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原地单手肩上投篮教学之我见

发表时间:2021/4/26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6月   作者:王平
[导读] 投篮是篮球比赛中唯一的得分手段,是一切进攻技术和战术的最终目标,是全部攻守矛盾最集中的焦点,因此正确规范的投篮技术尤为重要,高中学生大多具有一定的篮球基础,认知能力,特别是观察能力,模仿能力,理解能力都比较强,因此在学习中让他们知其然更能知其所以然,是促进他们更好的掌握运动技能的有效途径。

王平    贵州省桐梓县第一中学
摘要:投篮是篮球比赛中唯一的得分手段,是一切进攻技术和战术的最终目标,是全部攻守矛盾最集中的焦点,因此正确规范的投篮技术尤为重要,高中学生大多具有一定的篮球基础,认知能力,特别是观察能力,模仿能力,理解能力都比较强,因此在学习中让他们知其然更能知其所以然,是促进他们更好的掌握运动技能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高中  单手  肩上投篮  认知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1)6-155-01

        原地单手肩上投篮是最基本的投篮方法,其他各种单手肩上投篮大都由此转变而来,单手肩上投篮动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投篮技术和篮球水平的提高,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这一技术,高中阶段的学生大多已经有一定篮球基础,我们老师在教授规范动作的同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让学生从思想上提高认知,为今后运动技能的提高和终身体育锻炼打好基础。
        一 强化规范动作技术意义
        任何运动技术都必须符合科学的原理而具有一定的规范性,科学规范的技术动作是从人体解剖学和生物力学的角度去分析技术动作结构,与运动技术相结合而发展与发挥人体和技术本身所具有的最大潜力与效力。我们教师在教授学生直观规范的动作技术时要强调其重要意义,应使学生对动作有正确的认识,让学生明白不规范动作可能因为其长时间练习,已经形成较为固定的肌肉记忆和动力定型,或许自我感觉良好,但在篮球比赛中抗干扰的能力和体力消耗大的情况下,其动作的力的支撑不够稳定,从而效率会严重下降。因此,要要求动作不规范的学生培养不断自我修正动作的能力,使动作尽量规范化,通过不懈的坚持,从而不断提高投篮命中率,保证在实战中的实效性、稳定性。
        二 投篮时的“三点一线”意识
        投篮时的“三点一线”即投篮最后施加在球上的着力点,球的中心点,瞄准点三点(重心投影)在一条直线上,这是提高命中率的重要环节,首先我们可以要求学生去感知球的中心点,把一个大的篮球缩影为一个点。不管是在投篮或传球、运球等过程中,我们所施加于球上的力都必须很实在地通过球的中心点,才能使球达到我们预期的目标,否则就会出现“滑力”的现象。其次让学生明白,作用于这个点上的力的接触点越小球达到瞄准点的精准度越高,一般我们都要求食指中指最后用力拨球,这样球的稳定性会很好,学生在练习投篮时带着这样的意识去练,对命中率的提高会有很好的效果。


从而激发学生兴趣,更好的去学习和练习,从而提高投篮水平。
        三 投篮时圆滑的曲线意识
        我们投篮时大多都是由下往上投球(扣篮除外),球的运动轨迹,都会是一条抛物线,在近距离投篮时,球的飞行路线与身体自下而上的发力连线非常趋近于一条抛物线,随着距离的增加投篮出手角度会减小,但是我们要让学生明白,投篮时也必须合理地利用好我们从蹲地、腰腹伸展、抬肘仲臂、压腕拔球一系列动作技术。让球的的飞行轨迹和我们投篮时自下而上的发力连线是一条圆滑的曲线才可能把我们身体的力量最大程度的施加于球上,让球的飞行比较柔和,通过食指中指的最后拔球让球产生后旋,才会更加经济实效,投篮命中率才会更高。比如现在很多人投篮时过早小臂前伸,向上抬肘伸臂的动作不明显甚至没有,身体发力与出手角度是一个明显的“钝角”,身体各关节投篮时叠加的力没有最大程度的施加于球,这就导致球飞行的抛物线很低,球出手飞行很快,入篮角很小,从而命中率很低。
        四 充分利用初速度意识
        这里所说的初速度是指投篮时从蹬地发力,腰腹伸展,抬肘伸臂,至压腕拨球瞬间人体完成这一系列动作的速度。投篮用力时是身体每一个关节之间的协调用力过程,也是力量传递与力臂的叠加过程,投篮过程中决不能产生“脱节”现象特别是抬肘伸臂,压腕拨球一定要快速有力。这就要求学生有较好的协调性,我们知道在学习运动技能过程中,协调性练习是一个老大难的问题,很多学生在练习投篮时,因为协调性差,不能把身体力量发挥到最大,导致投篮距离稍远一点就会出现“三不沾”的情形,此时你让他们如何如何去提高身体协调性,如何去发力,他们都会觉得很抽象,很难。我在教学中通常用“力量不够,速度来凑”去启发学生,让他们明白,在自身力量不变的情况下缩短用力时间,加快出手速度,这样学生便会直观地去如何加快出手速度上下功夫,短时间内就会会起到很好的效果。当学生自我感觉有力量了之后,我们教师再在此基础上去引导,修正学生不足,学生便会有一定的成就感,从而乐于配合,提高动作技术。
        综上所述:高中阶段的学生认知能力,观察能力和模仿能力,理解能力都比较强,我们在教授其技术技能过程中,让他们直观的去学习模仿技术动作,重复练习,加深肌肉记忆,形成动力定型的同时,更让他们进一步的深入了解动作,理解动作,这对于他们今后运动技能的提高会有很大帮助,为他们终身体育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孙民治主编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化教材《现代篮球高级教程》
潘忠:单手肩上投篮臂的生物力学分析[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
宋效琦:单手肩上投篮技术动作研究《体育时空》.2018年第01期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