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达容
四川省达州市达川区石板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四川 达州 635015
近年来,伴随生活节奏的加速以及生活压力的增大,临床失眠患者数量日益增多。失眠是指患者虽然有睡眠机会和环境,但是对睡眠时间和(或)质量不满意,并且对患者白天的社会功能产生影响的一类症状。目前,失眠的临床治疗方法主要包括:睡眠卫生宣教、心理干预、药物疗法和物理疗法,中医疗法也被逐渐运用于失眠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本文对中医在失眠中的应用展开了探讨。
一、失眠的病因
诱发失眠的因素较多,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心理因素
过度的紧张、焦虑或其它情绪激动、不安都可能导致失眠的发生。
2.生理因素
年龄、过劳、过饱、饥饿、女性性激素水平的变化也是失眠的诱发因素。
3.环境因素
睡眠环境的突然变化、噪音和光线等因素都可能影响到睡眠。
4.药物因素
部分药物(阿托品、甲状腺素)等药物会造成兴奋,可能影响睡眠。
5.生活行为因素
如喝咖啡、喝茶、熬夜、入睡时间不规律等不良行为习惯也可能是失眠的诱发因素。
6.其他因素
如个性特征、精神疾病或其它全身疾病也可能导致失眠的发生。
二、失眠的中医病因病机
中医认为导致失眠发生的因素以情志、饮食、疾病、身体素质等因素为主,具体如下所示:
1.情志失调
情志失调是导致失眠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其主要发病病机如下:情志所伤或由情志不遂,肝气郁结,肝郁化火,邪火扰动心神,心神不安而不寐;
2.饮食不节
饮食不节,脾胃受损,宿食停滞,壅遏于中,胃气失和,阳气浮越于外而卧寐不安;
3.身体素质
病后、年迈久病血虚,产后失血,年迈血少等,引起心血不足,心失所养,心神不安而不寐;
4.先天禀赋
先天禀赋不足,心虚胆怯素体阴盛,兼因房劳过度,肾阴耗伤,不能上奉于心,水火不济,心火独亢;或肝肾阴虚,肝阳偏亢,火盛神动,心肾失交而神志不宁。
三、失眠的中医治疗
1.辨证施治
1.1从脾论治
1.1.1脾虚湿胜
针对脾虚湿胜型失眠患者,可采用参苓白术散加减方进行治疗,参苓白术散由白扁豆、白术、茯苓、甘草、桔梗、莲子、人参、砂仁、山药、薏苡仁等组成,全方共奏补脾胃、益肺气功效,再加以酸枣仁、柴胡等药物,促进患者睡眠。
1.1.2脾胃湿热
针对脾胃湿热型失眠患者,可采用半夏泻心汤进行治疗,半夏泻心汤由白半夏、黄连、黄芩、干姜、甘草、大枣、人参等组成,全方共消痞散结、调节寒热功效,能够有效缓解患者脾胃湿热症状,并促进其改善睡眠。
1.2从心肾论治
针对阴阳失调、心肾不交类型失眠患者,在治疗上因从协调心肾角度出发,可用交泰丸加减,交泰丸由干姜、巴豆霜、人参、肉桂、柴胡、小椒、白术、厚朴、酒煮苦楝、白茯苓、砂仁、川乌头、知母、吴茱萸、黄连、皂角、紫菀等组成,具备交通心肾、清火安神功效,可用于心肾不交型失眠患者的治疗。
1.3从肝论治
针对情志失调所导致的失眠疾病,治疗上应强调从肝论治,其可用方药为龙胆泻肝汤加减,龙胆泻肝汤具备清泻肝胆实火,清利肝经湿热等功效,在其基础上加以酸枣仁、合欢皮等药物以养心/血安神,促进患者恢复睡眠。
1.4从火论治
针对阴虚火旺型失眠患者,可用天王补心汤加减进行治疗,天王补心汤由人参、茯苓、玄参、丹参、桔梗、远志、当归、五味、麦门冬、天门冬、柏子仁、酸枣仁、生地黄等组成,具备滋阴清热、养血安神功效,能够有效改善该证型患者阴虚火旺情况,促进其睡眠。
1.5从痰论治
1.5.1痰热扰心
针对痰热扰心患者,可采用柴芩温胆汤进行治疗,柴芩温胆汤是温胆汤加入柴胡、黄芩构成,具备理气化痰、清胆和胃功效,能够有效改善痰热扰心情况,并促进患者睡眠恢复正常。
1.5.2肝郁痰阻
而针对肝郁痰阻型失眠患者,可采取温神安胆汤加减治疗,在温神安胆汤原方基础上加以酸枣仁、天麻、珍珠母、五味子、厚朴等药物,能够有效缓和肝郁痰阻情况,并帮助恢复期睡眠恢复正常。
2针灸治疗
针灸疗法作为中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在治疗失眠方面也具备较好的功效,并且已被广泛运用于临床实践之中。针灸治疗通过针刺特定部位,能够达到通经脉、调气血阴阳和脏腑功能等功效,最终发挥防治特定疾病的效果。而在失眠患者的针灸治疗中,主要是通过针刺一些疏肝解郁的穴位和醒脑安神的穴位,如太冲穴、神门穴、内关穴、四神聪穴、百会穴、太阳穴等,达到治疗失眠目的。但针灸治疗后,失眠患者比较容易复发,因此患者通常需要长期针灸治疗,而针灸疗法也可以与西药或中药疗法相结合,促进失眠患者对药物的吸收,改善治疗效果。
3其它中医疗法
除了中药和针灸疗法,临床还可以通过按摩、药枕、音乐疗法等中医特色疗法对失眠患者进行治疗,此类疗法多为辅助或预防疗法,需与药物相结合,帮助改善患者的恢复速度和效果
四、总结
失眠是日常生活最为常见的疾病之一,其可发病于任何人群,长期失眠一方面导致患者白天精神差,影响其正常工作、学习,另一方面,长期失眠对患者的脏器功能也有一定的损害,影响患者身体健康。因此,有必要对失眠患者进行及时的治疗,改善其睡眠情况。导致失眠患者发病的因素较多,如情志、饮食、身体素质等,不同患者的治疗方式存在一定的差异。中医强调辨证论治,在治疗失眠患者方面具备较高的优势。临床可针对失眠患者的辨证分型,对其采用相应的中药进行治疗,并结合针灸等辅助治疗措施,具备较好的疗效,能够有效促进患者睡眠恢复正常。但部分失眠患者治疗后易复发,因此患者可能需要长期治疗,并且在日常生活中应保持心态良好,健康饮食,适当运动锻炼,可改善中医治疗效果。综上所述,中医在治疗失眠患者方面具备较高的应用价值,临床可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采取相应中医疗法,改善患者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