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初高中物理衔接教学的桥梁

发表时间:2021/4/26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6月   作者:郭艳军
[导读] 立足初中物理教学,搭建初高中衔接桥梁,形成知识的可持续发展,促进高中物理教学习,培养学生的能力。

郭艳军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三中  433000
摘要:立足初中物理教学,搭建初高中衔接桥梁,形成知识的可持续发展,促进高中物理教学习,培养学生的能力。
关键词:搭建  初高中物理衔接  桥梁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1)6-198-01

        现在新高考3+1+2选科模式,物理学科主导着方向,但是初升高的学生都觉得高一物理难学,大多数孩子不能适应从初中到高中的物理学习。为了让学生更好地适应高中物理的学习,我将以在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三中九(2)班教学经历为例,谈谈自己作为初中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搭建初高中物理衔接桥梁的一些想法和做法。
        一、熟读教材,找准衔接点,形成知识的可持续发展
        初中现行2012人教版的物理教材充分体现了 “天地之美”,展示了物理学科的趣味性、 实验性和探究性,它有另一个名字《探索物理》。 而高中现行2019人教版物理教材正好体现了 “析万物之理”,它对理论的严密性、逻辑的严谨性、知识的系统性要求高更高。我仔细钻研初高中物理教材,明确初中教材编写意图和编写逻辑顺序,找到初中物理与高中物理知识的衔接点。
        案例一:我在教学八下物理第8章《运动和力》第3节《摩擦力》中的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时,通过实验探究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不仅归纳得出滑动摩擦力与压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而且充分利用实验数据,可以引导他们绘制图像总结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受到的压力大小是成正比,可以用公式Ff=uF压表示它们定量的的关系,这其实时高中必修一第三章第2节《摩擦力》中的知识点。学生分析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实际问题时,可以从公式角度准确有效地去分析,易于从原理上理解知识。我相信坚持这样适当对初中物理知识进行延伸、拓展,为高中学习物理概念和规律表述的严谨、科学而降低难度,同时促进了学生利用原有的知识经验,促成知识有效地迁移,这样他们更容易理解更深层次的物理规律,形成知识的可持续发展。
        二、 严谨治学,搭建桥梁,扩展学生认知结构我们初中教师要有长远眼光,注意在教学中描述物理概念和规律时,语言要具有严密性和准确性,注重引导学生有效地审题,严格规范其解题过程,让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一些物理解题方法,培养学生的能力,为学生学习高中物理搭建桥梁,具体措施如下:
        (一)准确地描述物理概念和规律,实现知识的正迁移
        初中物理以实验和观察为基础,以物理现象为出发点,侧重从定性的角度对物理概念和规律进行描述,知识相对简单,内容较少,因此学生的认知能力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高中物理的特点是理论的严密性、逻辑的严谨性、知识的系统性要求较高。在平时的教学中我适时地增加一些内容,这样不仅可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还能使学生更好地衔接高中物理的学习,实现认知结构重建。案例二:我在教学八下物理第7章第2节《弹力和弹簧测力计》过程,课本上给出: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越长。


我进行延伸拓展,弹簧除了受到拉力会伸长产生弹力,被压缩时也会产生弹力,让学生知道: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发生形变时,弹力F的大小跟弹簧的伸长(缩短)的长度x成正比(即胡克定律),学生对物理概念和规律有更完整更科学的认识。
        (二)正确地引导学生审题,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在平时的教学中讲解力学问题时,我总是指导学生作好受力分析图,让他们严格按照一重、二弹、三摩擦的顺序进行受力分析,让学生领略到画力的示意图对于解题的便捷和好处,培养其养成画力的示意图解题的习惯,让他们明白这样做可以对解题有事半功倍之效。同时我注重引导学生审题时阅读题干,提炼信息,应用画图,利用物理规律,解决实际问题。案例三:2018年四调选择题第13题,应用了压力压强浮力等知识,综合性较强。我引导学生仔细阅读题干,标画出物理信息,利用浮力产生的原因解答出浮力的大小,根据边长可以解答出物体的体积和面积,利用阿基米德原理,解答出液体的密度。导学生利用液体压强的特点及公式解决实际问题。我相信只要坚持训练学生抓住题干审题,获取信息来解决实际问题,学生进入高中后分析复杂的物理现象时就可以减少漏条件现象,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就会很顺利实现初高中物理的衔接。
        三、立足课堂,拓展思维,培养学生的能力
        (一)建立物理模型,点亮学生的思维
        高中教材中,建立大量的物理模型,如“质点”“点电荷”等理想模型。为了消除学生接触到理想模型时感到陌生。我引导学生处理较复杂的物理问题时,采用的具体分析、合理简化、科学抽象的方法。例如八年级物理下册第9章第2节《液体压强》,我引导学生推导液体压强公式前首先设想在连通器下部正中有一个小液片AB,然后根据二力平衡和液体压强公式推导出只有两侧液面相平时,AB才不动的结论。这样不仅为学生高中阶段学习物理建立理想模型作了铺垫,还点亮学生的思维,促进他们的思维发展。
        完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发展
        加强学生基本能力的训练,培养学生应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高考物理要考察学生的能力主要包含:实验能力、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其中应用方程解决问题是现在初中学生缺乏的,我在平时的初中物理的教学中,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物理模型,适当地让学生利用数学工具,结合物理规律,建立方程,加强字母的运算,形成清晰的物理过程.
        案例四:我在讲解武汉市初中物理中考试题选择题第20题时,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阅读题干,提炼信息,鼓励学生画简化电路图,抓住电流、电压和电阻及电功率的比例,利用串并联电路规律建立关于电阻的方程式,通过解答方程解决问题.做到有意识的为学生搭建思维的桥梁,培养他们的能力。
        结合初、高中学生的思维发展规律,如何搞好初、高中学生和物理教学衔接,我觉得重在教给学生掌握、运用研究物理的思维方法,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是长期的目标。我们初中物理教师应搭建桥梁,在初高中物理衔接的知识点、学习方法及能力培养方面下功夫,以便学生有更大的发展空间,顺利地实现初高中物理的过渡。
参考文献:
[1]马万山 如何做好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  青海教育  2007.12
[2]郑丹凝  浅谈初高中物理的衔接   学园    2013.19
[3]施玉丹  初高中物理衔接教学的途径探究  中学生数理化   2018.7-8
[4]冯俞敏   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做好与高中的衔接  中学生数理化   2019 . 0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