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文言文解析能力研究

发表时间:2021/4/26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6月   作者:牛国辉
[导读] 摘要:

牛国辉    广州大学附属东江中学  517000
摘要:文言文是高中的重点教学内容,在文言文教学中,准确定位教学目标,既要把握文言规律,又要涵养精神境界,更要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的同时,应积极培养学生解析文言文的能力。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  学生  文言文  解析能力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1)6-185-01

        引言
        今天的中学生在阅读古代优秀的文学作品时,往往并不会出现古人所谓的强烈的情感共鸣。在文言文的阅读教学中,应积极主动地创设条件,克服这些障碍,以期在强烈的共鸣效应中感受古典文学艺术的精妙,同时提高学生品析文言文的能力。
        1深入了解文言文历史背景,产生阅读共鸣
        共鸣,是文学接受进入高潮阶段的重要标志,是指在阅读文学作品时,读者被作品中的思想情感、理想愿望及人物的命运遭际所打动,从而形成的一种强烈的心灵感应状态。一般来说文学接受活动中“共鸣”现象的产生,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作品本身具有深刻丰富的思想感情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此为客观原因。二是读者的期待视野中必须含有与作品相同或相似的历史情境、情感体验、思想观念,此为主观原因。可见,共鸣是阅读主客体之间的互动的情感交流状态,并非单纯取决于作品的优劣高下、读者的忠孝友爱与否。有些“阳春白雪”之作,由于受制于读者的期待视野,有可能导致“曲高和寡”。我们教材中有大量的作品是我们的学生凭自己现有的知识水平、人生经历所无法理解的。自然很难通过文本本身去了解那个时代的风习、传统、价值观,也就很难从中获得情感熏陶和价值观取向。因此要通过必要的途径使学生获得关于文本的详尽的历史背景资料,在学生和文本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阅读共鸣的出现才会成为可能。反之,如果学生简单随意的按照自己粗浅的理解去解读文本,就很容易疏离甚至背弃创作者的初衷,所谓的阅读共鸣自然也不会出现了。
        2巧用希沃电子白板激活文言文教学课堂
        教师讲,学生听;教师译,学生记。这不免枯燥乏味,也难怪学生缺乏学习动力。“希沃白板5”则可以较好地规避这一点。例如,在翻译《鱼我所欲也》一文时,借助“希沃白板5”的“荧光笔”功能进行批注演示,直观形象;另外,也可利用“聚光灯”来凸显重点字词,在强烈的明暗对比中使学生加深印象。如果想要了解学生对于重点字词的掌握情况,则可采用“橡皮擦”一键清屏的功能将教师的批注全部清理掉,然后根据学情用白板的“笔”圈出检测对象,随机抽查学生口头作答,提高反馈时效。在针对教学重难点的课堂小测验中,还可使用“计时器”功能,数字化的时间流逝形式会促使学生专注于学习任务,也能让教师更好地掌控教学进度。在翻译和理解全文的基础上把握文章的知识架构,这是文言文教学的难点。没有明晰的知识架构,就无法形成自己的思维,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更无从谈起。


孟子长于论辩,入选人教版语文教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鱼我所欲也》等无一例外都是这样的风格,尤其是《鱼我所欲也》的第一段,使用了大量的正反对比论证,加之句式和用词的相似度极高,学生难以理清论证思路。这时,若采用“希沃白板5”的“思维导图”,则可使本文的结构脉络得以清晰呈现,以此引领学生的思维层层推进,从而突破理解方面的难点。
        3学习朗诵技巧,传达声韵之美
        文言文在声韵上有抑扬顿挫之美,这可以通过朗诵生动地表现出来。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一般会为了快速背诵文章内容而没有感情地大声朗读,这样的朗读过口不过脑,难以收到良好的效果。而教师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感情融入作品中,有节奏、有感情、有思索地朗诵,则能让学生在理解中完成对文章的生动记忆。朗诵前,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学习基本的朗诵技巧,使学生朗诵得有成就、有收获。饱含感情的朗诵一方面能训练学生的朗诵技巧,一方面也能活跃课堂学习氛围,促使全体学生有效参与课堂活动。
        4明确高中文言文教学目标定位
        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相关表述,也从课程设计、学习任务群安排及评价标准方面对中国古代优秀作品教学提出了原则、任务和建议。在文言文教学中,准确定位教学目标,既要把握文言规律,又要涵养精神境界,更要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一是拓展语言资源,完成古人语言到自己言语的转化。文言文是古人的书面语言,是现代汉语的源头,其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保持着相对固定的格式,在实词、虚词、句式等词汇和语法方面有可以把握的规范,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中“语言建构与运用”不可或缺的优质资源。通过文言文的阅读、文言词语的梳理、古今词义的把握,能积累更为丰富的语言材料和言语活动经验,形成良好的语感,理解、掌握祖国语言文字运用的基本规律。二是传承历史文化,完成古人天下与当今世界的融通。古代优秀作品凝结着古代人民熠熠生辉的思想精华,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指导学生阅读鉴赏古代优秀作品,加强理性思考,既要正确认识和理解中华文化核心思想理念和中华人文精神,又要深刻体会中华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趋势。探析古今中外文化的异同,坚持文化自信,提高责任意识,增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使命感。
        5学习文化常识,辅助深刻理解
        目前,各类考试中的文言文阅读都加强了对古代文化常识的考查。在文言文教学中拓展教学文化常识,一方面能帮助学生提高考试成绩,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另一方面能让学生在其他知识的印证下对文章有更加深刻的理解。教师要不断拓宽文化常识导入的途径,广泛借助文献资料、历史故事、网络资源等让学生感受文言文中文化常识的丰富性,学会借助文言文进行学术研究,借助文化常识进一步理解文言文内容。
        结语
        总之,教学文言文,要善于利用课后注释,让学生从看懂注释开始,慢慢看懂一段话、一篇课文,进而能够触类旁通,独立阅读一些经典古文。“文言文难教难学”这个问题也就不攻自破了。
参考文献
[1]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文言文理解能力[J]. 纪鹏飞.科学咨询(科技•管理). 2019(11)
[2]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策略研究[J]. 吴立荣.课程教育研究. 2019(28)
[3]高中学生文言文理解能力的提升[J]. 张美群.当代教研论丛. 2017(01)
[4]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文言文理解能力的提高[J]. 陈乃鲁.知识经济. 2016(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