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美术教育审美个性培养途径探究 雷大远

发表时间:2021/4/26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6月   作者:雷大远
[导读]

雷大远   四川省盐业学校  643010
摘要:中职美术教育对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有很积极的作用,对此,现阶段各位美术老师在进行美术教育的过程中应该积极转变教学策略,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为出发点,发展学生的个性特点,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本文就美术教育审美能力的培养做出了简单分析。
关键词:中职美术教育审美个性培养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1)6-103-01

        个性,也可称之为人格,是指一个人整体的精神面貌。指一个人区别于其他人的独特精神面貌和心理特征,以及特别擅长的技能和特有的经验。它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伦理观、道德观、兴趣等方面,是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具有一定倾向性的特征。
        个性构成是多层次的,富有复杂性,它由先天和后天两个方面构成。其中,先天遗传为个性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可能性,而后天的培养在个性形成中起到绝大部分的因素,这也是个性形成的主要因素。
        近年来,随着中职美术多样化发展的趋势,中职美术教学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单一、传统的教学模式,呆板、陈旧的教学方法已经对艺术课堂的发展和学生的发展,包括学生个性培养、发展造成了双重障碍。个性培养对于中职美术教育来说非常重要。“个性是在个人的生理素质的基础上,在人的具体生活道路上,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1]因此,我们应该从中职学生的性格特征出发,再以具体的美术教育为手段来实施对学生的个性培养。面对思维活跃但审美情趣却相对底下的中职学生,要不要墨守成规地进行素质教育,是我们值得思考的问题。如何去培养中职学生的审美个性。中职学生的个性发掘应该是进行审美素质培养的出发点。培养中职学生的审美个性可以通过审美教育活动,促进个体的审美发展、全面发展,进而推动个体自身及个体与社会的和谐完美的发展。
        一、鼓励艺术实践、培养创造性思维思考的能力
        美术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在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前提下,鼓励并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是发展学生个性的最好方法。“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面对同一的审美对象,不同的学生,会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受和情感特征,会有对作品的不同审美理解。因此,在中职美术教育教学中,教师不能按部就班地给审美作品规定统一的评价标准,而是应该充分地发挥学生的想象空间,鼓励学生用自己独特的视觉感受去欣赏、分析作品,达到思维发散思考的效果,使学生的情感与对象产生共鸣,使想象力自由地发展。此外,在美术教学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不仅让学生亲自动手,用各种感官去感知,同时要鼓励学生参加艺术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艺术实践活动一般是在相对开放的环境下,面对不断变换的对象、环境进行的。在艺术实践活动中,学生不再是学习、审美的被动接受者,而是接受美的主体。他们对审美对象的感觉和认识的深度、广度都不是在封闭的环境下所能比拟的。这样更容易产生创造性火花,表现出创造举动。学习的积极性也很容易被调动起来。下面请看一个教学案例分析:在我所教的中职建筑专业的美术教学中,我除了传授课本知识以外,还鼓励学生定期地考察建材市场,对装修材料做各个季节的性能分析和装修风格与材料匹配分析。


在这项市场调查研究中,学生渐渐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由于对市场的了解,他们敢于突破学校的学习,把课堂学习的知识运用到艺术实践中去,主动去社会上争取装修实践工作,把不懂不会的知识收集起来,上课时与我交流,这样边学边做,学生在实践中身份也得到转变,学生的积极性、创新性、突破性被充分调动出来。这样的艺术实践不仅给学生主动探索的机会,使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审美个性。在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培养中职学生的审美个性,可以使中职的美术教学活泛起来,达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而学生也会无形中体验到教师对自己的关注和信任,会自觉地产生一种肯定的情感反应,从而乐于接受教诲,并充满自信。在美术教育中,多鼓励学生会让他们感觉到自身的潜力和价值,在艺术创作中大胆创新,勇立新意,可以促进学生审美个性的发展。学生是一个个具有独立人格的鲜明个体,其个性只有在自由的环境中才能得到发展。教师不能根据自己的审美喜好干涉学生的审美习惯,应该多鼓励,从学生的感受出发,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这样,久而久之学生独特的审美体验和自我感受才会逐渐培养起来,学生的自我感知的能力才会在美术教学中得到强化和发展。
        二、注重创新型个性心理品质的培养
        个性心理是在完成一般心理过程之后发展起来的,没有一般心理过程发展做基础,就不可能有个性心理的发生。换而言之,可以把个性心理比喻成上层建筑。所谓个性心理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倾向性,二是个性特征。前者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和世界观。后者包括:能力,气质、性格。
        从某种意义上讲,美术教育是审美个性培养的理想方式,是教师个性心理特征与学生个性心理特征相互影响的过程。实践证明,学生个性心理的发展对于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及能力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换言之,就是在审美教育过程中通过审美对象蕴含的意义来激发审美主体内心的个性感受,使审美主体成为性格完善而又独特,并全面发展的人。
对于中职美术教学来说,在平时的教学中,一是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尽可能地满足不同学生的审美需求,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同时为有思维拓展较为活跃的学生留出发展的空间。二是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要鼓励学生建立自我充实、自我更新、自我超越意识,逐步形成创新型个性心理品质。
        三、把中职美术学习与职业素养要求结合
        目前来看,中职美术教学中,普遍的现象是把提高学生的技术、技能摆在首位,职业美术教学只是学生技术技能训练中的辅助教学手段,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素质培养,这是中职美术教学的症结所在。要改变这一现状,就要注意在教学过程中做到因材施教。根据学生个性特点进行正确的引导。在中职美术教学中,学生的个体意识如果得不到发展,慢慢地学生就会依赖教师或其他人的审美倾向,导致审美个性丧失,从而去盲目的追求和认知。这是十分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在审美个性培养中是极其重要的,但对中职美术学习来说,扎实的美术功底是审美培养的必要条件。了解、学习、掌握各种绘画技法,是学生表达个性、传达思想感情及认识的工具。但是绘画技能的练习不是学生学习美术的目标,而是要把基础学习的东西转化为学生表达其独立思想、情感的职业技能手段。最好在中职美术的学习中把审美个性培养与专业职业技能要求相结合,这样则能够逐渐在学习中灌输职业素养对学生的个性影响方面。
        美术教育对于学生未来漫长的学习生活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是学生初步树立价值观、审美意识的奠基阶段。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对学生文化能力的提升,更要考虑到学生的综合发展,在文化课程教学的同时开展科学的美术教育,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1]吴伟清.中职美术教学对审美能力的培养[J].学子(理论版),2013(7):56-5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