入,最大程度上让学生在开放型课堂中获得阅读智慧,引领学生交流思想、表达感情。
        二、策略引领,示范批注阅读的方法
        思维能力作为小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之一,在阅读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至关重要。批注阅读作为精读的重要方式,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学会提出阅读呢?由于小学生思维能力有限,教师可以采取示范式的批注阅读,让学生了解如何为一篇文章做批注,掌握一定的方法,这也是为学生思维能力发展铺下一条平坦的道路。


教师在示范批注阅读方法的时候,可以从基础的字词句到段再到文本内容整体,只有教师将自己的批注内容展示给学生,为学生做出引导和示范,他们才会有所依据,才能让自己的批注更加有效。
        例如在《匆匆》这篇课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采取批注阅读的方法,让学生感受散文的语言美,体悟作者的思想情志。怎样才能欣赏一篇文章的语言美,感受作者的思想呢?教师可以为学生做出批注示范。例如,在“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后面可以批注“采用排比的方法,写出了万物更迭,失去的终会到来,为下文自己的情感抒发做铺垫”,在“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后面批注“采用比喻的方法写出了日子在岁月的长河中悄然消失”,在“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后面批注“我们怎么样才能不浪费失去的日子,怎么样才算不白白走这一遭”,教师的示范给了学生很大的启发,学生可以按照教师的示范批注,完成自我的批注,这样的批注也是比较有效的。
        示范批注方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可以将自己的批注内容展示给学生,让他们了解批注阅读的价值,让学生关注怎样阅读才更有效,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方法,但是却不能忘记学生的主体性,要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
        三、提升阅读速度,优化学生阅读实效
        对于小学到初中阶段的语文知识教学,最能够吸引教师注意的就是如何提升学生语言理解能力。反映到现实的语文知识学习中来,就是教师需要怎样提升学生的语文阅读理解能力。为此,需要教师首先提升学生的阅读速度,对于小学阶段学生来说,文本阅读就是在考查学生的文本理解水平。但是学生需要首先完整阅读文本内容,才能够针对提问的题目做出正确的判断。现阶段的学生往往不能够有效完成相关考试文本的阅读,即便是学生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完整地阅读全文,但是对应的时间依旧显得十分仓促。为此,需要教师综合分析造成学生的阅读速度慢的原因,为学生介绍有效的阅读方法,不断提高学生的文本阅读速率,从而不断优化学生的阅读实效。
        例如,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对应的文本阅读,因为小学到初中的考试文本阅读是有相当难度的,故而需要学生花费相对较长的时间来进行文本的理解和分析。针对学生的此类问题,需要教师为学生讲解高效率的阅读方式,使得学生能够在规定的时间之内有效掌握对应的文本信息。学生想要拥有这样的阅读速率,必须经过长时间的练习和反复强化。为此,教师指导学生抽出固定的时间来引导其进行相应的阅读强化练习。在三分钟甚至更短的时间内,要求学生做到对阅读文本的整体性概括,以此为基础教学方法指导学生进行阅读速率的练习。通过教师的指导和训练,学生的阅读速度和实效有了飞跃性的提升。
        结束语
        综上所述,语文阅读教学小初衔接是一项重要工作,小学毕业班的教师在开展语文阅读教学时务必要立足于新课程标准,注重文本,多方努力,帮助学生从小学稳步过渡到初中,促进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提升,为其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陶珺.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衔接问题及对策研究[J].文理导航(上旬),2020(02):34.
[2]李万平.如何做好中小学阶段的语文阅读衔接教学[J].新课程(中),2019(09):62.
[3]蒋丽妮.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衔接的策略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8(48):89-9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