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超
身份证号:15262519921018****
摘要:经济发展加速了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进程,同时为了突破地域性经济差异,道路桥梁建设成为基础建设的重要环节。道路桥梁建设的技术手段在不断地发展与提高,但在进行市政道路桥梁建设的过程中,道路桥梁路基路面产生的沉降给过往的车辆及行人带来巨大的安全隐患。要想进一步加快道路桥梁技术的发展进程,对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的研究是必不可少的。对市政道路桥梁路基路面的沉降的分析探讨可以帮助行内对路基路面的沉降原因有确切了解,并据此采取相应措施,提高施工道路或桥梁的品质。
关键词:市政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
1市政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沉降机理分析
1.1桥涵地基变形
桥涵地基变形一般与施工所在地的土壤孔隙比、土壤含水量、地基强度等参数有着密切关联,尤其对于低洼地段以及沟壑地段,桥涵地基发生变形的几率更大。而在施工过程中,位于桥头段的路堤,填筑高度往往高出路基5~10cm,高出的部分对路基底部产生更大的压应力,在压应力作用下,地基极易出现沉降现象。
1.2路堤变形
在路堤施工中,台背回填采用的材料主要以黏性土为主,这会给路堤碾压增加难度。受到施工机具以及施工条件的影响,路堤压实度往往达不到标准规范要求,回填土中的含水量过高,当市政道路桥梁投入使用后,受到车辆长期碾压与垂直荷载作用的影响,回填土的密实度将逐渐增大,而土体与混凝土材质浇筑的桥台相比,其刚性值存在较大差异,这两种刚性值反差大的材质共同组成桥台的整体结构,在外界荷载的长期作用下,就会累加塑性变形,进而产生沉降现象。
1.3桥头搭板设置不合理
路基土与桥台的位置最为接近,在设置桥头搭板时,由于搭板本身产生的弹性支撑力往往落在路基土体上,桥台在受力不均的情况下,发生沉降的可能性就会增大。比如车辆在行驶过程中,会对路面与桥梁产生纵向垂直应力,此时,产生的两个峰值应力就会作用在两个不同的位置,一个是汽车产生荷载力的部位,另一个是桥头搭板所支撑的路基端,当车辆行驶至桥头搭板末端处,车辆的纵向垂直应力就会达到最大值,而这一位置也极易发生沉降现象。
2市政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的具体应用
2.1路基施工技术应用
市政道路桥梁工程项目在进行施工建设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路基结构设计不合理问题,进而引发一系列道路沉降问题,从而严重影响了市政道路桥梁项目的施工质量。因此,相关施工人员必须要重视对路基施工技术的修正、优化和完善,以达到提高软土路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例如:当道路工程项目在施工期间遇到沟壑问题时,软土路基就会凸显出很大的危害性,如果沟壑问题没有得到有效处理,就开始开展市政道路桥梁项目后期施工工作,那么很可能导致道路沉降问题的出现。为了避免以上不良现状的发生,相关施工人员在对该类路基结构进行设计和施工的过程中,要采用一系列的技术手段,确保路基结构的设计效果和施工质量。但是,如果软土路基内部含有大量的水份,那么需要采用吸水的方式降低软土路基的含水量,同时,还可以在有效结合排水法相关措施的基础上,将排水渠道构建在软土路基的附近,从而降低软土路基含水量,使软土路基含水量达到相关施工标准和要求。此外,还可以采用真空预压的方式,对软土路基进行优化和改良,从而有效地解决道路沉降问题。
2.2台后填筑施工技术应用
对于市政道路桥梁项目而言,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道路沉降段经常出现在后背区域,因此,相关施工人员需要在有效落实后台填筑工作的前提下,充分应用台后填筑施工技术,从而确保该技术应用的科学性、合理性和规范性。在这个过程中,相关施工人员首先充分利用石灰、水泥等施工材料,对道路沉降段进行加固和改良,确保路基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同时,为了最大限度地保证填筑的效率和效果,相关施工人员要严格按照填筑的相关标准和要求,对填筑尺寸和路基压实程度进行科学控制,提高填筑的充分性和彻底性,从而实现填筑效果的全面提升。另外,在对路基进行碾压的过程中,相关施工人员还要重视对振动碾压方式的应用,以实现路基的压实度的全面提升,从而保证后背区域的承压能力。在这个过程中,还要做好对填筑材料的质量把关工作。
