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开展生活化教学的分析

发表时间:2021/4/26   来源:《比较教育研究》2021年4月   作者:陈琳
[导读] 美术属于中国艺术学科范畴,具有一定抽象性。随着美术在人们生活、学习和工作方面的不断深入,国家、社会和学校越发重视对小学美术教学策略的探究。

陈琳   四川省南江县第二中学  四川  巴中  635600
【摘要】美术属于中国艺术学科范畴,具有一定抽象性。随着美术在人们生活、学习和工作方面的不断深入,国家、社会和学校越发重视对小学美术教学策略的探究。
【关键词】小学美术;生活化;意义;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3-7667(2021)04-036-01

        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将生活元素和美术课堂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不仅可以帮助小学生更好地理解、体会和感受美术,还可以提高美术课堂的质量和效率。此外生活化教学和实践教学有着必然的联系,小学生对艺术画作的表达往往存在稚嫩和拙劣的气息,生活化实践教学对学生的基础画作能力、艺术想象和学习兴趣都有着巨大帮助。
        一、生活化教学对小学美术教学产生的积极意义
        1.生活化教学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
        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教材内容限制了学生想象力的发挥,缺乏对学生的吸引力。如果教师能够将教学内容和现实生活进行丰富联系,则可以大大提升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增加学生对生活中蕴含艺术元素的想像,使学生的艺术想像得到有效拓展。
        2.生活化教学解除了课堂教学的环境限制
        在传统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刻板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更容易将教室想象成牢笼,对学生的积极学习造成不利于影响。对此如果采用生活化的教育方式对教学内容进行拓展,则可以有效拉近课堂教学和现实生活的距离,促使学生能够放松心情,展开更积极的思考和想像,促进学生综合学习质量的提升。
        3.生活化教学有助于学生培养学习态度和兴趣
        小学生在课堂学习中难以长期维持的注意力,导致课堂教学质量的降低。对此在美术教学中开展生活化教学,学生的学习思绪能够得到更有效的引导,促使学生展开更专注的思考和想像,促使课题教学的质量得到有效提升。
        二、策略
        1.选择生活化的教学内容
        使用能够让学生产生参与感的教学内容才能够真正地激发出学生的审美潜能,学生创造出的作品也才能更具有灵性,因此,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挖掘生活中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事物,将其融入课堂,让学生能够将这些丰富多彩的资料作为创作的背景,促进学生美术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比如,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想一想自己的家庭,自己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共处一室时的画面是怎样的?都发生过哪些趣味盎然的事情?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将这些画面记录下来,从而使学生学会用艺术的手段去加工自己的生活,增强学生对生活中的美的理解和感受;再比如,在日常学校生活中经常会有各种活动,包含早操、运动会、校庆等等,教师可以在每次活动的时候提醒学生注意观察,让学生挑选自己感兴趣的画面进行创作,从而在加深学生活动感悟的同时促进学生绘画技巧水平的提高。总之,教师要积极对教学内容进行生活化的处理,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来创设美术教学内容,让学生学会灵活地使用生活资源。



        2.创设情境课堂,激活学习兴趣
        小学生正处于自身能力发展的重要时刻,在这一阶段学习美术课程不仅可以培养艺术思维特质,而且可以促进心理上的发展,为今后的生活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情境教育是一种教学方法,可以将学生融入到课堂课程中,并使学生能够在充满活力的状态下学习,以此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在以往传统的美术课程中,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式大多都过于直白,以致教室气氛变得越来越无聊,学生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很容易就会失去对于课程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可以对学生开展基于教材内容的情景化教学,以使其融入艺术教室并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实现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
        例如,教师为了让学生能够对于美术绘画工具有一个基本的理解,老师可以让一个小学生充当美术画笔,并让另一个学生扮演美术画板,然后解释美术画笔和绘画等基本美术工具,以便小学生了解美术画笔和画板的作用。教师还可以让学生玩不同颜色的画笔,并允许学生使用不同颜色的画笔自由绘画,因此画笔可以分为多种颜色,可以增强学生对美术工具的感知。
        3.组织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美术能力
        活动是培养学生美术能力的主要途径,对审美鉴赏能力、创新能力的提升有着积极影响。教学过程中,教师常常需要思考的是如何让学生通过美术实现核心素养的提升,通过实践、生活活动的有效开展能够切实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生活活动实施前,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美术能力水平以及个体差异性,从而制定有针对性的特色美术活动。活动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这样还能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以及创造能力。
        例如在学习《变垃圾为宝》时,教师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个小组5-6人,要求各个小组搜集废旧玩具、快递纸箱等废物,并制定改造方案,对垃圾进行改造,实现废物利用,变垃圾为宝。课堂上,教师向学生展示用快递纸箱搭建的城堡,用废旧纸牌做的零食盒子,这些富有创意的改造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还为其提供了很多思路。有的小组说可以利用废旧玩具制作变形金刚,还有人说可以用饮料罐制作饰品花篮,放在家里进行装饰等等。在学生改造过程中,教师积极参与,帮助学生解决一些改造难题。通过此次活动,学生的动手能力不仅增强,对美的认识和创造美的能力也得到显著提升。
        4.优化作业布置,实践生活之美
        作业是教学中绕不开的话题,相较于文化学科,美术学科课时不多,因此,美术教师可以依据教学情况合理布置课外作业,引导学生实践生活之美,促进学生美术核心素养的发展。但在教学实践中,教师需要注意保证作业的数量,不能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而是对作业设计进行优化,生活化的教学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提升作业的质量。教师可以每周布置一次作业,依据教学内容、生活环境、时令等确定作业主题,让学生能够在周末或者放学后对生活进行观察,在实践中提升审美能力、创作能力。
        例如,在《美丽家园》的教学后,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相应的作业,要求学生观察自己所居住的小区或者是居住的住宅,然后选择自己印象最深刻的场景进行美术创作。这样的作业并不复杂,并不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并且通过这样的作业,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课堂教学的内容,对自己生活居住的环境再次进行审美观察,通过课前的观察、课堂的教学、作业的再次引导,学生能够深入到生活之中,提升生活审美能力。
        三、总结
        总之,在小学美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定要将美术教学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注重提升美术教学生活化的水平,从而使学生在现实生活中不断进行感知和领悟,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较大程度的激发,使小学美术的教学质量得到明显提高,使课程教学不断优化。
参考文献
[1]魏敏.生活化视野下小学美术有效教学策略探微[J].新课程(上),2018(12):198
[2]董自翠.生活化视野下的小学美术有效教学研究[J].人生十六七,2018,23(8):56-5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