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发表时间:2021/4/26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6月   作者:庞姹
[导读]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核心环节。课堂教学效益最终决定着学校教学质量。为了全面了解当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现状,笔者深入一线课堂,对课堂教学情况进行了调研,今将自己的所见所思所想从两个方面与大家分享,如能与广大一线教师产生共鸣,将倍感荣幸。

庞姹    吉林省通榆县新华镇小学校
摘要: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核心环节。课堂教学效益最终决定着学校教学质量。为了全面了解当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现状,笔者深入一线课堂,对课堂教学情况进行了调研,今将自己的所见所思所想从两个方面与大家分享,如能与广大一线教师产生共鸣,将倍感荣幸。
关键词:小学语文  存在  问题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1)6-137-01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核心环节。课堂教学效益最终决定着学校教学质量。
        一、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师讲得多,学生探究少。
        《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在第三部分“实施建议”中明确指出:“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语文教学要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但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并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教师依然是课堂教学的主角,满堂灌,满堂问的情况较为普遍,既不给学生探究的时间,也不给学生探究的机会,即使偶有为之,也只是蜻蜓点水。
        2.关注知识多,关注技能少。
        教师的教学目标定位基本上还停留在知识层面上,课堂上教师做得最多的就是讲知识,教知识,一节课学生能认多少字,能算多少道题成为多数教师关注的点。即使有方法、技能的学习,也不是基于学生充分学习和实践基础上的学习经验的总结梳理,更多来源于教师的传授,这种教学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发展。
        3.问题设计多,思维含量少。
        教师在教学问题设计上过于琐碎,不惧启发性,缺少思维的含量。教师随意发问,学生碎片化做答。如有指向高阶思维、深度学习的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时,教师不是搭梯子,鼓励学生去交流思考问题,而是越俎代庖,迫不及待的包办代替进行总结或说出答案。学生在课堂上不善独立思考,多是随声附和。
        4.关注课件多,研读教材少。
        教师备课在课件制作上花费太多气力,而在教材研读上明显不足。把握不准教材的目标要求,理解不透教材编写意图,教学上顾此失彼,偏离教学重点。比如小学语文一二年级教材在最后一单元均会安排一到两篇不全文注音或者全文不注音的课文,教材为什么要安排这样的课文,其目的何在?这类课文的教学与其他课文的教学有何不同?不同年级的面对此类课文时在教学上有什么新变化?教师心中不清楚。而盲目追求课件制作上标新立异,反有华而不实之感。
        5.课堂容量小,教学效率低。
        有的老师为了实现人人过关的目标,课堂教学呈现容量过小的现象。有的老师一节课就研究一道数学题,有的老师一节课就在认识那十几个字,看似面向全体,但没有体现因材施教。


我们的教学可以齐步走,但不能同时立定,我们要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这才是高效的课堂。
        二、课堂教学改进建议
        1.科学制定教学目标。
        教师要认真学习课标,研读教材,把握教材的编写意图,科学合理的制定教学目标,充分发挥教材在教育教学中的价值。避免教学中出现越位和不到位现象,避免教学偏离目标。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上,建议教师要把握统编教材的编写特点,从单元篇章页入手,把握单元核心目标,结合每篇课文的链接语或课后练习题将单元目标细化到每篇课文中去,力争一课一得,得得相连,最终达成单元教学目标。
        2.积极转变教学方式。
        教师要变师本课堂为生本课堂,要研究学生,了解学情,找准教学的起点,课堂的生发点和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知识学习问题化,问题设计活动化,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学习中来,在实践中提取方法,获得最基础、最重要的学习经验,让每个孩子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体会学习的快乐。教学中教师要采用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方式,要避免形式上的大合唱,要让学生进行实质性的思考、表达、讨论与交流。如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教学目标是“阅读时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那么在教学《飞向蓝天的恐龙》一课时,我们就要把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权利教给学生。让学生自主提问,小组交流并尝试解决问题,学生在交流中形成解决问题的经验。
        3.合理把控教学节奏。
        教师要研究课堂,合理安排教学环节,把控课堂教学节奏,努力做到张弛有度,动静结合。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让知识,方法,思维三者间建立起联系,不要漫无目的的推着往前走,脚底踩西瓜,出溜到哪算哪,毫无目的和章法可言。另外,教师所设计的每一个问题,学生所做的每一次回答,不是为教师的教服务的,不是为了教师能更顺畅地推进教学进程,而是为了学生的学,为了学生能学得更好。
        4.营造良好课堂氛围。
        教师在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情感,要创建平等、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教师要从“知识的神坛”上走下来,成为学生真正的学习伙伴,与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允许学生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新奇的想法,暂缓批评,激励善待学生,创设一种“心理自由和安全”的课堂教学环境,让学生的心智和心灵能自由自在的放飞。
        5.恰当使用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具有容量大,直观性强的特点,如果使用得当可以很好的辅助教学,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但教师不能唯技术,被信息技术牵制。要处理好传统教学方式与信息技术的关系,教师在教学中要慎用信息技术,要用在关键处,节点处。如在识字课《文具的家》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将识字与认识事物相结合;在教学《太空生活趣事多》一文时,学生可以借助媒体帮助学生了解航天员在宇宙飞船里的生活情景。这样的技术使用拉近了学生与教材的距离,降低了教学的难度,学生的学习兴趣会变得更浓。
        课堂教学作为学校的重要组织形式,其效益的高低决定着教学的成败,作为教师我们要切己体察,反躬自省,不断调整和改进我们的课堂教学,努力实现课堂效益最大化。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