2.3设置搭板
首先要注意路面建设的厚度与刚性。在实际施工会存在各种计划中未预想到的障碍,要保证施工时搭板的设置处于水平状态,让车身与搭板的表面保持平行。为了保障道路的平坦和车辆的正常通行,要对板面连接的过渡处进行全面的考虑。在施工阶段,端板和道路高度的设置值要高于计划值。在逆向坡的建设时,要以市政桥梁道路的沉降高度为基础,合理设置路基的倾向高度,要保证道路轮廓下降的高度为路基沉降,科学的设置边坡值。再者是锚板问题,端桥的板块要与台背保持垂直,在施工时要水平拉锚,保证锚板能够纵向移动。道路桥梁的钢板距离要控制在75-80cm。在保持垂直的状态下锚板被损坏,就需要对锚板进行保留,还要做好边界绘制工作,保证位移的方向处于一致。然后是倒角问题,要防止锚板在旋转过程中对路面造成损坏,因此,要对台上的倒角进行合理的设置。最后是顶部板间的设置。在施工时混凝土是最常用的建筑材料,所以必须要保证混凝土的质量符合国家的标准,从而为整个桥梁道路强度提供良好的保障。
2.4桥台的软基施工作业
桥台软基施工作业与其他的一些软土路基施工技术相比来说,其具有高效性的特点。随着道路桥梁施工技术的不断完善与创新,道路桥台的软土层地基施工技术被广泛应用,并且在大量的实践中获得较为明显的效果。该技术目前包括塑料排水板施工法、水泥粉喷桩施工法、爆破法以及强夯法等,因此需要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和特点以及一些重要的影响因素来选择合理的施工方式,减少软土路基沉降现象的发生概率,提升该区域内部的路基强度,提升地基的承载能力。
2.5排水施工
如果施工期雨水较大,频次较高,施工单位应及时采取路基排水技术,对路基进行加固处理。排水技术要点如下:首先设置横向排水管与盲沟,比如较为常见的截水沟、急流槽、边沟等路面排水装置,都可以及时排出多余的地表水。另外,在施工过程中,也可以利用混凝土预制板或浆砌片石作为路面沟渠的加固装置,如果施工地点的水位较高,可以采用碎石搭设盲沟的方法,使地表水快速排出。
结束语:综上所述,在如今的道路桥梁建设当中,路基路面的沉降是发生安全隐患的重要元凶。虽然道路桥梁建造专家对路面沉降的原因进行了大量详尽的分析,也根据各自的实际应用情况,提出了一系列科学的解决办法,但路基路面沉降这一客观现象还是无法避免。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可以通过相应的措施来减少这种情况的发生,例如,在整个工程阶段的初期,对施工地区进行标准化、严格化的各项指标考察;在设计环节,因地制宜地采取不同的设计手段;在建筑选材环节,选择符合国家质量标准的优良材料,并进行科学的材料检验,以及聘请专业的建筑团队和建筑人才,对整个施工环节进行专业指导;在道路桥梁建成之后,要对容易出现路面沉降的地段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只有做到每一环节的专业与专注,才能使出现路基路面沉降的概率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王力.市政道路桥梁工程中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J].建材与装饰,2020(21):281+285.
[2]石志刚.市政道路桥梁工程中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J].智能城市,2020,6(10):185-186.
[3]魏显巍,鲁方斌.市政道路桥梁工程中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0(15):94.
[4]史佳琪.市政道路桥梁工程中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探讨[J].四川建材,2020,46(05):97-98.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