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哲
山东菏建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 菏泽274032
摘要:对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的目的与意义进行了简要的论述,明确了其对于建筑安全的重要性,介绍了在建与已建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的主要内容。针对已建工程主体结构混凝土构件、砌体构件等不同组成部分的质量检测方法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总结,并概述了部分代表性检测技术的应用方法,同时,对在建项目施工过程中所使用的混凝土和钢筋等原材料提出检测方法。
关键词: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措施
引言
建筑行业在稳步发展的过程中,各方面的工艺和技术也日渐成熟,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升的同时,对于建筑结构也提出了更高的标准。主体结构影响的是整个建筑结构的性能,其施工能否达到结构标准,将会影响到整个建筑的耐久性、功能性,为避免建筑主体结构所造成的质量、安全问题,各个工程企业在建筑结构施工时,必须要严格做好主体结构的检测。基于此,本文重点探析了在建筑主体结构检测时的方法和具体应用,有利于实现主体结构的优化设计。
1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的内涵
对于建筑工程项目来讲,主体结构质量检测工作是落实工程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主体结构质量检测工作是以主体工程为基本检测对象,借助现代化检测手段并依据相关质量标准,对建筑主体结构强度、刚度、应力等性能指标开展检测工作。主体结构质量检测的本质是监督建筑工程质量的重要方法。建筑主体结构质量检测主要有2种检测形式,即常规检测与专项检测。其中,主体结构的常规检测包括主体结构裂缝检测、腐蚀检测等,常规检测主要强调结构参数是否规范。主体结构的专项检测主要针对火灾、切斜、脱落等意外情况出现以后的偏差部位进行检测。另外,从建筑主体结构检测过程看,检测的属性类别不同,检测对象也存在差异。从建筑类别来看,主体结构检测包含新建工程检测、既有建筑检测、抗震检测和震后检测等。只有充分保证建筑主体结构检测的合理性,才能确保建筑安全、稳定、耐久。
2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检测工作存在的问题
2.1相关法规不够完善
尽管我国质量检测管理部门逐渐重视建筑工程的主体检测工作,但是还存在相关法规缺失的情况,导致技术人员在开展检测工作的时候无法可依,难以保障检测工作的有效性。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大多数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检测的相关规范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难以保障检测工作的顺利实施。再加上我国施工建设技术不断发展,施工材料也在不断更新换代,但是相关质量检测法规却没有跟上配套技术的发展,进而对质量检测过程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2.2检测人员能力不足
检测人员是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检测工作的主要参与者,其专业能力的高低将会直接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当前有部分建筑企业的检测人员存在素质参差不齐的现象,并不理解主体检测工作的原理与意义,进而导致无法开展科学规范的检测工作。尽管有的建筑企业逐渐提升对检测工作的重视程度,招聘了更多的专业人才参与检测工作,但是由于新招聘的检测人员缺乏实践经验,导致其在开展检测工作的时候缺乏专业性,严重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2.3现场检测创新不足
建筑工程项目在开展主体结构质量检测过程中,存在现场检测创新不足的情况,现场检测仍沿用传统的设备、技术和方法,导致检测质量不高。为提高检测质量和效果,需适当采用新设备、新技术。
3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的有效对策
3.1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制度及技术标准
相关部门要借鉴其他国家的先进经验,将其应用到健全和完善我国质量检测法律法规、技术制度、技术标准,使我国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工作有更高依据和标准,确保质量检测工作高效、有序。
3.2混凝土构件抗压强度检测
混凝土构件抗压强度检测是主体结构检测的重点,可以选用动态检测和静态检测来获得最终的检测结果。如果在检测时采用的是动态检测,这一检测方法下的操作简单,但是如果建筑主体结构中涉及了很多的大型构件,一些部位很难直接检测到,也就影响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静态检测法下涉及的检测技术非常多,比如,光测技术、超声波技术与回弹技术等都属于静态检测的范畴。钻芯技术在抗压强度检测时的检测精度较高,但检测开展时会对已有的混凝土构件产生一定的破坏,难以大范围推广,虽然如此,这一检测方法由于其较高的检测精度,在一些结构检测中也有着一定的应用,但钻芯检测法应用时,重点要加强对芯样数量、直径和外观等的检查和确定。回弹法检测时的操作非常简单,但多用在外部构件的检测方面,内部构件的检测中一般不使用这一检测方法。超声波检测法在应用时,不仅可以准确进行混凝土缺陷的定位,还能够获得损伤位置的厚度、深度等指标,由于超声波检测法下,主要是利用超声波来完成检测的,声速在传输的过程中,受到的干扰性非常多,也就使得混凝土强度和传播速度之间难以保持一致性,因此,超声波检测法下难以准确获得混凝土的强度指标,而超声波回弹法下,混凝土构件内外部的强度值都可以检测到。
3.3 外观和尺寸测量检测
已建建筑工程的主体结构在经过较长时间的使用后势必会产生一定的沉降或变形,故采用测试仪器对其外观和尺寸进行重新测量,并比对原有建筑工程竣工图及当地对建筑沉降变形的控制标准便可得出该建筑主体是否安全。利用千分尺或游标卡尺对建筑物主体结构上显现的裂缝进行测量,从而得出不同部分裂缝的宽度,同时使用卷尺对裂缝的长度进行测量,并将上述测量结果标注在台账中,以便日后查阅。对于建筑主体结构的沉降或形变可采用激光测距仪或水平仪进行测量。激光测距仪可准确地测量每一段立柱或横梁的实际长度,并可结合激光线型显示梁或柱多存在的弯曲情况。水平仪则可测量横梁后立柱的倾斜情况,从而得出建筑主体结构实际倾斜的方向。
3.4砂浆质量检测
砂浆在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砌筑工作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只有保障砂浆的抗压强度才能够保障建筑主体结构的承载能力与建筑稳定效果。因此,技术人员应该重视对砂浆质量的检测,通常使用的方法为回弹法和贯入法。此处使用的回弹法原理与步骤与混凝土强度测试基本相同,都是利用回弹值以及碳化深度等数据开展抗压强度的评判。而贯入法则是使用砂浆贯入仪,试验时通过将测钉贯入砂浆,之后再绘制测强曲线对其抗压强度进行判断。
3.5采用先进设备和有效的检测方法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型检测设备和检测技术层出不穷,提升了检测质量和检测效率。检测单位要与时俱进,加大对新型检测设备和检测技术的引进,如楼板测厚仪、混凝土裂缝检测仪等设备。在使用新型检测设备前,要做好设备的检查工作,查看设备是否存在校准问题,以保证设备的准确性。同时,还要做好检测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以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对于新型检测技术,要测试其合理性,审核通过后才能使用。此外,还要根据新型检测技术的特点、适用范围等,将其合理应用到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检测工作中,发挥新型检测技术的作用。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人们对于建筑工程的需求越来越大,对于建筑工程质量与功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要想保障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技术人员就应该重视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质量检测。技术人员应该掌握多元化的主体结构检测方法,领会检测管理的要点与流程,遵循相应的检测规范,这样才能够及时发现建筑工程中存在的质量问题,进而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陈建.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的有效对策探析[J].建材与装饰,2018(43):50-51.
[2]赵争光.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方法及应用探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9(25):218.
[3]张敬.浅谈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检测方法与应用[J].绿色环保建材,2019(7):232,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